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肠癌复发的病因,明确大肠癌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大肠癌3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腹探查证实局部复发16例,肝转移6例,腹腔广泛转移8例。局部复发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16例。短路吻合术8例,近端肠造疹术3例,均选择辅以腹腔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DSA下灌注化疗。再手术后生存1年者4例,生存3年者4例,生存4年者2例。至今健在的6例,其中再手术后1年者2例,2年者2例,3年者2例。结论 复发性大肠癌再手术并辅以综合治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治疗局部复发性胃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临床价值,寻求对复发性胃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功切除的局部区域性复发胃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切除的复发性胃恶性肿瘤中,采用全胃加淋巴清扫6例,胰体尾及脾切除加淋巴清扫5例,胃床部复发肿块切除2例,腹腔干周围肿块切除加淋巴清扫5例。病理结果证实胃腺癌14例、胃肉瘤4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诊结果显示,对复发性胃恶性肿瘤再切除可获得平均16.4(7-38)个月生存期。结论 局部区域性复发病例如能手术切除,并辅以术中、术后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等措施,可改善部分复发性胃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方法回顾1998~2004年间收治的24例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形式,适应证的选择及其外科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12例,切除率50%;根治性切除8例,根治切除率33%;3例死亡,手术后4天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14个月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3年死于腹腔广泛转移、肠梗阻1例。结论对于大肠癌局部复发病例要力争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采取恰当的术式可提高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33例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初次手术行Miles12例,Dixon17例:Hartmann3例,局部切除1例,手术后平均26.5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方式包括:Miles9例,Dixon6例,Hartmann 4例,阴道子宫或双附件切除12例,局部切除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18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伤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1例,均痊愈出院。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和8.5个月。结论对适宜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病人行再次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认识。探讨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和再治疗措施,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28例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外Miles手术,其中1例已存活5年,4例已存活3年,5例术后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均未见复发备考氏年内和1年内因广泛转移死亡各2例,1例失访,13例单纯结肠造瘘后结合规范放疗和化疖例存活3年,3例术后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2年内死亡8例,结论:掌握保肛原则,首次手术的彻底性和术后综合治疗可降低复发,复发后争取早期诊断,及时再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大肠癌复发再欠手术的价值,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大肠癌连续病例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证实癌复发,其中肝转移18例,局部复发10例,腹膜广泛转移8例,区域淋巴呈腹主动脉林巴结转移20例;4例证实无癌复发。再次手术共切除42例,单纯置化疗泵或腹腔化疗管共14例。术后55例获随访,16例已存活5年,20例已存活3年,8例手术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6例2年内死亡,4例1  相似文献   

7.
本组对 10 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于腹腔化疗期间连续测定腹腔灌洗液癌胚抗原 (CEA)及血清CEA ,研究腹腔灌洗液CEA在大肠癌术后早期局部和腹膜隐匿性复发及肝脏微转移时的临床意义 ,为早期局部和腹膜隐匿性复发及肝脏微转移后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临床资料1.对象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大肠癌患者 10 8例。男 6 5例 ,女 43例 ,年龄 2 6~ 80岁 ,中位年龄 5 1岁。术前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无肝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 ,均行根治性手术 ,术后常规行腹腔化疗 (FDM方案 )。2 .方法 :对每个患者分别实施腹腔化…  相似文献   

8.
残胃复发癌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残胃局部复发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6~2 0 0 1年间收治的 5 1例残胃局部复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 5 1例中 ,复发局限于残胃者 31例 ,伴有转移的复发 2 0例。行根治性切除术 2 7例 ( 5 3% ) ,其中 16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行姑息性残胃全切术 3例 ,胃肠吻合、造口术 15例 ;单纯剖腹探查术 6例。 30例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报告 :吻合口周围复发 10例 ,残胃复发癌 2 0例。根治性切除组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5 8%、19%。姑息性手术及综合治疗组的生存时间为 6~ 2 4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 16个月 ;单纯剖腹探查及腹腔化疗组均于 2~ 7个月内死亡。结论残胃局部复发癌以残胃、吻合口局部复发为主 ,具有较高的切除率 ,应积极行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的24例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直肠癌复发14例,结肠癌复发10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76.9±5.3)岁。单纯局部复发15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9例。予以根治性切除术15例,姑息性切除术8例:另外1例因腹腔广泛转移并累及十二指肠和胆总管而行腹腔开关术.术后接受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并化疗。7例患者(29.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肠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腹部切口裂开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其中R0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8.6%和14.3%: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1年生存率为0;两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只要术前认真评估病情和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于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予以积极的根治性切除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施行的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行再手术切除的20例病人临床资料(再手术切除组),选取同期胰腺癌术后发现局部复发且复发时间≥9个月后未行手术治疗的2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再手术切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再手术切除组再手术方式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3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2例,胰体尾切除术(DP)9例,复发灶局部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为210.0(78.0)min(100.0~320.0 min),术中出血量200(188)mL(50~600 mL),术中输血率5.0%(1/20)。术后住院时间为12.5(9.5)d(7.0~49.0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再次手术后行辅助化疗。再手术切除组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复发肿瘤直径为2.6(1.1)cm(1.3~6.0 cm);T分期:T1期 2例,T2期8例,T3期3例,T4期7例;N分期:N0期14例,N1期6例;肿瘤分化程度:中分化7例,低分化13例;环周切缘评估:R0切除9例,R1切除11例。术后生存:再手术切除组末次随访8例死亡,12例存活,首次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52.2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1.9个月。对照组20例病人末次随访18例死亡,2例存活,首次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21.9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0.5个月;再手术切除组首次术后总体生存时间(χ2=20.84,P<0.0001)和复发后生存时间(χ2=6.23,P=0.01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后再手术切除安全、有效,对术后9个月及以上的局部复发病例行再手术切除可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的价值,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大肠癌连续病例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证实癌复发,其中肝转移18例,局部复发10例,腹膜广泛转移8例,区域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0例;4例证实无癌复发。再次手术共切除42例,单纯置化疗泵或腹腔化疗管共14例。术后55例获随访,16例已存活5年,20例已存活3年,8例手术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6例2年内死亡,4例1年内死亡,1例围手术期内死亡。结论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仍有较高切除率,再次手术能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仕伦  王竹平 《腹部外科》2000,13(5):269-270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病率较高 ,在国内居 9种恶性肿瘤的第 5、6位 ,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 1或第 2位。近年来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以结肠癌明显。大肠癌的治疗原则 ,仍是以根治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然而 ,大肠癌的预后仍不乐观 ,根治性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约 50 %~ 60 %。术后复发和转移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 ,对复发性大肠癌的治疗 ,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的问题。一、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大肠癌术后复发可分为局部复发和腹膜播散 ,以局部复发为常见。复发率由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应用埋藏式化疗泵行腹腔和静脉化疗;对照组102例单纯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率低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可有效预防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3 4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人 ,采取化疗 ,结合手术 ,放射治疗 ,术后继续化疗。结果  2 3例伴有内脏转移的 2个部位以上复发转移病人 ,经化疗病灶缩小明显 (PR) 7例 ,病情稳定 (SD ) 8例 ,病情进展(PD) 8例 ,临床获益 (CR PR SD) 65 % (15 / 2 3 )。 1年生存率 65 % ,11例局部复发化疗后病灶缩小 (PR) 10例 ,病情进展 (PD) 1例 ,临床获益 90 % (10 / 11) ,2年无瘤生存率 90 %。结论 伴有内脏转移的复发转移应以化疗为主 ,病灶缩小者 ,局部手术切除 ,放疗 ,术后继续化疗。显著延长生存时间。局部复发无内脏转移 ,也应先化疗 ,再手术 ,可减少远隔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15.
胆道术后近期再手术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仵民宪  吴东 《腹部外科》1998,11(6):283-284
本文总结我院1988年5月~1998年5月,胆道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的资料16例,并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女性10例,男性6例;年龄23~72岁。首次手术的疾病:急性胆囊炎4例,慢性胆囊炎8例,慢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3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再手术原因:胆总管损伤4例,胆囊管结扎线或钛夹脱落5例,T管误置入假道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3例。再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术后1周内9例,2周内3例,4周内4例。再手术指征:胆汁性腹膜炎或腹腔引流胆汁过多9例,黄疽3例,T管无胆汁2例,高热2例。治疗方法:胆总管端端…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局部切除肝转移不能切除的动脉灌注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92~1997年间460例局部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不能切除的18例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加动脉灌注化疗,16例进行全身化疗。结果肝动脉灌注组治疗两个疗程后,CT、B超复查肝转移灶缩小1/2(4例),病灶缩小1/4(6例),无明显增大(6例),增大1/4(2例)。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动脉血栓形成2例,药物性肝炎1例,胆囊炎1例,胃肠道反应10例,骨髓抑制2例。全身化疗组:CT、B超提示:肝病灶缩小1/4(1例),无明显增大(8例),增大(7例)。毒性反应和并发症均多于动脉灌注组。前组存活3年3例,2年6例,1年6例,半年3例。全身化疗组存活3年1例,2年6例,1年7例,半年2例。我们认为动脉灌注治疗大肠癌局部切除加全身化疗治疗肝转移不能切除之病人,较单纯静脉注射化疗效果好,能较好的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和全身化疗疗效的比较。方法 15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腹腔内化疗和全身化疗,观察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结果 腹腔内化疗较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5%、78.5%和13%、15.7%、63.6%。结论 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较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和局部复发低,3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手术与腹腔内温热灌注(IPHP)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24例,并与本院同期单纯手术治疗的大肠癌2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术中IPHP化疗是控制大肠癌局部复发后种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 6 6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会阴及盆腔复发 35例 ,吻合口复发 2 5例 ,阴道壁复发 6例。 4 8例 (72 .7% )手术后 2年内复发 ,35例有骶丛神经刺激症状。 4 9例再次手术切除 ,17例行局部放疗加 (或 )化疗及其它治疗。再次手术切除与非手术切除治疗 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4 %及11.8%。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4 .5 %及 0。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 2~ 3年内要严密随访 ,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为防止局部复发 ,要严格掌握保肛指征 ,提倡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根治术 ,对局部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小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第1次手术后复发的小肝癌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手术组和消融栓塞组,比较两组术后3年生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再次手术组24例,均行局部切除加肝动脉化疗泵植入行化疗栓塞。消融栓塞组23例,均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加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再次手术组3年无瘤存活率(66.7%,16/24)高于消融栓塞者(47.8%,11/23)(P<0.05),手术切除肿瘤局部复发率(25.0%,6/24)低于消融栓塞(34.8%,8/23)(P<0.05)。直径<3 cm的肿瘤,采用手术或消融栓塞治疗者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 cm肿瘤采用手术治疗者3年生存率高于消融栓塞治疗,复发率低于消融栓塞治疗(均P<0.05)。
结论:临床医生在为复发性小肝癌患(<3 mm)者提供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对肿瘤为3~5 mm者则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