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错流式减压膜蒸馏海水淡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制作了矩形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减压膜蒸馏海水淡化试验,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以及膜通量的衰减和膜污染情况,探讨了海水膜蒸馏的操作条件-膜通量曲线的特征。试验过程中获得了比较高的膜通量,最高膜通量达到了46 kg/(m2.h),产水电导率保持在100μS/cm以下,过程的脱盐率保持在99.99%以上。  相似文献   

2.
MBR处理制药废水膜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3组不同膜组件的MBR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比较不同的膜组件在该制药废水处理效果上的差别。通过试验得出间歇-反冲洗运行、水温为25℃、曝气量为6.0 m3/h时有利于减缓膜污染。通过污泥负荷的比较试验可知,CODCr的去除主要受生物系统操作条件影响,膜组件对出水水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流化床(MB阳)是将传统生物流化床与膜生物反应器(MBR)有机结合的产物.试验采用恒定膜通量间歇出水方式,以跨膜压力(TMP)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膜通量、曝气强度、出水抽/停时间对MBFB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次l临界通量条件下(3.2~8.2L·m·h-1),MBFB膜污染速率得到明显控制;曝气强度对TMP上升速率影响显著;连续抽吸时间对膜污染的影响比停抽时间更为明显.在总生物浓度为8.0 g·L-1左右时,膜通量为5 L·m-2·h-1,气水比为25:1、出水抽/停时间为5~7 min/3 min的条件下,可控制MBFB的膜污染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重力出水式膜生物反应器,在不同曝气强度下,研究两种不同膜组件的膜通量变化情况,同时找出两组膜组件的经济曝气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膜组件A的经济曝气强度约为50m3·m-2·h-1,平均膜通量为8.91 L·m-2·h-1;膜组件B经济曝气强度约为40 m3·m-2.h-1,平均膜通量为3.73 L·m-2:h-1.长期运行结果表明,膜组件B相对膜组件A可能较快发生膜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5.
选取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膜组件进行化工废水处理的中试应用研究,对比研究了MBR膜系统的最佳气水比、临界膜通量、膜系统的分离与处理效果以及膜的污染和清洗方式.中试结果表明,在该类废水处理中,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的最佳气水比为24,平板式膜组件的最佳气水比为20;在同等曝气强度下,用流量阶梯法测得,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的临界膜通量为20L·m-2·h-1,平板式膜组件的临界膜通量为25 L·m-2·h-1;两组膜在处理和分离效果上相差不大;在抗污染性能上,平板式膜组件更具优势,而且平板式膜组件更容易通过物理清洗-空曝气的方式使膜通量得以部分恢复,用次氯酸钠(NaClO)溶液对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均能获得较好的通量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选用3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设备中,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气水比和原水浓度情况下,3种浸没式膜组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某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试验发现,3种膜组件对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日本膜组件处理后出水COD均小于50 mg.L-1,而新加坡膜组件的出水COD在50~90 mg·L-1之间.2种帘式膜组件(日本1#PVDF和新加坡3#PVDF)膜通量衰减较小,而圆筒状膜组件(日本2#PVDF)的通量衰减较大.在高强度曝气情况下,日本膜组件未见膜丝断裂现象,新加坡膜组件有膜丝断裂.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陶瓷膜回收分子筛废液中操作条件对膜通量和膜稳定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操作条件:在室温下,操作压力为0.15MPa、错流流速为1.8m/s、料液浓缩倍数为2。同时考察了操作方式对膜通量的影响,认为在恒浓度条件下适时地改变膜组件的进、出口方向对保持膜通量稳定,延缓膜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通量阶式递增法”对临界通量进行了测定,得出MBR的3个水动力学操作区:超临界区、临界区和次临界区;在MLSS的质量浓度为6 000 mg/L、曝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膜组件的临界通量区域为10.68~13.86 L/(m2.h),据此确定组件的次临界通量为12 L/(m2.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次临界通量下的运行特性,试验表明,次临界通量下的膜污染过程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的TMP呈平缓直线上升,第二阶段的TMP呈剧烈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行为及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MBR系统中膜沉积层控制的污染行为和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采用不同膜考察了浸没式MBR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膜污染发展过程,在不同操作模式(恒压、恒流条件)下探究了MBR系统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沉积泥饼层控制的膜污染过程中,污泥的压缩性指数、膜特性及通量等是直接影响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并可用考虑污泥压缩性指数及错流影响的模型预测沉积层控制的膜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中空纤维膜蒸馏组件对含氯化铵工业废水进行结晶膜蒸馏实验研究,考察了影响水通量的因素,如料液温度、浓度、流速,以及吸收液的流速、浓度等。找到了最佳的工作条件。在料液温度45℃,吸收液温度20℃,两侧流速为11.5ml/min的条件下,膜通量约为1.53×10-3kg/m2·h。经6小时的膜蒸馏NH4Cl开始结晶析出,氯化铵的截留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膜缺陷与膜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膜的缺陷划分为三个层次,四个类型,并对缺陷生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影响制膜液与无纺布的相互匹配,从而决定了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减压膜蒸馏过程中膜污染及膜阻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压膜蒸馏浓缩人参提取物水溶液过程中的膜污染,考察了料液温度,膜两侧蒸汽压差和料液流速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了膜污染产生的原因,测定了浓缩过程中的膜阻力.结果表明:料液温度、膜两侧蒸汽压差和料液流速直接影响膜污染的程度,温度越高、蒸汽压差越大,膜污染越严重;当温度为338.15K时,运行5h后J/J0为0.3445,而温度为328.15K时,J/J0为0.835;当蒸汽压差为8.6kPa,运行5h后J/J0为0.3283,而当蒸汽压差为35kPa时,J/J0为0.8381.提高流速可以削弱浓差极化,更重要的是减轻膜污染现象的发生,当流速为60L·h-1时,运行5h后J/J0为0.643 5,而流速为40L·h-1时,J/J0为0.328 3.导致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层阻力的增大,污染层阻力从所占总阻力8.02%增至23.92%;其次是浓差极化阻力,浓差极化阻力从所占总阻力9.25%增至12.2%,温差极化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中影响膜透水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研究了影响膜 -好氧生物反应器中中空纤维膜透水率的几个因素 ,如组件长度、操作压力、膜面流速、活性污泥浓度和温度。中空纤维膜内 ,压力沿料液流动方向呈抛物线型分布 ,所以在膜内径和膜面流速一定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最佳的膜组件长度 Llin使得膜利用率最高 ,且最省能 ;操作压力对膜透水率的影响分为三个区域 ,各个区域膜的主要过滤阻力不同 ,不同污泥浓度时 ,为了使中空纤维膜内腔不堵塞 ,膜面流速必须高于某一范围 ,膜透水率随温度呈正比例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中膜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许坚  许振良 《水处理技术》2002,28(3):125-128
本文论述了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重点分析了膜生物污染的形成机理、微生物粘附和繁殖生长,并讨论了膜的生物污染现象、形成过程、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膜技术处理含氨废水及膜清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技术对含氨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和浓缩处理,重点探讨了膜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以及操作压力和pH等操作参数对处理效果和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并对膜过程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膜处理含氨废水,可将废水的氯化铵浓缩至≥12%,膜系统的透过液氯化铵质量浓度小于80 mg·L-1,可用于生产工艺,实现资源的充分再利用,用排气+水洗+酸洗综合清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膜通量可恢复到新膜的97.1%,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因素、膜污染机理,阐述了膜污染数学模型的研究概况。最后,指出了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在膜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反渗透膜污染过程与膜清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无初碳酸钙和有机肢体时反渗透膜进行了污染试验,测试了污染过程中膜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种污染都会导致膜通量的下降,无机碳酸钙污染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降低膜元件的脱盐率,有机胶体污染能提高膜元件的脱盐率.清洗试验和SEM电镜照片结果显示,2种膜污染中的不可逆污染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发展应用的瓶颈.从膜的性质、污泥混合液性质和运行操作条件三方面系统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因素,重点总结了相应的减缓膜污染的技术方法,并指出了将来膜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超滤膜污染指数模型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欢林 《水处理技术》1999,25(3):144-147
本文提出了超过滤的模型,通过对苯二甲酸悬浮液的超滤浓缩数据的线性回归,提出了对该体系的污染方程系数,利用此模型计算了操作参数变化对超滤通量的影响曲线,求出了最佳操作条件。本模型对类似体系的超滤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with small size and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carriers of proteins and polypeptides.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 severely limit their real applications.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 may become a new preparation method of microcapsules with monodisperse droplets, mild conditions, good stabil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asy to realize mass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studies on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systems and the possibl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primary attempts on preparing alginate/chitosan microcapsules ar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