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文蔚 《移动信息》2020,(3):00097-00098
以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在企业网络方面应用为基础,针对油田网络的实际需求,研究实现网络核心的虚拟化架构,使得网络系统可靠性及性能得到成倍提升,变主备模式为负载分担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运行资源及带宽。  相似文献   

2.
彭莉 《移动通信》2014,(22):60-64
网络功能虚拟化将传统网络设备的软件功能和硬件功能解耦合,从而降低网络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新业务的部署效率。SDN为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承载网提供了解决方案,确保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实现。主要对IMS核心网网络功能虚拟化方案进行了论述,并基于SDN架构提出了IMS核心网虚拟化环境下的承载网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3.
虚拟化网络技术是指在一个物理网络上同时运行多个互不干扰的逻辑网络,各个逻辑网络都各自有着特定的拓扑及路由算法.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虚拟整合,实现网络流通量路径的分离,完成网络路径的虚拟化,提高关键业务在虚拟化网络中的服务保障.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运用虚拟化的技术充分发挥服务器的硬件性能,能够在确保企业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节约经济成本和空间浪费.文中对虚拟化的网络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介绍了虚拟化网络技术的概念及原理,讨论了VMware esxi服务器虚拟化、VMware vSphere 关键技术,及实现服务器虚拟化所需要的主要组成元素及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融合终端本地处理效率,降低数据处理时间和处理延迟,节省建设成本,设计了采用边缘计算技术运行于融合终端的APP处理系统.该系统部署于靠近设备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实现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边缘计算功能,利用SDN和轻量级虚拟化技术来管理海量IoT网络设备;软件采用容器隔离安全技术,提升系统可靠性,通...  相似文献   

5.
虚拟化技术是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弹性处理,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在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表现为带宽的调节和网络速度的优化等.本文从虚拟化技术的特征分析,阐述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虚拟化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汤雅妃  李素粉 《电信科学》2016,32(9):168-172
对运营商而言,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目标是通过虚拟化实现网络设备的软硬件解耦,通过云化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和系统规模的弹性伸缩,从而支撑电信业务的持续创新和快速上线。对 NFV 虚拟化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面向电信运营商的 NFV 典型应用场景,以推进电信网络虚拟化技术的研发及落地。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用户访问应用的效率不再取决于单个网络设备的性能,管理员们能更关注于整个网络所能提供的性能。虚拟化技术所带来的设备、业务的灵活迁移和变更.使网络部署、变更的自动化需求日趋明显。同时.云计算网络的大量部署.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管理和运维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应对这些变化.IT业者需要重新考虑网络设计思路.从传统的面向连接的网络设计.向面向应用、业务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环境下,为适应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对网络的需求,以VXLAN为代表的Overlay、SDN等实现技术和发展思路相继被提出。围绕云计算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DN控制的Overlay数据中心网络方案,使得网络的控制更加灵活,更加方便快速的部署网络设备,便于网络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以其简化管理、环路避免、高可靠等优势,在数据中心及园区网得到广泛应用.气象宽带网作为全国气象部门基础数据通信承载网络,国家级接入可靠性面临更高的挑战.文章基于路由器VSU虚拟化技术,针对气象宽带网国家级接入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和平台化是网络交换设备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虚拟化路由交换平台是一种能灵活支持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的新型虚拟化网络设备。文中对虚拟化路由交换平台基本功能进行了抽象定义,分析了转发处理技术的重要性,而近年来硬件性能的持续提高,特别是网络处理器和FPGA对可编程和可重构的支持日益完善,为实现网络虚拟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分析了虚拟化路由交换平台转发处理功能的3种不同实现方案,并重点对基于FPGA和网络处理器的实现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虚拟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统网络环境中,大量缺乏关联性的网络协议存在与不同的网络层级上,同时在每台网络设备都需要进行网络知识的学习,一旦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整个网络都会收到波及。软件定义网络构建了全新的网络结构,使网络设备发展的局限被打破。本文对软件定义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软件定义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梓鹏 《通讯世界》2017,(11):45-46
SDN是适应云计算在计算虚拟化后对网络虚拟化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解耦网络设备软硬件,向用户开放网络可编程能力,实现业务与网络解耦.SDN实现了网络资源池化并作为服务提供,释放了网络的灵活性、开放性及创新性.OpenStack网络创建了一个一致的逻辑通讯层,而其他元素可以有效地、大规模地使用这个逻辑层.本文将介绍在OpenStack架构下SDN的发展情况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李芳社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140-142,148
针对一些网络设备在设计时面临的技术和市场挑战,讨论了应对网络设备挑战的几种解决方案,如调整软件适应多处理器平台,超虚拟化技术以及全透明实时虚拟化技术。着重探讨基于Intel虚拟化技术的实时虚拟化软件解决方案是如何简化这样的挑战以及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基于Intel虚拟技术的实时虚拟技术解决方案的优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且高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了一个虚拟化平台层——YUN系统,介绍了YUN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架构及主要子系统的功能。YUN系统是一种基础设施云系统。YUN系统管理和虚拟化异构、分布的物理资源(包括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并以即付即用的方式将这些资源按需提供给用户使用;通过虚拟化和网络技术,将操作系统功能边界扩展到网络侧,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架构内进行计算和资源的配置、调度、管理,实现网络化操作系统充分、合理地使用和共享网络系统内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未来运营商既是网络服务公司又是云计算服务公司,不仅要传送数据还要计算数据,并将进一步转变成集电信服务和运算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数字服务企业。"云计算、LTE、智能终端等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流量呈爆炸性增长,在给运营商带来利润的同时,也给网络设备带来了巨大压力。为解决当前网络难题,新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SDN和NFV。SDN主要采用集中控制器以控制分布式网络,解决传输、路由等领域的软件化问题;与SDN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NFV则聚焦于网络核心层面,采用虚拟化技术,使网络设备功能不再依赖专用硬  相似文献   

16.
黄岚 《通讯世界》2016,(7):267-268
随着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网络虚拟化平台的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以往网络架构中虚拟化技术的运用看,多以专用的硬件技术或复杂软件技术为主,很难保证虚拟网络被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便提出SDN概念,其通过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设计,可为网络虚拟化平台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以Openflow协议下平台设计为基点,对网络虚拟化平台的具体设计思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EVE-NG是一款虚拟网络仿真平台,能够模拟物理网络设备以及构建网络拓扑的操作。NFV也是构建于计算虚拟化基础之上,因此EVE-NG能够比较完整的模拟VNF。重点对EVE-NG平台进行的技术说明,主要包括与Web-IOU的对比、EVE-NG的后台机理、实验存储结构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现有网络设备支持的协议体系庞大,导致高度复杂,不仅限制了IP网络的技术发展,更无法满足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和服务器虚拟化等应用趋势。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 Network,SDN)作为一种最新网络架构,对网络设备控制面、转发面和应用层功能进行重新定义抽象,使得网络设备可编程,有望改变上述局面。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有关SDN中转发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从申请的年度分布、申请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专利技术的一些规律,为我国SDN中转发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中提出了一种将电层网络拓扑分域化的光资源提供方式,利用该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胖树网络的光电混合网络组网方案,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与OpenFlow协议,设计并实现了网络控制器的连接管理、拓扑管理、流量监测模块。为解决传统网络设备不支持OpenFlow协议的缺陷,开发了一套基于Open vSwitch的网络设备代理,实现了OpenFlow协议与私有协议的转换,从而实现网络的统一化控制。最后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组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光网络与电网络的融合与协同工作,减轻电网络设备的工作负荷,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基于软件定义架构的网络体现出了良好的可编程特性,并能够实现网络资源的虚拟化和灵活调度。  相似文献   

20.
简介网络虚拟化技术,提出了网络虚拟化技术在高可用性网络及分组传送网中的应用场景,针对目前虚拟化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给出运营商应用网络虚拟化技术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