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对健康成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与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表面的粘附作用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用经过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Ⅰ组)分别将20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稀释成0%、5%、10%、20%、30%和40%浓度亚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被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的血小板的百分数和血小板活性的变化,以判断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程度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同时与羟乙基淀粉130/0.4(Ⅱ组)相同稀释浓度亚组比较。结果被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百分数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减少作用也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而不同稀释浓度的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粘附与活性均无影响。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的10%以上稀释组对血小板表面过多的粘附可以通过阻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活性影响血小板功能,而羟乙基淀粉130/0.4不同的稀释浓度对血小板功能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胶体代血浆广泛用于围术期病人的液体治疗,但其增加出血的副作用使临床应用有所顾虑。有研究证实羟乙基淀粉能降低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明胶、羟乙基淀粉和缩合葡萄糖体外血液稀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尚未定论。本研究拟比较健康成人4%琥珀酰明胶(GF)、6%羟乙基淀粉(HES200/0.5/0.5)和12%缩合葡萄糖(PG)不同程度体外血液稀释时内源性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羟乙基淀粉对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羟乙基淀粉 (HES 2 0 0 / 0 5 )是一种主要成份为羟乙基淀粉 (HES)的胶体血浆代用品 ,临床上用来治疗和预防低血容量及休克 ,改善血液动力学、流变学及微循环[1] 。但6 %HES对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择期手术的病人输入 6 %HES后对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 6 %HES提供客观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病人 30例 ,随机分成两组 ,平衡液组 (n =15 )和 6 %HES组 (n =15 )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1~ 6 0岁 ,体重 49~ 87kg ,术前均未服用抗…  相似文献   

4.
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iution,AHH)作为一种血液保护、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省时、费用低廉、减少血液污染机会等特点而被推广应用^[1]。但不同种类的羟乙基淀粉(HES)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及体内降解速度的不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也不同^[2]。本文通过流式细胞术行血小板CD42b、CD41/CD61、CD62p、CD63检测,旨在观察HES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癌症患者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下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85岁,体重45~85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HES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5%~1.5%)维持麻醉,两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以10~15 ml·kg-1·h-1的速率经颈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生理盐水25 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完毕30 min、4 h时肘静脉抽血样,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Ⅷ因子和假性血友病因子(vWF),Sunoclot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玻璃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及血小板功能.结果 两组输注完30 min、4 h时Hb与Plt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输注前后PT、AFIT、FIB、血浆Ⅷ因子和vW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注前后gbACT、凝血速率及血小板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25 ml/kg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用于心肺转流(CPB)预充时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 60例先天性非紫绀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以6%羟乙基淀粉130/0.4预充,琥珀酰明胶组以4%琥珀酰明胶预充。手术室及ICU根据分组情况亦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于CPB前、给鱼精蛋白后、ICU6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于CPB前、CPB中、CPB后、ICU2h和6h测定胶体渗透压。结果给鱼精蛋白后和ICU6h,羟乙基淀粉组PF明显高于琥珀酰明胶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与4%琥珀酰明胶作为胶体预充液在心肺转流中使用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7.
背景羟乙基淀粉溶液(hydroxyethyl starch,HES)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因此诞生了对血块强度影响较小的快速降解羟乙基淀粉溶液。由于体外循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因此作者研究了心脏手术后给予这些类型的羟乙基淀粉溶液是否会产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45例择期接受心脏大手术的患者中比较了给予2种新型的快速降解的羟乙基淀粉溶液与人血白蛋白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住入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后,患者随机短时(70~240分钟)输注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溶液15ml/kg(6%HES200/0.5或6%HES130/0.4)或4%的人血白蛋白溶液。结果输注2种羟乙基淀粉溶液的研究组中的血栓弹性描记法检测结果显示:血块生成时间延长且最大血凝块强度降低,这种损害在完成输液2小时后的血栓形成描记中可部分恢复(使用InTEM和ExTEM凝血激活因子)。所有治疗组中,血小板在血块最大硬度中的作用均不受影响。羟乙基淀粉溶液不会引起纤维蛋白溶解。输注人血白蛋白组在血栓形成描记上无显著变化。研究中各组胸导管引流情况大致相同。结论心脏手术后短时间内输注迅速降解的羟乙基淀粉溶液对纤维蛋白的生成和血栓弹性描记中血凝块的强度有削弱作用。而本临床研究中,人血白蛋白不影响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 羟乙基淀粉对患者肾功能、 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和在危重患者预后方面的不良作用令人关注.目的 就羟乙基淀粉在危重患者使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 基于近期的文献报道,分别探讨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创伤、颅脑损伤、烧伤、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小儿、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危重患者的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病死率的影响.趋向 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顿挫性创伤、CPB下心脏手术和器官移植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羟乙基淀粉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预后.在颅内创伤、烧伤、小儿患者中羟乙基淀粉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后常以5%白蛋白扩容,但白蛋白有致敏和传播致病原的危险,而且价格较高,来源有限。6%羟乙基淀粉作为代血浆可以弥补白蛋白的不足,但文献报道大剂量羟乙基淀粉对凝血机制有影响。本文比较了不同剂量的羟乙基淀粉和白蛋白在小儿体外循环后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ES)作为新一代血浆代用品,具有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优点,在重症监护病房已广泛应用于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后等各种危重病人[1]。有文献报道HES由于其血液稀释效应对凝血机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常规实验室方法常难以发现[2,3]。Sonoclot分析仪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监测仪,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  相似文献   

11.
白蛋白、葡聚糖和羟乙基淀粉治疗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胶体是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体主要有白蛋白、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扩容作用以葡聚糖最明显,羟乙基淀粉次之,白蛋白较差;三者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葡聚糖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白蛋白次之,羟乙基淀粉发生率最低;对肺肾功能的影响以白蛋白最明显,葡聚糖次之。输入白蛋白还导致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下降,对抗感染及凝血不利,葡聚糖还会影响血型鉴定及凝血功能,而羟乙基淀粉对血液功能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蛋白葡聚糖和羟乙基淀粉治疗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输入胶体是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体主要有白蛋白、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扩容作用以葡聚糖最明显,羟乙基淀粉次之,白蛋白较差;三者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葡聚糖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白蛋白次之,羟乙基淀粉发生率最低;对肺肾功能的影响以白蛋白最明显,葡聚糖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术中容量替代治疗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顺序选取67例ASAⅠ~Ⅱ级择期普通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6%羟乙基淀粉130/0.4组(R1组,23例)和6%羟乙基淀粉200/0.5组(R2组,24例),林格溶液对照组(C组,20例),患者术前无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凝血功能各项检查正常,手术前2周未接受抗凝治疗,预计失血量超过400ml,观察其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期间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R1和R2组患者容量治疗中液体总输入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是容量替代治疗中有效的扩容剂,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可最低限度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羟乙基淀粉(200/O.5)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手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20例)及林格氏液组(20例),术中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及林格氏液1000ml,采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等,以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6%羟乙基淀粉组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40例患者术中未用异体血.结论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减轻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羟乙基淀粉是胶体血浆代用品,常用于低血容量及休克的防治,主要作用机理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和扩充有效血容量。此外,羟乙基淀粉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本文观察手术病人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比观察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ydroxyethel starch,200/0.5,FreseniusAG,Germany,HES)和4%琥珀酰明胶(4% succinylatedgelatin,G)用于扩容期间体外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手术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静脉输注10%羟乙基淀粉或复方乳酸钠溶液,用夹心法ELISA检测病人术前和术后血浆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阳性率。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血浆中sIL-2R,IL-6,IL-8,TNF-α的浓度和G-CSF阳性率均明显增加,但复方乳酸钠溶液组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羟乙基淀粉组。结论 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在儿科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6%羟乙基淀粉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对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0例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Ⅰ组,〈3岁,n=9)和儿童组(C组,3~12岁,n=11),术前用6%羟乙基淀粉10 ml/kg行高容性血液稀释,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比较各组输液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输液后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但血浆粘度无显著改变;两组病人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在输液后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在输液前后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输液后红细胞电泳指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病人血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输液后无显著变化;C组病人输液后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两组间各项指标相同时点比较虽有一定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用于1~12岁儿科病人进行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血液动力学,但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激活程度和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骨科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和乳酸钠林格溶液(LR)组,每组10例。于静脉麻醉诱导后以25ml/kg的剂量和30ml·kg~(-1)·h~(-1)的速率分别输入HES和LR。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诱导前(T_1)、AHH前(T_2)、输注开始后15min(T_3)、30min(T_4)和45min(T_5)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量。结果 HES组T_3、T_4和T_5的CD62P表达水平较T_1有显著性增高(P<0.05或0.01),较T_2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两组T_2的CD62P表达水平较T_1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的CD63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ES术前、术中行AHH能明显增强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促进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20.
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羟乙基淀粉治疗大鼠蛋白尿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蛋白尿大鼠动物模型,在静脉点滴6%羟乙基淀粉前后,通过大鼠输尿管插管收集肾后膀胱前尿液,测定尿蛋白分子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尿蛋白含量,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尿蛋白分子量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结果:羟乙基淀粉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尿蛋白电泳表明高、中分子蛋白条带数目和含量较治疗前显减少。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羟乙基淀粉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实验大鼠的蛋白尿,为探寻蛋白尿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