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以显著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男性HIV单阳的夫妻希望完成做父母的愿望,本研究通过检测HAART治疗后男性HIV/AIDS患者精液HIV-1 RNA水平与精液指标,评估潜在传播风险和精液质量,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20例有生育要求且接受HAART超过6个月的男性HIV携带者/AIDS患者,用精子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精子浓度、存活率、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用COBAS Amplicor检测精液HIV RNA载量及流式细胞仪技术计数血液CD4+T细胞。结果:20例患者年龄25~40(30.7±5.05)岁,接受HAART治疗6(14.24±12.26)个月以上,治疗前基线CD4+细胞226~965 cells/ul(422.38±200.86),检测时CD4+细胞341~1 058 cells/ul(535.76±212.02)。除1例外精液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2 ml);14例患者精子总活力低于正常值(≥40%),18例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低于正常参考值(≥32%),2例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15×106/ml);有5例精子存活率低于正常参考值(58%);有6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20例患者外周血HIV-1 RNA均20拷贝/ml,18例精浆HIV-1RNA也20拷贝/ml,但2例20拷贝/ml,分别为4.70×101拷贝/ml和2.2×102拷贝/ml。4例与配偶无保护措施同房超过半年,女方定期查HIV抗体均阴性,其中1例自然怀孕生育,母子HIV-1 RNA均为阴性。结论:HAART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精液中HIV RNA水平高于血浆中HIV RNA水平,提示精液仍可能存在少量HIV,具有潜在传染风险,因此对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规检查精液HIV-1 RNA可以降低女性感染风险。同时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精子总活力与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生育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双侧附睾肿块伴不育患者α-葡糖苷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不育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与双侧附睾肿块大小和精子密度的关系,探讨α-葡糖苷酶在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精子密度将76例不育患者分为正常精子密度组(n=27),少精子症组(n=21),梗阻性无精子症组(n=28),分别测定不育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性激素、精浆α-葡糖苷酶及WBC染色,各组分别行阴囊触诊和阴囊B超检查双侧附睾肿块的大小。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22.01±6.10)U/m l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和双侧附睾肿块体积(r=-0.417,P<0.05)与白细胞(r=-0.342,P<0.05)呈负相关。结论:α-葡糖苷酶在判断附睾肿块导致的梗阻性无精子症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浆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的浓度与精子参数的关系.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及已生育健康人精浆TK1的浓度.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各实验组精子密度及活力.各实验组精浆酸性磷酸酶、α-葡糖苷酶、精浆果糖和锌的浓度也一并检测.分析精浆TK1浓度变化和精子参数、精浆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弱精于组(2.41±0.21)及无精子组(2.72±1.16)患者精浆TK1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3±0.22)(P<0.01),少精子组(1.60±0.13)和少弱精子组(1.68±0.24)患者精浆TK1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TKl与精浆生化指标即精浆酸性磷酸酶、α-葡糖苷酶、果糖和锌的浓度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TKl可能与精子活动质量有一定相关性,高浓度的TKl是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因之一,与精子数量的变化关系不密切.TKI在无精子症患者中浓度偏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男性不育的的主要病因[1],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并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在其导致不育的患者中多为少弱精子症,严重者甚至为无精子症旧引。精液生化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精液常规的检测手段之一,特别是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精子浓度、前向活力和精子受精能力呈正相关,通过对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检测,可间接反映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为男性不育患者提供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也是检验不育症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6]。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检测用于VC手术效果的评估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108例VC不育症的临床资料,分析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在VC手术前后的变化,探讨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VC不育症之间有无相关关系,评判精浆中性仅.葡糖苷酶在手术治疗VC术后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男性不育的的主要病因[1],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并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在其导致不育的患者中多为少弱精子症,严重者甚至为无精子症[2-5]。精液生化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精液常规的检测手段之一,特别是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精子浓度、前向活力和精子受精能力呈正相关,通过对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检测,可间接反映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为男性不育患者提供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也是检验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富硒地区男性血清、精浆硒水平与健康育龄期男性和少弱精子症男性患者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456例富硒地区患者,其中200名患者精液参数正常,256名患者精液参数异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血清和精浆中硒浓度,并分析血清、精浆中硒浓度与精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少弱精子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生精胶囊及维生素E胶囊)以及常规治疗+硒元素补充治疗后,比较两种不同方案治疗后精液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精液正常组与精液异常组患者年龄、精液体积无明显差异,而正常组精子浓度(70.03±34.42)、活力(51.12±7.21)和形态(11.75±3.74)明显高于少弱精子症组精子浓度(11.12±7.11)、活力(17.73±11.78)和形态(3.12±1.63),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正常组的血清硒(104.22±22.82)和精浆硒(65.35±22.82)均高于少弱精子症组血清硒(74.01±20.86)和精浆硒(49.31±17.1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无论是正常组患者,还是少弱精子症组患者血清硒(r=0.680, P0.01)与精浆硒(r=0.651, P0.01)均呈明显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血清硒与少弱精子症组精子浓度(r=0.499, P0.01)、活力(r=0.360, P0.05)均呈正相关,精浆硒与少弱精子症组精子浓度(r=0.391, P0.05)、活力(r=0.353, P0.05)也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将少弱精子症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硒元素补充治疗组,两组患者在精子浓度、活力、形态及硒浓度均无显著差异;进行常规治疗后,精子浓度(12.57±8.76)、活力(17.06±14.01)较治疗前精子浓度(10.72±6.99)和活力(15.80±11.87)有一定程度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硒元素补充治疗后,精子浓度(12.99±8.19)、活力(21.70±12.54)及形态(3.26±1.48)较常规治疗+硒元素补充前精子浓度(9.60±7.14, p0.001)、活力(17.62±12.27, P0.01)和形态(2.61±1.58, P0.05)明显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硒(88.44±24.86)及精浆硒(55.06±19.32)浓度较常规治疗+硒元素补充前血清硒(79.39±22.93,P0.01)及精浆硒(47.08±19.17,P0.001)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硒与精浆硒水平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普遍较正常患者偏低,硒元素直接影响精液质量,对少弱精子症患者行补硒治疗可明显提高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男性精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探讨精浆、血清Hcy浓度与精液参数的关联性以及精浆与血清Hcy浓度的关联性。方法从精子库捐精者中招募了31例健康志愿者,收集其精液及血清,检测其精液常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与精浆中的Hcy的浓度并计算精浆Hcy总含量;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分析精浆Hcy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精浆、血清Hcy浓度,精浆Hcy总含量与精液参数的关联性以及精浆与血清Hcy的关联性。结果精浆Hcy浓度与精子活力呈负相关(r=-0.439,P=0.014),与其他精液参数无相关性;精浆与血清Hcy浓度之间也无相关性。结论健康青年男性精浆Hcy浓度的参考值范围:6.02~21.96μmol/L(95%CI);精浆Hcy浓度与精子活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精液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CP/CPPS)患者精液常规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关系。方法:对60例CP/CPPS患者和20例健康男性进行精液常规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检测。结果:CP/CPPS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精浆抗菌活性及精浆锌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P/CPPS患者精子活力与精浆锌离子浓度间有显著相关性(r=0.272,P=0.015)。精浆抗菌活性与精浆锌离子浓度间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1)。结论:CP/CPPS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精子活力下降,精浆锌浓度和抗菌活性降低。精浆抗菌活性与精浆锌浓度、精子活力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精片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少弱精子症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口服生精片,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服用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血清FSH、T、LH水平,DNA碎片指数,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精浆弹性蛋白酶、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及精浆锌等指标变化。结果:生精片能显著改善精子浓度、活力和形态(P<0.01),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T明显升高(P<0.01),DNA碎片指数明显降低,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显著升高,弹性蛋白酶明显降低,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精浆锌等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生精片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改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部位的相关性。方法:59例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术前检测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然后采用显微镜下阴囊探查术确定附睾梗阻部位。分析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附睾梗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双侧附睾尾部梗阻25例,双侧附睾体部梗阻15例,双侧附睾头部梗阻12例,一侧附睾头部对侧尾部梗阻4例,一侧附睾体部对侧尾部梗阻3例。双侧附睾尾部、体部、头部梗阻术前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分别为(4.1±1.9)、(13.8±4.4)、(46.8±19.3)mU/1次射精,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附睾梗阻部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用于判断附睾梗阻的部位、手术愈后,缩短探查手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的含量,探讨DEHP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5月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后诊断为特发性弱精子症45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精液质量正常患者4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精浆中DEHP的含量、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及活性氧(ROS)水平。两组患者年龄、生活习性等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精浆DEHP含量[(0.45±0.09)μg/ml vs(0.23±0.05)μg/ml,P0.05],ROS水平[(569.4±45.3) pmol/10~6精子vs(317.6±27.8) pmol/10~6精子,P0.05],精子DFI[(22.1±8.3)%vs(10.5±6.7)%,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浆DEHP含量与精子ROS水平呈正相关(r=0.77,P0.05),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81,P0.05),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特发性弱精子症的患者精浆中DEHP含量升高,可能是导致该类患者精子活力下降及精子DFI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男性精浆中炎性因子对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7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BMI24 kg/m~2,n=59)、超重组(24≤BMI28 kg/m~2,n=54)和肥胖组(BMI≥28 kg/m~2,n=58)。采用CASA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参数分析,ELISA法测定精浆中TNF-α、IL-6和VEG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BMI、精参数等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精子浓度分别为(66.54±34.81)、(57.73±24.61)、(40.19±24.05)×10~6/ml;精子总数分别为(200.75±102.66)、(157.46±112.89)、(110.22±75.44)×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分别为(50.75±10.17)%、(39.71±9.73)%、(30.80±15.56)%。肥胖组、超重组男性精液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PR%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TNF-α水平分别为(64.47±11.92)、(69.74±12.32)、(76.90±14.64)pg/ml,IL-6分别为(39.26±9.09)、(46.25±13.66)、(54.17±17.81)pg/ml,VEGF水平分别为(199.23±36.28)、(181.57±34.41)、(154.24±30.23)pg/ml;肥胖组、超重组精浆TNF-α、IL-6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精浆TNF-α、IL-6和VEGF与BMI具有显著相关性(r=0.254、0.321、-0.407,P0.01);精浆TNF-α、IL-6与PR%具有负相关(r=-0.163、P0.05,r=-0.333、P0.01),精浆VEGF含量与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PR%均具有正相关(r=0.238、P0.01,r=0.197、P0.05,r=0.278、P0.01,r=0.195、P0.05)。TNF-α与IL-6显著正相关(r=0.468、P0.01),IL-6与VEGF呈负相关(r=-0.177、P0.05),TNF-α与VEGF之间无相关性(r=-0.058,P0.05)。结论:肥胖男性的精浆TNF-α、IL-6水平增高,VEGF水平降低,精浆中炎症因子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男性精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相关因子叶酸(FA)和维生素B12(VB12)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3例特发性不育男性为研究对象,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组(BMI 24 kg/m~2,n=28)、超重组(24 kg/m~2≤BMI 28 kg/m~2,n=28)、肥胖组(BMI≥28 kg/m~2,n=27),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BMI组精浆Hcy、FA及VB12的浓度,并与精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男性精液量[(2. 58±0. 77) ml vs (3. 23±0. 86) ml]、精子总数[(121. 55±88. 08)×106vs (191. 35±103. 00)×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38. 97±16. 52)%vs (52. 88±15. 58)%]、精浆Hcy[(6. 62±0. 85)μmol/L vs (7. 41±1. 29)μmol/L]、VB12[(230. 07±37. 75) pmol/L vs (282. 41±30. 38) pmol/L]显著降低(P 0. 05),超重组各项精液参数与正常组和肥胖组均无显著差异(P 0. 05);精子浓度和精浆FA浓度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相关性分析发现,精浆Hcy、VB12浓度与精液量(r=0. 281、0. 242)和精子总数(r=0. 229、0. 258)呈正相关(P 0. 05),与BMI(r=-0. 293、-0. 238)呈负相关(P 0. 05),而与精子浓度和PR%无相关性(P 0. 05)。精浆FA浓度与BMI、精液参数无相关性(P 0. 05)。结论:精浆Hcy、VB12与BMI、精液量和精子总数存在相关性,推测精浆Hcy和VB12可能对肥胖男性的生育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精液分析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并分析南京市各家医院对精液分析项目中的精子浓度、精浆果糖、α葡糖苷酶及酸性磷酸酶(ACP)的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精液分析的外部质量控制打下基础。方法:制备低、高浓度的4种检测项目的质控品8份,分装后检测每份质控品的结果并计算变异系数(CV)。质控品分发至南京市11家医院,收集并分析质控品回收结果。以分装后检测结果为参考值,计算不同实验室测得的质控品结果的总相对误差(RE)。结果:8份质控品分装后检测的CV为3.83%~11.16%。11家医院回报的精子浓度结果11份,精浆α葡糖苷酶、果糖和ACP结果5份。不同实验室高、低浓度精浆果糖的检测结果差异最小(CV分别为8.99%和3.95%),其次为α葡糖苷酶(CV分别为16.66%和18.41%),而精浆ACP的检测结果差异最大,CV分别为54.12%和65.58%。RE亦有相同的趋势,不同实验室精浆果糖检测的总RE分别为11.99%和20.31%,α葡糖苷酶为22.92%和27.26%,而ACP为7.34%和318.35%,即高浓度ACP检测结果的RE最大。11家医院中,6家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检测精子浓度,5家用改良牛鲍血球计数池的方法检测。血球计数池计数的精子浓度结果[分别为(62.74±16.63)×106/m l和(163.32±36.24)×106/m l]和RE值(分别为148.47%和187.59%)显著高于CASA系统检测的结果分别为[(24.88±4.16)×106/m l和(54.24±23.06)×106/m l]和RE值(分别为13.97%和10.48%)。结论:目前男科学实验室精浆α葡糖苷酶和果糖的检测方法比较稳定,结果的变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ACP检测的方法可能不适合于临床常规使用,尚需进一步改进。血球计数池明显高估精子浓度,不适合用作精子浓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助精颗粒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7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对照组(n=39)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支/次,2次/d,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2次/d;治疗组(n=39)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助精颗粒,2次/d;疗程3个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精浆生化各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精浆锌、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在精浆锌、精浆果糖和α-葡糖苷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提高的差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精浆锌变化水平与精子浓度改善水平成正相关(r=0.201,P<0.05);精浆果糖变化水平与精子浓度改善水平呈负相关(r=-0.136,P<0.05);α-葡糖苷酶变化水平与精子存活率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益气助精颗粒在提高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改善精浆锌、精浆果糖、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上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少弱精子症与精浆附性腺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与精浆附性腺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附性腺功能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精液常规、精子形态、精浆附性腺标志物分析方法,检测正常供精者和门诊就诊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相关指标。结果少弱精子症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数、精子穿透功能、精浆中性α-糖苷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少弱精子症患者组,精液量与精子活动率呈负相关(r=-0.415,P<0.05),精子数与形态呈正相关(r=0.393,P<0.05)。结论少弱精子症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附睾功能障碍,精子功能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睾丸生精功能越低下,精子畸形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生育及不育男性血清及精浆抑制素-B水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生育及不育男性血清及精浆抑制素 B(inhibinB ,INHB)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了解血清及精浆INHB水平与精子发生的关系。 方法 :生育组 (n =2 0 )、少精子症组 (n =2 0 )、弱精子症组 (n =2 2 )和非阻塞性无精子症 (NOA)组 (n =2 0 )男性于上午 8∶0 0~ 10∶0 0留取精液和血液标本 ,进行精液常规分析 ,血清INHB、FSH、LH、T含量 ,精浆INHB、酸性磷酸酶、果糖、α 葡糖苷酶含量和活性测定。 结果 :血清、精浆INHB水平与血FSH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5 36 ,P <0 .0 0 1vsr =- 0 .2 88,P =0 .0 1) ,血清、精浆INHB水平与精子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49,P <0 .0 0 1vsr =0 .48,P <0 .0 0 1) ,血清INHB水平在生育组男性与少精子症组、NOA组男性间(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弱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 (P <0 .0 1)及少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 (P <0 .0 5 )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精浆INHB变动范围较大 ,其水平仅在生育组男性与NOA组男性间及弱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 )。精浆INHB水平与精浆α 葡糖苷酶活性呈正相关 (r=0 .377,P =0 .0 0 1)。血清INHB水平与精浆INHB水平间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精浆INHB水平均可反映睾丸的精子发生情况 ,精浆INHB水平还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男性不育患者伴生殖支原体(MG)感染对精液相关参数的影响,以探究MG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为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420例,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患者尿中MG RN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分析精液常规参数,Shorr染色分析精子形态;同时检测精浆中α-葡糖苷酶(α-Glu),果糖(Fru),锌以及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结果:420例患者中MG阳性101例,阴性319例。MG阳性组精液体积较阴性组显著降低[3. 20±1. 30) ml vs(3. 57±1. 36) ml,P=0. 016]; MG阳性组和阴性组精子浓度[(54. 80±36. 54)×10~6/ml vs (57. 36±40. 88)×10~6/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41. 29±18. 71)%vs (45. 33±20. 42)%]、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5. 67±2. 86)%vs (5. 87±2. 97)%]均无显著差异(P0. 05); MG阳性组和阴性组精浆中α-Glu [(352. 47±213. 34) U/L vs (338. 82±126. 36) U/L]、Fru [(14. 93±6. 53) mmol/L vs (15. 62±6. 35) mmol/L]、锌[(2. 82±1. 23) mmol/L vs (2. 98±1. 30) mmol/L]、γ-GT[(1925. 64±593. 41) U/L vs (1993. 98±556. 03) U/L]也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MG感染可显著降低不育男性精液体积,但对精液其他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血清生殖激素及精液参数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1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107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操作规范检测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百分比、精子顶体酶、精子DNA完整性、正常形态精子率,根据精液参数分为4组:少精子症组(n=15)、弱精子症组(n=26)、少弱精子组(n=31)、正常精子组(n=35),比较各组患者精浆和血清AMH及血清FSH、LH、催乳素(PRL)、T、E 2之间的差异,并对精浆和血清AMH与生殖激素及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弱精子症组血清AMH水平高于其他3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精子组精浆AMH水平[中位数(四分位距)]为1.28(7.71)ng/ml,显著高于少精子症组[0.11(1.26)ng/ml]和少弱精子组[0.16(2.15)ng/m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MH与生殖激素及精液参数不存在相关(P>0.05);精浆AMH与血清FSH、LH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T呈正相关(P<0.05);精浆AMH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PR%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精液参数不相关(P>0.05)。结论不育男性精浆AMH与血清生殖激素及精子浓度、活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反映睾丸生精功能,对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浆中游离L-肉碱水平与α-葡糖苷酶、果糖、酸性磷酸酶3项附属性腺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L-肉碱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在男性生殖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222例不育患者精液样品,分别以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游离L-肉碱、果糖水平以及α-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分析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精浆中游离L-肉碱与果糖水平、α-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生育组精浆游离L-肉碱水平明显高于不育组(P<0.01)。两组间α-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果糖水平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浆游离L-肉碱水平与精浆中α-葡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504,P<0.001);而与精浆中果糖水平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精浆中游离L-肉碱水平测定可作为评估附睾功能的一项生化指标,其在正常生育组与不育组间的水平差异较两组精浆中α-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更为显著,可为男性不育检查及临床诊治和进行有关男性生殖功能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