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居群半夏中总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以琥珀酸为对照品,以二级微商法确定滴定终点,测定不同居群半夏中总酸的含量.结果:不同居群半夏总酸含量差别较大,其范围在0.415%-0.591%之间,以四川安岳半夏的总酸含量最高,山东单县的含量最低.结论:电位滴定法测定半夏中总酸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总酸在不同居群半夏间差异较大,为半夏的规范化种植、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川芎和引种日本川芎的亲缘关系及不同居群的遗传变异。方法提取35个样本的基因组DNA,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和聚类分析。所选15个引物的RAPD,得出35个样本的聚类树状图。结果川芎和引种的日本川芎有明显的种间遗传差异,居群内遗传变异小,小生境对遗传性状有影响。结论所用方法可为川芎和日本川芎的鉴定及其道地性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阿魏酸、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比较甘肃引种川芎(西芎)与四川引种川芎(川芎)的质量差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川芎与西芎平行试验,以含量测定结果为指标,考察分析西芎的内在质量。结果西芎中阿魏酸含量普遍高于川芎,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于川芎。结论甘肃引种川芎(西芎)的质量与四川引种川芎相当。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半夏祛痰镇咳作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四川南充与有关产地半夏的祛痰镇咳作用 ,为半夏的规范化种植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祛痰实验用小鼠呼吸道酚红冲洗法 ,镇咳实验用氨水引咳法。结果 在祛痰实验中 ,半夏水、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均未见明显祛痰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在镇咳实验中 ,所有半夏样品的水、醇提取物均可使咳嗽潜伏期延长 ,咳嗽次数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并呈现良好的时-效关系。结论 四川南充与有关产地半夏均未见明显祛痰作用 ,而均有明显镇咳作用。就镇咳作用而言 ,水提物明显强于醇提物 ,野生半夏明显优于栽培半夏 ,其中尤以四川南充、广安、遂宁、凉山、甘肃西和的野生半夏样品镇咳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灌溉水因子和大气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概述生态环境要素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以川芎为对象,研究了川芎药材的主要指标成分含量与部分产地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川芎中阿魏酸含量与产地年均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多糖含量与产地海拔高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为中药品质研究和中药GAP基地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当今追求药材产量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盲目引种问题提出了建立道地药材适宜生态环境因素水平表的设想,即在分析量化影响药材品质的各生态环境因子基础上,建立道地药材适宜生态环境因素水平表,根据因素水平表选择适宜种植区或建立模拟种植区,为中药材合理引种、中药材质量控制及中药材供需矛盾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膨大素对川麦冬生长发育及其产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收获期随机采样测定川麦冬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用SPSS软件分析川麦冬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规律;用UV法测定川麦冬中的总皂苷,考察膨大素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其质量的影响。结果川麦冬的植株生物学性状(除块根直径、株高外)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为单株块根重>块根数>分蘖数>块根长>百粒重>冠幅。膨大素能促进川麦冬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明显增加块根数、单株块根重,显著提高川麦冬的产量;除低剂量外,膨大素降低了川麦冬总皂苷的含量,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越强。结论膨大素能促进川麦冬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川麦冬的产量,且与多效唑分段合用时效果更佳。不同剂量膨大素对川麦冬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低剂量有利于川麦冬总皂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源金银花陕西引种后主要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种源金银花在陕西临潼引种栽培后质量的变化,并比较引种与陕西产野生金银花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为指标,测定不同种源金银花及引种到陕西临潼后,花蕾、茎和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变化,并与陕西产野生金银花进行比较。结果种源为山东九间棚和河南封丘金银花引种到陕西临潼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有所下降,但引种种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本地野生种。结论陕西临潼引种金银花质量符合药用要求,可补充金银花市场需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猪苓适宜生长海拔范围、坡向及最佳采收年限,为四川猪苓基地选址和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区组方法进行猪苓栽培试验,单因素考察海拔高度、坡向和生长年限对猪苓产、质量的影响。棋盘式取样法取样,烘干称重计算产量,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猪苓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麦角甾醇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F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海拔条件下猪苓增产率在26.00%~59.52%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62%~2.30%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07%~0.13%之间;不同坡向条件下猪苓增产率在25.22%~64.50%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79%~1.88%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12%~0.15%之间;2~5.5年生猪苓增产率在18.33%~58.50%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30%~2.12%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07%~0.15%之间。结论:不同海拔段和不同坡向猪苓产量、质量差异显著。1200 m~1250 m海拔范围内,阴坡坡向更适合栽培猪苓,其中五年生猪苓质量稳定、产量高宜作商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四川不同产地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四川产区优质种质资源筛选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水滴定法分别测定16批四川不同产地二十年左右树龄的木兰科植物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6批四川不同产地川厚朴中总生物碱含量为3.3978 mg﹒g~(-1)~6.9111 mg﹒g~(-1),其中峨眉山市的茶地村、丰收村、荷叶村、黑水村四个产地厚朴的总生物碱含量较其他产地高,分别为6.0625±0.1715 mg﹒g~(-1)、6.2058±0.1850mg﹒g~(-1)、6.9111±0.0662 mg﹒g~(-1)、6.0490±0.0809 mg﹒g~(-1),都江堰龙池镇虹口景区观风沟和丫口产区川厚朴总生物碱含量则低于其他产区,分别为3.3978±0.0519mg﹒g~(-1)、3.4380±0.0670mg﹒g~(-1)。结论:四川境内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尤以峨眉山市生物碱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川芎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32批川芎药材中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苯酞、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等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考察药材TLC鉴别和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浸出物等药材常规理化项目。结果:除购自新绿色药业有限公司山川芎药材未检测出洋川芎内酯A,其他样品均能检测出5种指标成分的色谱峰,但含量差异较大,在川芎药材常规理化试验结果中,水分含量和醇浸出物含量符合药典要求,但总灰分测定中有4批大于6%的含量限度,酸不溶性灰分中有2批大于2%,有2批未检测出酸不溶性灰分。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原、产地和药用部位的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本实验为川芎药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粒径半夏种茎的发芽和生长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定半夏种茎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总则、抽样、净度分析、发芽实验、水分测定等方法对半夏种茎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半夏种茎种质质量差异极显著,湖北京山、四川南充和河南三门峡野生半夏种茎的发芽能力明显优于山西运城和恩施来凤栽培的半夏种茎;不同粒径的半夏种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显著,其中二级优于一级,优于三级。研究还确定了优质种茎的合适的含水量范围。结论:发芽率、粒径大小、含水量可作为半夏种茎质量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半夏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杨李  王晓昆  张宜 《中国药房》2011,(43):4048-4050
目的:研究半夏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el-7402与半夏生物碱(400、200、100μg·mL-1)共同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半夏生物碱对Bel-7402增殖的影响,TUNEL技术检测其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作用24h后,半夏生物碱高、中、低剂量(400、200、100μg·mL-1)对Bel-7402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最高抑制率可达到36.98%。TUNEL结果显示,半夏生物碱高、中、低剂量(400、200、100μg·mL-1)能有效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且呈量效关系。半夏生物碱高、中、低剂量(400、200、100μg·mL-1)可使Bax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半夏生物碱对Bel-7402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Bax和下调Bcl-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鄂西高产半夏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技术,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的半夏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鄂西高产半夏的指纹图谱。结果:用5种甾醇类成分的色谱峰建立了半夏的指纹图谱;不同半夏图谱的相似度在0.877~0.999之间。结论:半夏甾醇类成分GC指纹图谱数据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作为控制半夏质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川产迭鞘石斛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川产迭鞘石斛药材进行香豆素对照品的提取分离,并建立其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从药材中分离并鉴定出香豆素标准品。TLC鉴别斑点清晰;香豆素进样量在0.096~0.4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44%(n=6)。结论:本试验结果可较全面反应川产迭鞘石斛的内在质量,并为有效评价迭鞘石斛药材的质量和开发川产迭鞘石斛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南充半夏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白权  李敏  贾敏如  唐远  吴秉真  郭力  万丽 《中国药师》2004,7(12):977-978
目的: 比较四川南充半夏不同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南充半夏不同部位都含有总生物碱.结论: 鉴于半夏皮及须根中含有较多的总生物碱,因此半夏在加工过程中去除皮及须根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Lin J  Zhou X  Gao S  Wu W  Liu X  Sun X  Tang K 《Planta medica》2006,72(9):844-847
Tubers of Pinellia ternata are one of the well know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remedy is commonly used as an antitussive and expectorant. The shapes of young tubers from species of P. ternata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P. pedatisecta and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ut different in medicinal proper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molecular evidence for genuine origin identification of P. ternata species, the mannose-binding lectin sequences of P. ternata and its adulterants P. pedatisecta and A. heterophyllum were cloned using genomic walker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es, we designed a pair of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to authenticate P. ternata. For PCR-selective restriction (PCR-SR), we identified two distinctive site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BAMHI and NCOI in the open reading frame sequences of P. ternata, P. pedatisecta and A. heterophyllum.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s of PCR and PCR-SR are effective, accurate and applicable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bulbs of P. ternat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前胡药材的质量状况。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的5种前胡药材,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方法,鉴别其性状、显微特征,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以及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结果:前胡的浸出物、挥发油以及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与其性状特征、木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规律性。结论:应进行更广泛的取样分析,为科学制订前胡药材质量标准,指导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充地区半夏资源调查及与省外半夏形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比较南充地区半夏资源与省外半夏药材的形态特征,确立前者的品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采集、鉴定标本,比较药材性状和数据分析。结果 查清了南充地区半夏品种、资源分布、购销情况。结论 南充地区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是中国药典收载品种,资源分布广,蕴藏鞋500~1000吨,年产量100~200吨。药材呈类球形,表面白净,质地坚实,断面洁白,富含粉性,在国内外市场很有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利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及针对性的高血压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调查问卷》,调查南充市龙门镇嘉龙社区的高血压病患者,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受访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8.0%、58.1%、51.7%。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男性受访者知晓率高于女性;治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血压级别;控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性别、吸烟、饮食、饮酒。结论:建议从加强健康教育、个体药物及非药物综合干预、基层医师培训、多方位合作等方面着手,完善社区居民高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20.
张兰胜  董光平  刘光明 《中国药房》2010,(23):2153-2155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菖蒲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云南产菖蒲中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51%;四川产菖蒲中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96%;两产地菖蒲挥发油中含有31种相同成分。云南产菖蒲中含量最高的是β-细辛醚(13.46%),四川产菖蒲中含量最高的是α-细辛醚(1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