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敏 《印刷杂志》2002,(12):45-46
<正> 色彩管理是确保色彩精确复制的一种必要手段。色彩管理系统(CMS)是指能够实现设备的校正,建立色彩特性文件,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实现多种设备间色彩转换的相关软、硬件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印刷特性文件(ICC Profile),在多种设备间实现从扫描到显示,到打样、到印刷的色彩空间的统一。 颜色的概念 说到色彩管理,我们有必要了解颜色的含义。颜色是光源投射到物体表面,经反射之后进入人眼,  相似文献   

2.
色彩管理就是通过科学化及数字化的方法,校正各种设备,并将设备的色彩特性记录于“特征文件“中,从而在设备上得到可预知的色彩,将色彩重现于不同的输出环境下。色彩管理工作在确保整个印刷系统色彩传递一致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显示器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张晖 《广东印刷》2010,(4):19-21
<正>色彩管理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在色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原稿与显示器间的色彩匹配以及显示器与印刷品或打印机输出结果间的色彩匹配。在这两个环节中,显示器在整个色彩管理的过程中,都充当了极为重要的"桥梁",显示器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何明贵 《印刷杂志》2000,(11):18-20
<正> 我们为什么需要色彩管理?它是如何工作的?怎样获得好的效果? 色彩管理使得不同设备间进行图像复制、交换更简单,且效果提高,解决了没有两个设备能将同一幅图像的数字文件生成一模一样色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印刷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达到所见即所得,保证色彩复制结果稳定、准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任,印刷厂家进行色彩管理,可以节省大量原来因色彩不一致而导致返工的费用(如重新分色、制版),又可以减少印刷时间。色彩管理与过程控制,可以结束印刷过程中色彩的混乱状态,提供更可靠的彩色复制结果。1.色彩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为了得到精确的复制效果,色彩管理作为质量控制贯穿印刷全过程:从原稿开始,直到最后得到复制品。以丝印为例,包括显示器的校正,照排机的线性化,保持胶片生产过程状态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6.
高建波 《数码印刷》2009,(10):58-59
随着印前数字化流程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目前商业印刷厂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都是电子文件和客户自己输出的数码打样。很多情况下,印刷厂按照自己的正常生产流程往往会出现印刷机不能追到客户数码样的状况。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要从客户的电子文件入手.检查问题的所在,在印前制作和出版之前就应该进行色彩校正或者相关的色彩管理,使印刷追色有所保障。这里就将本人对印刷厂的一些色彩校正和色彩管理的方法和大家做简单交流。  相似文献   

7.
色彩管理是确保色彩精确复制的一种必要手段。管理系统(CMS)是指能够实现设备的校正,建立色彩特性文件,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实现多种设备间色彩转换的相关软、硬件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印刷特性文件(ICC Profile),在多种设备间实现从扫描到显示,到打样、到印刷的色彩空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影像地图集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图产品,它借助影像地图作为信息载体,呈现实际景物中的山脉、植被、公路、建筑房屋等地形和地理情况。影像地图集制版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影像地图集制版印刷后的色彩效果。因此影像地图集制版印刷生产中,影像图像从RGB到CMYK色彩模式转换、印刷色域屏幕软打样、印刷色域下的色彩校正、印刷色彩数码打样、印版输出网点控制、印刷生产色彩控制几个技术环节,成为影像地图集制版印刷中色彩管理技术的关注点,本文结合笔者的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影像地图集制版印刷生产流程中,从数据编辑到印刷生产不同阶段的色彩管理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宣柱香 《印刷杂志》1999,(11):24-26
<正> 一、关于电子印前系统中 的色彩管理 电子印前系统中的色彩管理内容可归纳为设备校准(Calibration)、特性描述(Charaterization)和色彩转换(Color Transfermation)三方面任务。色彩管理的目的是将不同设备之间的转换,不同颜色空间的转换统一起来,使图像的色彩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失真最小。为此,很多生产厂商和开发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色彩的管理涉及到众多的领域,这里仅就目前在电子印前系统中进行色彩管理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言,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管理方法;另一种是软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传玺 《印刷世界》2007,(10):24-26
广义上说,色彩失真指模拟再现的色彩与物体的色彩不一致的现象;在印刷领域中,色彩失真则是指印刷品不能真实再现原稿的颜色,印刷品色彩发生偏离原稿色彩的现象。通过对图像色彩进行分析和校正,可以弥补原稿的色彩缺陷,为印刷打下良好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包装印刷者和油墨制造者掌握好、运用好、调配好油墨色相,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油墨色彩调配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解答.  相似文献   

12.
王海文 《丝网印刷》2006,(11):25-26
现代色彩管理技术是保证颜色在各设备间正确传递转换的前提和根本,是高保真彩色印刷及跨媒体出版的品质保证。而其技术的核心是色域映射算法的合理性,从而使颜色的转换方式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研究色纺技术,基于色彩理论阐述了色纺纱和本色纺纱的质量和梳理的个性要求,从清的对象、混的要求、梳的效果解析了色纺产品特殊色彩风格的奥秘和色纺生产实践中诞生的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指出:研究色纺应将色彩知识与纺纱技术相结合,运用空间视觉混合等色彩理论解析色纺产品的色彩奥秘;色纺双梳、混梳等特殊工艺技术是在实践中诞生,其个性需求给纺纱设备、器材发展带来可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在图像的处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如何用表现能力有限的CMYK油墨,来表现各种不同原稿的颜色的问题。由于显示屏幕的颜色与印刷品的颜色存在明显的差别,即使进行了相当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从CMYK颜色模式形成颜色的原理来看,各通道中网点的呈现规律不同于RGB。RGB模式所表现的颜色色彩鲜艳。由于它是光的表现模式,在整个表现颜色的过程中可变因素较少,使得颜色成色有一定的规律可去寻找。RGB颜色模式所表现的颜色范围广阔。它主要是应用于显示屏上显示和彩色喷打,因此对颜色要求相对较低。而CMYK颜色模式由于其成…  相似文献   

15.
色标和颜色传感器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刃 《印刷杂志》2009,(7):42-4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印刷机械当中,使得印刷机械的速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其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如何正确地选用,将直接关系到印刷机械的速度和性能稳定性。为此,本刊裳划了一组有关印刷机械传感器选用方面的系列文章,内容包括双张检测传感器的选用、色标和颜色传感器的选用、前规和侧规传感器的选用、断纸检测传感器的选用等,将于近期陆续刊出,供印刷机械的研发设计人员和印刷设备的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思源 《数码印刷》2011,4(4):60-62
当今数码印刷行业迅猛发展,全国各个地区数码印刷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数码印刷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目前的营运状态,都在找寻突破自我瓶颈的方法,色彩管理技术也为更多数码印刷企业所关注,但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准备阶段,希望时美集团色彩管理实施能给其他同业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色彩管理中的颜色转换与颜色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今日印刷》2003,(12):39-41
对很多印刷商及其客户而言,商业印刷品的色彩不合格是导致他们赢利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个在行业内领先的邮购产品公司估计:返回产品中的30%是由于顾客对产品色彩不满意而造成的,因为产品色彩与客户在目录上看到的不一致。随着网络订购公司建立的商业网站的发展,该问题迅速蔓延到所有与图像传播相关的领域。 当印刷业中的色彩管理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华 《印刷杂志》2002,(9):56-60
影响彩报印刷色彩的因素 首先需要讨论彩报印刷的印刷条件对印刷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色彩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显示器的颜色计算和色彩管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分析彩色显示器呈色机制的基础上,推导出调整显示器和计算显示颜色的方法,并根据颜色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对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专色及专色油墨的调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色油墨(spot colour ink)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草绿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这些颜色不是靠CMYK四色叠印出来的,而是预先用三原色油墨调配好的。专色往往能印出一些CMYK四色印刷色域以外的颜色,可以弥补四色印刷的不足。另外采用同样颜色的满版专色(即专色实地)取代原色网点进行印刷,就容易得到理想的大面积色块。专色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准确性。每一种专色都有其本身固有的色相,所以它能够保证印刷中颜色的准确复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颜色复制准确性的问题。(2)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