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鑫永泰术前消毒剂主要成分是2%醋酸氯苯胍亭,自2001年11月起我院约400人次用于手术前手消毒,笔者对其中50人次进行了细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消毒方法 常规应用肥皂水、清洁流水清洗双手及前臂至肘上10 cm处,洗脱皮肤表面油脂,用无菌巾擦干,取本品原液(有效成份2%醋酸氯苯胍亭)5 ml,反复在双手及前臂揉搓1min,尤其是指甲缝部位,自然晾干。  相似文献   

2.
孝感市中心医院手术室一直用0·5%活力碘作为术前手消毒剂,考虑活力碘在消毒准备过程中较为繁锁,为节省人力,物力,改用诗乐寺作为术前手消毒剂。为探讨诗乐寺术前手消毒的使用效果,于2004年12月分期分批对参加术前洗手的医生、护士共100人分活力碘与诗乐寺两组进行了术前洗手消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手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之间手的清洁消毒,切断因医护人员手污染造成医院感染的途径。方法 以3种不同手消毒方法,对3个普通病区的治疗班护士分3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1组,双手浸泡于“84”消毒液内消毒;实验2组,用浸有“84”消毒液的小毛巾搓擦双手;实验3组,用洗必泰-醇皮肤消毒液喷涂双手。每组连续监测10例次操作。结果 实验1组消毒后手指采样合格率为92%,实验2,3组合格率均为100%。实验1,2组手部皮肤有不同程度的粗糙、干裂。结论 医护人员手消毒方法以用洗必泰-醇皮肤消毒液喷涂较好,其消毒效果好,干燥快,对手部皮肤损伤小,是较好的诊疗操作之间手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免刷手与刷手两种外科手部消毒方法的效果和对皮肤的影响,以提高洗手依从性.方法 研究医院2011年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人,医师、护士各25人;应用同一种外科手洁肤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刷手方法进行手部消毒,试验组采用免刷手方法进行手消毒,余均按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执行,并对手消毒前后对皮肤作细菌和病原菌检测,对同期的600例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进行同步分析.结果 两组手消毒后杀菌率分别为98.12%和97.77%,经检验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部消毒时间为(10.28±1.23)min,试验组为(5.65±0.78)min,,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部消毒时间明显缩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总数明显减少,未测出致病菌,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切口感染对照组15例感染率5,0%,试验组12例感染率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刷手与刷手两种手部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杀菌要求,消毒效果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差异,但免刷手比刷手式手部消毒方法时间缩短,减少了医护人员皮肤的损害,提高了医护人员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明,简单的肥皂流动水洗手能在10 s之内清除大多数一过性滞留的革兰阴性杆菌,乙醇制剂也能获得相同效果.但许多医务人员并不是接触每个患者后均洗手,因此,我们在每次诊疗前或需要时取用无纺布巾消毒擦拭双手,在预防医院感染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病人在医院就诊、接受治疗和护理都是由医务人员的手来实施的。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评价我院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现就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0月的医务人员洗手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合季铵盐手消毒液在术前手消毒中的抑菌效果和应用.方法 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采样试验,检测该复合季铵盐手消毒液用于外科手术术前手消毒对医护人员手部自然菌的消毒效果.结果 选择D/E中和肉汤作为中和剂,用该复合季铵盐手消毒液原液分别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悬液作用0.5、1.0、1.5 min,平均杀灭率均>99.99%;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受试者用含有2 g/L单双链复合季铵盐活性物总量的复合手消毒液洗手,手现场试验对自然菌的杀灭率均>90.00%.结论 该复合季铵盐手消毒液能较长时间抑菌,作用时间持久、刺激性小,用于术前手消毒杀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消毒措施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而选择合理的手消毒剂和手消毒措施是改善手卫生状况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消毒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图了解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消毒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 采用卫生部1991年《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方法。结果 调查721名医护人员,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7.82%(489/721),其中医生合格率为62.27%(137/220),护士合格率为70.26%(352/501)。手术室医护人员合格率较高(86.55%),而供应室的合格率偏低(51.28%)。省级、地(市)级、县级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分别为72.26%、67.53%、61.62%。结论 医护人员洗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免刷洗与刷洗两种不同外科洗手消毒方法效果,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方法随机抽取200名手术人员,将其分为刷手消毒法组100名、免刷手消毒法组100名;消毒后手术前用生物检测法进行手指采样送微生物室培养检测培养,并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及评价。结果免刷洗与刷洗手两组外科洗手人员手指皮肤细菌培养均获得同样的消毒效果,两组对照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揉搓消毒剂由于含护肤成分和免刷手的消毒方法,对皮肤的损伤比需要刷手的消毒剂更小,两组对照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刷洗手消毒具有一定的优势,既保证外科手消毒效果,又保证了手术人员的皮肤屏障的完整性,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因此免刷洗手是一种高效、安全、快捷的消毒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测结果简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监测评价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以督促加强消管管理及感染控制工作,保障医疗质量。方法 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51所医疗卫生单位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指、未使用和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器械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以空气消毒效果和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尤为突出,合格率分别为40.74%和40.50%。结论 部分市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不达标,存在隐患,应定期对其进行指导监督,责成整改,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婚前保健管理工作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始于1994年初,妇幼保健站作为防疫站的一个科室,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缺乏力度,检查率较低,广大群众对其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我区妇幼保健站成立,又恰逢《母婴保健法》和《河北省母婴保健条例》颁布实施,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广泛宣传“一法”、“一条例”有关知识,严格依法办事,经过几年努力,我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已步入正规,婚前医学检查率达100%,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1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争取领导支持 查找婚前医学检查率较低的原因,认为主要在于民政部门配合…  相似文献   

15.
医院护理人员手污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普通外科、骨外科共50名护理人员分2日于晨间护理期间进行洗手前后手采样。第1日,做完规定的3张床位患者的晨间护理后进行洗手前后手采样,各50份,送细菌培养;洗手前手采样检测合格率为0,洗手后为14.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日,每做完一个规定床位患者的晨间护理后进行洗手前后手采样,各50份,送细菌培养;洗手前手采样检测合格率为4.00%,洗手后为80.00%,两者差异具高度显著性(P<0.01)。第1日与第2日洗手后手采样检测合格率之差异具高度显著性(P<0.01)。细菌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49.45%),葡萄球菌属次之(27.36%)。提示护理人员做护理或治疗等操作时,必须做到一人一洗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以氯羟二苯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净手消毒液对手的消毒效果。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5和2.1.2.6的要求,进行了中和剂的选择试验,并随机抽取30名志愿受试者进行手的消毒现场试验。结果:用含10 g/L Na2S2O3+5 g/L卵磷脂+2.5%吐温80的PBS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可有效中和该净手消毒剂原液的残留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及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经30人次手的消毒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消毒剂消毒处理后,可使志愿受试者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达到1.29。结论:该净手消毒剂对手上的自然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efficacy of a povidone-iodine and a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detergent was evaluated for ‘hygienic’ and ‘surgical’ hand disinfection. Rubbing 60 per cent iso-propanol on to the hands for 1 min was used as a standard for ‘hygienic’ disinfection, with Escherichia coli as the test organism. The mean log reduction obtained was 3.16 with povidone-iodine and 2.92 with chlorhexidine. These were considerably less than obtained with iso-propanol which produced a reduction of 4.23 and 4.30 orders of magnitude. In the ‘surgical’ hand disinfection tests, a 5 min wash with povidone-iodine and a 3 min wash with chlorhexidine detergent were compared with rubbing 60 per cent n-propanol or iso-propanol on to the hands for 5 min; n-propanol was taken as the standard preparation. Immediately after disinfection the log reduction in the resident flora was 0.92 with povidone-iodine and 0.78 with chlorhexidine, whereas n-propanol gave a log reduction of 3.43. After wearing a surgical glove for 3 h a log reduction of 0.24 was obtained with povidoneiodine, 0.75 with chlorhexidine and 2.94 with n-propanol. Treatment with iso-propanol gave a log reduction of 1.04. Thus, alcohols are shown by these tests to be far more effective than povidone-iodine or chlorhexidine detergent preparations in ‘hygienic’ as well as ‘surgical’ hand disinfection.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