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菜籽基天然酯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及两种绝缘油的油浸纸板为研究对象,开展纯油击穿与油纸沿面闪络两种类型的放电故障试验,通过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研究故障后两种绝缘油产生的油中溶解气体类型与含量,并对比分析两种绝缘油产气特性差异及油纸界面对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击穿类型放电故障条件下,两种绝缘油产生的溶解故障特征气体类型相同,均为CH_4、C_2H4_、C_2H_6、C_2H_2、H_2、CO、CO_2;相同故障条件下,天然酯绝缘油相较于矿物绝缘油会产生更多的CO;当放电故障发生在油纸界面处时,两种绝缘油中的故障产气量增多,且CO的含量占比上升。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天然酯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在200~700℃的热故障模拟试验研究,并对产生的溶解气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自身的成分组成特性,天然酯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Ostwald系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热故障条件下,天然酯绝缘油产气速率与产气量远高于矿物绝缘油,且产生的C_2H_6、CO和CO_2等3种气体含量占气体总含量的90%以上,且主要特征气体和次要特征气体存在着一定差异,现有的适用于矿物绝缘油的故障类型诊断方法并不适用于天然酯绝缘油。  相似文献   

3.
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具有绿色环保、过载能力强等优势,是高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绝缘油与绝缘漆材料的相容性对变压器设计与运维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天然酯绝缘油-绝缘漆材料开展热老化试验,研究天然酯绝缘油与6种电力变压器常用绝缘漆的相容性,观察并分析热老化前后天然酯绝缘油的运动黏度、水分含量、酸值、介质损耗、击穿电压以及气相色谱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老化后绝缘漆片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保持良好;除运动黏度外,热老化后天然酯绝缘油的理化与电气特性均有所改变,但未出现明显劣化;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在热老化后增加明显,气相色谱结果显示油-漆的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植物油-纸绝缘的热老化产物生成规律和绝缘特性,以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分别与绝缘纸组成油-纸复合绝缘,在110℃和130℃下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两种绝缘油的酸值、糠醛含量、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均增加,闪点和界面张力均下降;相同老化条件下,植物绝缘油的酸值、产气量比矿物绝缘油的大,植物绝缘油中糠醛含量少于矿物绝缘油。  相似文献   

5.
天然酯变压器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易氧化,而变压器因储油罐与空气作用或密封设备产生泄漏等原因,会导致油中溶解微量的氧气.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微氧作用下天然酯变压器油的热老化特性,并分析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油样的电气性能、油色谱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 表明:适时微氧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天然酯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的降低;天然酯变压器油纸绝缘热老化的特征气体为CO2和C2 H6;天然酯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与油色谱中CO2-C2H6(油样中溶解的CO2与C2H6的百分比之差)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从绝缘油物质成分原子水平研究揭示绝缘油的热裂解产气机制,是科学指导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关键。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对三元混合绝缘油中不同物质成分的单分子、多分子和混合油体系的热裂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分析了矿物油、天然酯和改性天然酯中不同类型油品分子的热裂解路径及产气行为,以及三元混合绝缘油的热裂解产气特性,并通过油品过热产气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矿物油、天然酯和改性天然酯分子在热应力下会通过解环、脱羧与脱羰等反应转化为链状烃,再逐步裂解为烃类气体小分子;当油品分子体系增大时,分子热裂解方式与油品单分子相同,但其热裂解反应进程会加快。三元混合绝缘油热裂解仿真结果表明,其在低温过热时油中CO2含量最高,中温过热时油中H2和烃类气体含量增加,高温过热时油中C2H2含量增加,C2H4、C2H6含量增加显著,该油品过热产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该成果可为基于油中特征气体分析实现三元混合绝缘油...  相似文献   

7.
酯类绝缘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绝缘液,在电力变压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同酯类绝缘油的理化、电气特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在相同故障下其产气规律也有一定的区别。该文以天然酯、改性酯以及合成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放电能量下的产气规律与产气差异,并将特征气体含量与放电能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酯类绝缘油的产气规律具有一定差异,天然酯绝缘油易产生更多的H_(2)和C_(2)H_(6),改性酯和合成酯绝缘油易产生较多的C_(2)H_(4)和C_(2)H_(2),绝缘油的分子结构和特征气体的溶解特性差异是影响油中溶解气体的主要原因;随着放电能量的增加,H_(2)、CH_(4)和C_(2)H_(6)占比呈现下降趋势,C_(2)H_(2)、C_(2)H_(4)以及CO占比呈现上升趋势;通过特征气体的单位焦耳产气量、C_(2)H_(2)/H_(2)比值以及CO含量可以定性判断放电故障的严重程度。结果可为酯类绝缘油变压器的状态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是测定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最常用的手段,但植物绝缘油种类众多,其气体平衡常数尚不明确。为了能够准确测定常见植物绝缘油中的溶解气体含量,本文利用二次平衡法,对7种典型油中溶解气体分别在4种植物绝缘油中的平衡常数进行测定,并与矿物绝缘油的气体平衡常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种气体的平衡常数在3种天然酯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高燃点的环保液体电介质,主要应用于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中。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变压器故障诊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关于天然酯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监测目前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天然酯绝缘油在油中溶解气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体介绍,指出了天然酯绝缘油在未来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相关研究与现场实例均表明,向绝缘油中添加苯并三氮唑类钝化剂会导致油中溶解气体生成异常,为探究该类钝化剂对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特性的影响,选用现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广泛使用的金属钝化剂——苯并三氮唑(benzotriazole,BTA),开展含不同BTA浓度的油纸绝缘样品在130℃下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试不同老化程度的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及含量,获得相应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油纸绝缘热老化过程中,油中BTA的加入会导致油中溶解气体生成异常,其中H2、CO2、CO含量明显上升,总烃含量反而下降,给以DGA技术作为主要判据的设备运行状态评估造成干扰。进一步结合BTA分子结构特征以及油纸绝缘的相关特性参量变化规律,探讨了BTA在油纸绝缘热老化作用下的产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含SF_6及N_2、CO_2,CCl_2F_2、CCl_4二元三元混合气体的电击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二元混合气体SF_6/N_2、SF_6/CO_2中SF_6含量(50—60)%时,其耐电强度可达SF_6的85%以上;上述二元混合气体中加入适量CCl_2F_2,可以提高其耐电强度,甚至可接近SF_6的耐电强度并维持低价格。  相似文献   

12.
湿法脱硫烟气湿排问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前国内湿法烟气脱硫普遍采用烟气再热器(GGH)提高出口烟温,但加装GGH会使系统复杂化并增加投资及运行费用。为探求烟气湿排的可行性,研究解决烟气湿排中的相关问题,文中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烟气直接排放(取消GGH)时烟囱内的流场,烟羽扩散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烟气湿排中的腐蚀问题、烟囱内的压力分布、烟气的抬升高度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数值计算与分析表明,湿烟囱排放会增强对烟囱的腐蚀性,需采用特殊的防腐处理;湿烟囱直接排放会降低烟气抬升高度,不利于扩散;为减少烟流下洗,增强扩散,应保证烟气的出口动量;湿烟气各项排放指标能满足环保要求。总之,设计合理的湿烟囱,湿烟气直接排放可大大降低WFGD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气-气换热器在湿法烟气脱硫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一种可以解决湿法烟气脱硫腐蚀问题的新方法,即将管式气气换热器(MGGH)的降温换热器放在电除尘器之前,使烟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烟气中的SO3与水蒸气凝结成雾状并附着在飞灰颗粒上,然后在除尘器中随飞灰一同被去除。该方法不但能提高排烟温度,而且解决了脱硫塔下游腐蚀的难题,同时还能提高除尘器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
V94.3A型燃气轮机燃烧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鑫 《发电设备》2010,24(6):453-456
针对由于燃气成分和热值变化引起的燃气轮机燃烧不稳定导致的一次停机事件,分析了影响燃烧的几个因素,采用逐项排除法找出了这次事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并以仿真结果证明了建立稳态裕量控制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变压器油含气量的产生过程、含气量发生异常时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做了简要介绍,评价了国内现有的几种变压器油含气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以气相色谱法为例,对一些超过相关标准的异常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引起含气量超标的可能因素,建议采取变压器注油前抽真空、机组检修时滤油等防范措施来避免含气量超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马头热电分公司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运行异常的问题,对故障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脱硫系统原、净烟气挡板故障是造成除雾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氮气短间隙的耐受电压和气体密度恢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气体火花开关重复运行频率,对氮气短间隙的耐受电压和气体恢复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双脉冲法"获得了气隙耐受电压恢复特性,利用Mach-Zahnder干涉仪记录了气体密度的恢复过程,用CCD相机拍摄了放电图像。实验发现:耐受电压恢复过程分为静态击穿电压恢复和过电压击穿能力恢复两个阶段,后者所需的时间远超过前者。即使气体密度完全恢复了,气隙也仅恢复其静态击穿电压,其原因可能是放电残留的长寿命氮原子在阴极上复合导致阴极电子发射,持续不断地为放电提供初始电子。"双脉冲法"实验中气隙两次击穿的路径通常是分离的,说明气体绝缘最薄弱之处并不一定位于第1次火花放电通道上。  相似文献   

18.
寇兴琢 《发电设备》2012,26(6):410-412
针对传统烟气冷却器存在烟阻大、积灰和磨损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椭圆形基管H形翅片管烟气冷却器。风洞模拟试验和流场分析表明:椭圆形基管的烟气冷却器烟速低,阻力小,流线平滑,积灰和磨损减轻。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该型烟气冷却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董宝骅 《电力设备》2008,9(2):61-64
4变压器各类产气的识别 4.1自然老化产气的识别 自然老化产气与变压器内的水分和氧气含量有关,而他们与制造和维护水平有关,所以每一台变压器运行后所含特征气体的浓度是不同的。根据统计,如果油中乙炔保持为0值,总烃缓慢地上升,平均产气率〈0.1μL/(L·d),则可认为是自然老化。自然老化是可以控制的,控制水平不同,老化程度就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过程中,如何分析判断并去除由于非故障原因对油中特征气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同时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准确了解气体的真实来源,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对分析结果盲目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