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盆炎Ⅰ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盆炎Ⅰ号方,对照组口服妇乐冲剂,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流变学检查结果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51.0%);血流变学检查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盆炎Ⅰ号方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盆炎消联合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1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盆炎消联合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276例,随机分为2组各138例,治疗组口服盆炎消,加服坤复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单服盆炎消治疗。2组均20天为1疗程,3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腹痛、腹胀坠、腰酸痛、带下总有效率分别为93.04%、97.00%、95.96%、94.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盆炎消联合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盆炎消方对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盆腔炎性疾病病人2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及对照组138例。治疗组口服盆炎消方剂及静滴西药抗生素。对照组单纯静滴西药抗生素;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部胀痛、盆腔包块、白带量多总有效率分别为93.04%与84.75%、85.0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炎消方对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明显效果,具有显著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妇科抗炎Ⅰ号浓煎剂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妇科抗炎Ⅰ号浓煎剂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多途径给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妇科抗炎Ⅰ号浓煎剂治疗。而在治疗途径上,治疗组80例采用口服、灌肠、理疗多种途径给药方法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采用口服给药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在病情评分方面,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抗炎Ⅰ号浓煎剂多途径给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炎消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盆炎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盆腔消炎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28%、95.65%,而对照组仅为17.39%、84.06%,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1或P〈0.05。结论:盆炎消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淤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法配合阴道纳药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口服自拟盆炎舒Ⅰ号,并阴道纳药盆炎舒Ⅱ号配合盆腔治疗仪导入。对照组49例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盆腔注射,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化淤法配合阴道纳药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盆炎1号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77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炎1号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12%,对照组为80. 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盆炎1号方口服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盆炎康合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以盆炎康合剂(主要成分为丹参、毛冬青、金刚头、赤芍、蒲公英、黄芪、黄精、香附等)治疗,对照组以妇乐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另选30例正常女性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结果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7,27%,对照组为29.0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2%,对照组为87.2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CD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及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8+值明显下降,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盆炎康合荆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4例采用盆炎汤治疗,对照组46例予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1.1%,对照组为3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金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予口服小金丸、左氧氟沙星片和奥硝唑片,对照组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和奥硝唑片,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74.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小金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给予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22%,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治愈率53.45%,总有效率89.6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消瘤饮离子导人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瘤饮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消瘤饮离子导入组(治疗组)和口服金刚藤胶囊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瘤饮离子导入可改善盆腔微循环,疗效优于金刚藤胶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8例予以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晶晶 《河北中医》2020,42(3):375-378
目的 观察盆炎Ⅱ号方口服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盆炎Ⅱ号方口服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盆炎Ⅱ号方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0. 0%(12/40),对照组15. 0%(6/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1、2、3个疗程盆腔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盆腔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 盆炎Ⅱ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SPID疗效确切,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优于单纯口服盆炎Ⅱ号方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3,(6):85-85,89
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当归芍药散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仅单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当归芍药散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I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辅之中药熏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费用低廉、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脑I号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及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75例MC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补脑I号,对照组30例予口服吡拉西坦,均连续服用3月后,观察MOCA及ADL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行为能力的变化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0%,对照组为3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而治疗组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ADL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ADL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P300值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脑I号治疗MCI作用肯定,能较好改善患者认知能力、缩短P300潜伏期,其疗效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红藤汤联合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加昧红藤汤联合灌肠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口服抗妇炎胶囊。结果:采取加味红藤汤联合灌肠法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纯口服抗妇炎胶囊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只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红藤汤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药联合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2年5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石杉碱甲基础上予针灸加口服中药汤剂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并评定治疗效果。观察2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流变、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经治疗MMSE与HDS评分,均显著提高,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脂与血流变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与血流变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口服石杉碱甲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口服加针灸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单纯应用石杉碱甲可收到更好的疗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流变,是血管性痴呆防治中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75例,并与中成药组75例对照。结果:中药组有效率96%,中成药组77.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下腹胀痛或腰骶部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5.96±3.80)、(10.2±3.56)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纽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问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