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10例结脑病人,用生物稀释试管法分别测定氟嗪酸(OFLX)、丁胺卡那霉素(Amikin)血和脑脊液浓度。用药后血浓度(μg/ml)2小时已达高峰,分别为2.3及10.0。脑脊液最高浓度OFLX用药后4小时为0.63,Amikin用药后2小时为0.33。用1%溶血半流培养基,标准菌株H_(37)R_v,测定最低抑苗浓度(MIC)为0.312、0.156,罗氏培养基为2.5~5.0两药治疗结核病能达到有效血浓度,但均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移行到脑脊液。同时对临床分离的11例耐卡那霉素(KM)结核菌株测定对Amikin敏感情况;10例耐药、1例低度敏感,表明Amikin与KM对结核杆菌存在交叉耐药。本文根据血中药物浓度测定的结果,提出OFLX每日300~400mg顿服、Amikin 400mg一次肌注,为治疗结核病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悲观和乐观     
生活是一面镜子,乐观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微笑;悲观的人看到的则是自己的苦脸。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青年到一家公司求职,经理把第一位求职者叫到办公室,问道:"你觉得你原来的公司怎么样?"求职者面色阴郁地回答道:"唉,那里糟透了。同事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3.
月经和癫痫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全球约5千万癫痫患者,有数据统计,癫痫的患病率为3‰-9‰,我国为0.9‰~4.8‰。多数文献报道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脑外伤机会较多有关。自希腊时期就有学者意识到女性癫痫发作与月经有关。女性生理激素有月经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之友》2013,(11):86-87
梁老师一早就在自家院子里摆开了桌椅,桌子和椅子都是藤制的,搬着挺轻巧。桌子有两层,下一层放着梁老师的剪贴本儿,桌面的正中摆着木制的茶盘,一把茶壶、四盏茶盅是一色的青花细瓷。茶具都洗烫干净了,暖瓶也灌得满满的。梁老师回屋拿了剪子和篾箩,到院子东南角的葫芦棚下细细地瞅,他要挑两只长相最匀称的葫芦送给老刘。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好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6.
回首和展望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对自身健康所投注的全部努力,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近几年,就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存时长和生活质量的糖尿病来说,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让我们在欣喜的同时看到了希望。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当我们面对有阴影的那一面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背过身去,而是勇敢地面对。只有如此,人类才能进步。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之友》2014,(1):86-87
(接上期)梁太太的手艺本来不错,再配上素雅的碗盏盘碟,那几道刚从《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学来的菜式经她一打理,摆盘上桌,竟比杂志上的照片还增色几分。  相似文献   

8.
焦虑和抑郁     
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往往会经历从震惊、拒绝相信、半信半疑,直到接受现实,即从心理性应激到适应的过程。但是突如其来的糖尿病,会让不少糖友出现两种心理症状。一是焦虑。这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由于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麻烦"和"限制"估计不足,缺乏信心,进而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过于担心、恐惧、思虑过度。其特点是发作性或持久性的焦虑和紧张。有急性或慢性之分。又可分为精神性焦虑症和躯体性焦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国产奥利司他片和进口奥利司他胶囊治疗超重和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中国7个中心228例年龄18~65岁、BMI 24~<40 kg/m~2的受试者,在轻度低热卡饮食基础上随机双盲给予国产奥利司他片或进口奥利司他胶囊,治疗24周后评价两种奥利司他的减重疗效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国产奥利司他组受试者体重显著降低(5.0±3.7)kg,进口奥利司他组下降(4.5±3.5)kg(P=0.3922).国产奥利司他片减重治疗后受试者收缩压、血TC、LDL-C与基线比较,P值均<0.0001.收缩压降低(4.4±11.5)mm Hg(1 min Hg=0.133 kPa),血TC下降(0.54±0.79)mmol/L,LDL-C下降(0.32±0.64)mmol/L,下降幅度与进口奥利司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产奥利司他组和进口奥利司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3.7%和63.7%(组间比较P=0.1167),多为轻度脂肪排泄增多的胃肠道症状,可自行缓解.试验中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奥利司他片与进口奥利司他胶囊结合轻度低热卡饮食治疗具有相同的减重疗效,并能改善部分肥胖相关疾病,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慢性反复感染,即生物因素的致癌作用。已报道一些病毒与致癌作用有关,本文就这一领域近年来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β细胞凋亡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 β细胞凋亡增加。首先 β细胞内胰淀素沉积 ,通过细胞膜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其次高血糖通过调节β细胞Βcl家族水平、白介素 (IL) 1β/核因子 κΒ和己糖胺介导的路径 ,游离脂肪酸通过神经酰胺、Caspase、Βcl 2、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介导的路径诱导 β细胞凋亡。此外 ,高糖和游离脂肪酸还存在共同通路———氧化应激 ,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了解 2型糖尿病胰岛 β细胞凋亡的机制 ,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 ,更好地防治 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3.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4.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5.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6.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7.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8.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β细胞功能丧失是导致糖尿病的关键因素。糖脂毒性、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因子介导了β细胞退化。肠道激素、抗炎性反应因子以及胰岛素增敏剂则有助于β细胞的新生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Visfatin与糖尿病及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脂素(visfat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血浆及内脏脂肪中的表达明显增高.Visfatin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以刺激胰岛素信号转导,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显著降低血糖,且其作用不受进食的影响.其异常表达在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