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性血管损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粥样硬化血管段、球囊拉伤血管段以及球囊扩张后再狭窄血管段的组织细胞培养,以^3H-TdR掺入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速率。观察损伤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球囊成形术组的血管组织培养液对VSMC增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单纯血管损伤组次之。本研究中的粥样硬化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VSMC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粥样硬化血管段、球囊拉伤血管段以及球囊扩张后再狭窄血管段的组织细胞培养,以3H-TdR掺入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速率。观察损伤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球囊成形术组的血管组织培养液对VSMC增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单纯血管损伤组次之。本研究中的粥样硬化血管段培养液对培养的VSMC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 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贴块法、酶解法、贴块+ 酶解法。结果:3 种方法成功培养了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的细胞呈典型“峰 谷”样生长,透射电镜下可见胞浆内含有肌丝束及其相联的致密体。结论:贴块法培养hASMC生长周期较长,但成功率较高;酶解法的消化程度不易掌握,但其生长周期较前者短4~5 d;二者相结合法的贴块培养细胞从组织块中迁移萌出时间比常规贴块法短1 ~2 d。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起负调节作用的C-型利钠利尿肽(CNP)、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T)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等活性肽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刺激的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6只大耳白兔胸主动脉贴块法离体培养平滑肌细胞;分对照及Hcy加不同处理因素组;^3H-TdR掺入测定VSMC增殖;差速离心分离细胞膜、胞浆及胞  相似文献   

5.
黄色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黄色素(S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家兔VSMC为材料,采用细胞计数和^32P掺入法,研究了SY对VSMC的增殖及VSMC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影响。结果 SY对血清刺激的VSM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g/L达到最大抑制,抑制率为54.6%,4d(1.0g/L SY)达到最大抑制,抑制率为52.0%,超过4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鉴定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产妇分娩的脐带动静脉,ROSS法(即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混合血管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原代细胞及经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呈现内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混合生长的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示内皮细胞Ⅷ因子、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呈阳性反应。细胞经3次~5次传代,数量可增殖达到8×10^6—10×10^6。结论:使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可获得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混合体,细胞经体外联合培养、传代可以达到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所需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贴块法,酶解法,贴块+酶解法。结果:3种方法成功培养了胎儿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的细胞呈典型“峰-谷”样生长,透射电镜下可见胞浆内含有肌丝束及其相联的致密性。结论:贴块法培养hASMC生长周期较长,但成功率较高,酶解法的消化程度不易掌握,但其生长周期较前者短4 ̄5d;二者相结合法的贴块培养细胞从组织块中迁移萌出时间比常规贴块法短1 ̄2d。  相似文献   

8.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培养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贴块法成功地进行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原代培养。培养出的人SMC呈典型的“谷”与“峰”样生长,电镜下见细胞浆内含有肌丝结构,马氏染色呈红色。经历10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该细胞生长未见异常改变。文内还讨论了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收缩是引起气道重塑和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可靠的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及免疫组化鉴定的方法。方法:体式显微镜下立体分离小鼠气管平滑肌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细胞,对分离培养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并用MTT法对其增殖特性进行检测。结果:从BALB/c雄性小鼠分离气管平滑肌组织,剪碎为1mm3,用含1%青-链霉素的PBS及培养液漂洗,使组织块贴于培养皿底,并加入5mL培养液,放入37℃、5 % CO2的细胞培养箱培养,3-5天后有明显梭状细胞从组织块爬出,5-6天后,细胞可见明显“峰-谷”结构。经免疫荧光鉴定,在传代、纯化后,可得纯度为99%以上的气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法测量其生长曲线。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济,获得的气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较好增殖能力,细胞数量和纯度能够满足后续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01单克隆抗体(MCP-1 McAb)或Losartan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迁移效应的可能性,为防治动脉硬化(AS)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VSMCs的移迁效应;以MTT法、^3H-TdR掺入法、^3H-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将培养的VSMCs分为5组:2%胎  相似文献   

11.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培养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应用贴块法成功地进行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培养出的人SMC呈典型的“谷”与峰“峰”样生长,电镜下见细胞浆内含有丝结构,马氏染色呈红色,经历10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该细胞生长未见异常改变,文内还讨论了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胸主动脉 VSMC并分别接受不同浓度rh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刺激,采用MTS/PES 法确定VSMC的增殖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PDGF-BB均对VSMC增殖具有明显的刺 激作用(P<0.05)。单独应用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在TNF-α和PDGF-BB分别刺激下,rhIL-10均可 抑制VSMC的生长(P<0.05)。结论 rhIL-10可抑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的VSMC增殖。  相似文献   

13.
成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的生长特性和体外血管活性物质对A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复合酶法和贴块法成功地进行了成人ASMC分离,经低浓度的人胰岛素生长因子I(HILGF-I)作用,成人ASMC呈典型的“谷”与“峰”样生长,经历了10多个月传代培养至35代,并用PMA作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该细胞生长活性未见异常改变。结论:此方法能使分离下来的ASMC的休眠期缩短,传代后生  相似文献   

14.
卢少平  赵连友 《医学争鸣》1997,18(3):294-295
反义c┐myc对精氨酸加压素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卢少平赵连友李宏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8)关键词反义c-myc精氨酸加压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图号R453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和肥大在高血压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皮素受体A亚型(ETRA)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Cu^2+氧化法制备oxLDL,观察oxLDL对大鼠主动脉VSMC增殖和ETRAmRNA表达的影响。将VSMC用非肽类ETRA拮抗剂BMS-182874预处理生,加入10μg/ml oxLDL温育24h。采用非核素MTS吸光度法测定细胞增殖,RNA印迹法检测ETRm  相似文献   

16.
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及向内膜下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血压和血管再狭窄等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业已证明 ,VSMC增殖和迁移与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降解相关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是刺激VSMC增殖和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其作用是否与促进ECM降解有关却罕有报道。本文观察oxLDL对降解ECM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对中膜平 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氢过氧化枯烯引发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C)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观察其条件培养液对中膜平滑肌细胞(SMC)DNA合成的影响,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通过活化内皮细胞促进和加重体内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的机理。一、材料及方法1.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于无菌条件下取初生牛主动脉,以消化法用蛋白酶Dispase消化采取内皮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第2~5代细胞用于实验。再取牛主动脉中膜,采用贴块法进行原代培养,第3-10代细胞用于实验。2.内皮细胞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胎儿动脉导管、主动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并了解它们的原代和继代细胞生长情况.方法:对平滑肌细胞传统的原代细胞贴块法培养进行了改进,并对胎儿动脉导管、主动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和继代细胞生长周期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贴块法比传统贴块法更容易原代培养平滑肌细胞,动脉导管的平滑肌细胞生长周期最长,其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结论:改良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有独创性,更适合于动脉导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存在于血管壁中膜 ,它是决定血管活性、血管构型及维持血管张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VSMC可分为收缩型和合成型两种表型。收缩型VSMC呈分化状态 ,不能增殖 ;合成型VSMC呈去分化状态 ,对外界各种有丝分裂原起反应而活跃增生。但在胚胎时期或病理因素下 ,VSMC可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 ,即发生表型转化。VSMC向合成型转化是VSMC增生的先决条件。合成型细胞从中膜向内膜迁移并大量增殖是冠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前提 ,也是…  相似文献   

20.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杰芳  张柏根  钱虎声  陈诗书 《医学争鸣》2000,21(12):1492-1494
目的 证实反义c-myc,PCNA寡核苷酸阻遏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效应。方法 人工合成正义、反义及错配反义c-myc,PCNA寡核苷酸,转入体外培养的VSMC中,分别于作用后1~5d进行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法测定。结果加入反义c-myc,PCNA寡核苷酸的VSMC增殖受到抑制,崦正义和错配反义寡核苷酸对VSMC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反义c-myc,PCNA寡核苷酸可有效阻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