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1 虫源发生了转移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 ,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 ,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 (转 Bt基因棉 )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 ,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 ,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 1 992~ 1 997年平均植棉面积 2 .45万公顷 ,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 44.6%、51 .2 %,而 1 998、1 999年平均棉花面积 8333公顷 ,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 7.7%、1 0 .5%和 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  相似文献   

2.
近年棉田害虫发生防治的几个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棉铃虫连续猖獗危害,发生严重;近几年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明显降低了施药次数和危害程度;加之棉价下降,植棉面积锐减等因素,棉铃虫的生态环境及发生危害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相应对棉田害虫的统计、预报、防治等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笔者就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虫源基数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的普遍种植与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  相似文献   

3.
抗虫棉在新疆的应用表现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王波  孔宪辉 《中国棉花》2001,28(6):28-29
近年来 Bt转基因抗虫棉 (简称抗虫棉 )在新疆种植的总体表现状况良好。抗虫棉可减少防治棉铃虫农药和人工的投入 ,减轻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棉铃虫重发区种植具有抗虫、增产、节本、增效的积极作用 ,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抗虫棉在生产上的表现在新疆棉铃虫发生重的地区种植抗虫棉 ,其抗虫性表现良好 ,抗虫能力均在 80 %以上。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时期一般不需药剂防治。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抗虫棉抗虫性有所下降 ,当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时 ,个别虫量大 ,受害重的棉田还需药剂防治 1次。据调查 ,抗虫棉…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在伊犁地区为常发性害虫 ,但没有对除棉花以外其它作物造成为害的记录。进入 90年代 ,尤其是 1 995~ 1 999年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害逐年加重。 1 998年棉田偏重发生 ,百株 3龄以上幼虫 6~ 1 5头 ,最高达 58头。 1 999年大暴发 ,全区发生面积 3万公顷 ,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 80 0 0公顷 (棉花面积 ) ,占全区棉花面积的 85%。据 7月 2 1~ 2 5日田间调查 ,棉花百株虫量达 1 0 0~30 0头 ,并且对玉米、高粱、油葵等也造成不同程度为害 ,为害株率达 70 %以上。1 发生情况 棉铃虫在本区 1年发生三代 ,主要以二代幼…  相似文献   

5.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小麦播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麦田一代棉铃虫发生呈上升趋势。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正值棉花蕾花期,如防治不适时,常造成大量花蕾脱落。预测二代棉铃虫,以往是根据越冬虫量或一代成虫,时效性差,准确率低;1975年以来,改用网捕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的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 ,种植结构、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的变化 ,棉铃虫的为害日益严重。 2 0 0 1年石河子个别地区发现棉铃虫 ,2 0 0 2 -2 0 0 3年部分地区发生 ,个别地区严重 ,2 0 0 4年大部分团场发生不同程度的为害 ,不少棉田受到严重损失 ,减产 2 0 %以上 ,棉铃虫为害已成为石河子地区当前棉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棉铃虫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1 .1为害特点。在石河子地区棉铃虫除为害棉花外 ,还为害玉米、小麦、蔬菜等。为害方式主要是以幼虫为害棉蕾、花和棉铃 ,有时也为害嫩叶。1 .2发生规律。棉铃虫在石河子地区一年发生三代…  相似文献   

8.
1 虫源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转Bt基因棉)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1992~1997年平均植棉面积2.45万公顷,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44.6%、51.2%,而1998、1999年平均棉花面积8333公顷,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7.7%、10.5%和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虫龄期明显偏小;玉米等作物田因为轻视防治和难以防治而龄期偏大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各种作物田残虫量的调查,采用加权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提高下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10.
孟建文 《中国棉花》2005,32(7):28-29
南疆棉区1997年棉铃虫大发生,对棉花为害极为严重,以后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棉花品种的更换、气候因素的变化,棉铃虫发生量逐年下降。2003年部分团场种植非抗虫棉品种,引起局部棉田棉铃虫中量偏重发生,损失较大。为此,对库尔勒垦区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1.1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其分布。棉铃虫在本垦区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能完成不完全的4代。主要为害棉花,第1代发生量小,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第2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主要为害花和铃;第3代次之,主要为害棉铃。…  相似文献   

11.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9- 2 0 0 1年在南疆 2 9团和北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棉田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果枝类型的陆地棉品种冀棉 2 0、中棉所 36。在棉铃虫发生的 2、 3代时期 ,于棉田定 3点 ,每点连续 30株 ,每 3天进行调查 1次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和蕾、花、铃的空间分布。根据棉田不同的肥力选择 7个条田 ,对大田棉铃虫进行多点调查 ,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时期不同世代棉铃虫为害情况。第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在棉花苗期 ,发生量小 ,为害多在麦田、菜地 ,极少数进入棉田 ,主要为害棉花的顶尖、叶及幼蕾 ;2代棉铃虫发生在…  相似文献   

12.
孙运村 《中国棉花》2001,28(3):38-39
1 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 .1 棉花面积扩大 ,施氮量增加近几年 ,喀什地区棉花面积已经突破 2 0万公顷 ,平均每公顷施氮肥 32 4 kg,较“八五”期间增加46% ,平均每公顷皮棉超过 1 350 kg,棉铃虫已在部分县 (市 )连片发生为害。据统计 ,1 997年大发生 ,全地区发生面积 9.46万公顷 ;1 998年偏重发生 ,全地区发生面积 9.2 2万公顷 ;1 999年大发生 ,全地区发生 1 0 .87万公顷 ,给棉花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棉铃虫的发生已严重威胁着棉花的生产。棉花是棉铃虫的主要寄主 ,棉花面积扩大 ,农田生态环境单一 ,为棉铃虫提供了适生环境。尤其是为了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 0 0 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 %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棉铃虫的监测1 .1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危…  相似文献   

14.
1 幼虫化蛹率观察1 998年 8月上旬三代棉铃虫发生盛末期 ,分别从转 Bt基因棉新棉 33B和常规棉石远 32 1 (对照 )棉田捕捉 2龄以上幼虫 96头和 70头带回室内 ,将其放置于 85cm的培养皿内 ,每皿 1头 ,分别用抗虫棉叶和常规棉叶进行饲养 ,室温控制在 2 7℃ ,确保棉铃虫的适生环境。逐日观察记录幼虫成活率、发育进度、化蛹率。2 蛹成活率及化蛹率观察将取自抗虫棉和常规棉棉田的棉铃虫蛹分别称重 ,计算单个蛹的重量 ,再将蛹分别置于饲养笼内 ,观察蛹的羽化进度及羽化率。3 成虫产卵量观察将抗虫棉和常规棉棉铃虫的成虫分开饲养 ,每饲养笼内…  相似文献   

15.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八十三团棉铃虫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宗清 《中国棉花》2000,27(1):35-36
棉铃虫近几年成为八十三团棉花主要害虫 ,为害较重的棉田产量损失在 3%~ 5%以上。为此 ,本团病虫测报站开展了棉铃虫预测预报工作。1 预测方法1 .1 越冬调查。冬前选择不同寄主作物类型 (未耕翻 )和棉铃虫发生轻重不同的 3~ 5块条田进行随机取样 ,每个寄主作物挖蛹面积不少于30 m2 ,深度 1 0 cm左右 ,调查棉铃虫的越冬基数。挖蛹时间在当年秋季1 0月 2 5日前后 ,对蛹进行滞育率分析和发生量的预报。1 .2 滞育蛹的鉴别和滞育率的计算。 ( 1 )滞育棉铃虫蛹的鉴别。把所有挖到的棉铃虫蛹放在 2 5~ 2 6℃的温度条件下 1~ 2天 ,棉铃虫蛹复…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抗虫棉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邱峰 《中国棉花》2001,28(10):47-47
在河南农村 ,棉花仍是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90年代初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后的几年中 ,河北、山东省的棉花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河南省棉花面积一直维持在近70万公顷 ,即可说明棉花在河南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抗虫棉发展概况早在 90年代初期棉铃虫大发生时 ,河南已开始进行抗虫棉的试种和示范工作 ,当时引进了中植 - 372、华棉 - 1 0 1等抗虫棉品系和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抗虫棉品系。但由于当时抗虫棉本身的问题 ,效果不理想。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河北推广抗虫棉 33B后 ,河南省也进行了试种观察。 1 996年河南省转 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18.
当前 ,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绝大多数是转 Bt基因抗虫棉 (以下简称抗虫棉 ) ,它高抗棉铃虫 ,省工、省药、低污染、产量高 ,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 ,抗虫棉面积的普及 ,改变了原有棉田的生态环境和害虫的生存条件 ,对棉铃虫和其它害虫的消长及防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抗虫棉各种害虫的防治技术 ,制定综合的防治措施 ,是新的生态环境下棉田害虫防治的新要求。1抗虫棉田主要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1 .1棉铃虫幼虫数量明显下降据山东省植保站 2 0 0 1— 2 0 0 2年两年的调查显示 :在抗虫棉全生育期不用药 ,常规棉防治棉铃虫 5次的情况下 ,前者…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前 ,当地棉铃虫的主害代是三、四代 ,近年来已逐渐扩大到五代 ,发生程度也越来越重。2 0 0 0年各代大发生 ,全年百株累计卵量 3.7万粒 ,是有史记载大暴发年 1 972年的 1 0倍。1  2 0 0 0年棉铃虫暴发特点1 .1 发生期早、发生量大 ,来势猛 ,为害重。二代棉铃虫在当地由秋冬播作物和早春作物转移进入棉田 ,始盛日是 6月 5日 ,比 1 972年提早 7天。发生量除二代略低于 1 972年和 1 999年外 ,其它各代均大大超过历年 ,且为害程度也达到历年之最。全区因虫灾损失子棉 50 %以上 ,2 0 0公顷棉田绝收。1 .2 卵高峰持续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