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在乳化桔子香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作为乳化桔子香精的乳化稳定剂,研究了相应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可用于桔子乳化香精中,添加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能制得较为稳定的乳化体系.优化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质量分数14%、取代度0.017、桔子香精质量分数6.5%、均浆温度为20℃、均浆时间为5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化香精,稀释后仍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体系pH值、反应时间和淀粉乳浓度对取代度的影响,得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体系pH值8.5、反应时间3h、淀粉乳浓度40%.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在1 570.06cm^-1和1 726.34cm^-1处出现RCOO-和〉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上引入了酯基和羧酸基.  相似文献   

3.
微波有机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在乙醇介质中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以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着重讨论了乙醇、OSA、NaOH用量、淀粉含水量以及辐射时间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裹粉配方在油炸鸡块中的应用,将面粉、木薯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不同质量比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物分别作为油炸鸡块的裹粉,对裹粉的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和流变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物作为裹粉时,比面粉、木薯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裹粉时的冻融稳定性、表观黏度和凝胶特性强。当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物质量比为9.5∶0.5时,裹粉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最小的崩解值,表明其热稳定性最好,适合应用到油炸鸡块产品中。  相似文献   

5.
以C13-C14的内烯烃和顺丁烯二酸酐制备烯基琥珀酸酐为探针反应,利用碳基萘磺酸催化合成了烯基琥珀酸酐,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利用气相色谱对产品的产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烯基琥珀酸酐的合成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在碳基萘磺酸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为250℃情况下,反应操作的最佳条件是: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醚化和酯化双重作用,制备羧甲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衍生物(OSCMS).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甲醇浓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对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制备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流变性质(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淀粉糊的流变性质随质量浓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月见草油为芯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SSOS包裹月见草油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SSO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探讨了月见草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SSOS取代度0.117,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1.4∶1,乳化搅拌速度600 r/min,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为56.9μm,包封率为98.72%.  相似文献   

9.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添加在食品体系中,可以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口感和质构。研究了SSDS的乳化性质、流变性质及凝沉性质等,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正确指导加工过程。结果表明SSDS乳化能力强,而且乳化稳定性比较好;SSDS糊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糊的凝沉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
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在微胶囊化桔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种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CAPSUL和N—LOK的酯化度,分别为0.104,0.063,0.059;随着酯化度的增大,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的粘度降低,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增加.分别以HI-CAP100、CAPSUL和N—LOK作为壁材制备了微胶囊化桔油,结果表明:以酯化度最大的HI—CAP100为壁材的微胶囊化桔油具有最高的效率和保留率,HI—CAP100可作为包埋桔油的优选壁材。  相似文献   

11.
硅酸钠-丙烯酸共聚物复合无磷助洗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马来酸酐和丙烯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出了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无机-有机复合无磷助洗剂,研究了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的聚合工艺及原料配比等对助洗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两种液体洗涤剂的制备方法(A型和B型)。A型用于洗涤各种织物。B型用于洗涤各种餐具。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AA)、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MDO)为共聚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绿色环保型高分子助洗剂.考察了反应时间、MDO含量、引发剂含量、聚合反应温度等对共聚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P(AA-co-MDO)共聚物具有优良、可控的助洗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钙螯合力可达到531.32 mg(CaCO3)·g-1,碳酸钙分散力133.03 mg(CaCO3)·g-1,28 d的生物降解率为62.1%.  相似文献   

14.
对顺酐加氢产物精制丁二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蒸馏压力、蒸馏温度及回流比对减压蒸馏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水解时间、水与酸酐物质的量比对水解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结晶温度对结晶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顺酐加氢产物减压蒸馏后水解结晶精制丁二酸的方法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减压蒸馏温度为75~85℃,蒸馏压力为200~300Pa,水解温度为100℃,水与丁二酸酐物质的量比为4~5,水解时间为2h的条件下,得到的丁二酸产品收率≥70%,纯度≥99.5%。  相似文献   

15.
以顺酐和氢气为原料,以活性炭负载金属为催化剂,在加氢溶剂存在下,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考察了顺酐质量分数、氢分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加氢反应效果的影响。在加氢溶剂存在下,顺酐质量分数30%,氢分压3.0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3h,搅拌速率200~250r/min的反应条件下,顺酐转化率在99%以上,丁二酸酐选择性大于90%,丁二酸酐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6.
以马来酸酐和十二胺为原料,利用酸酐的氨解反应,合成了马来酸衍生物,这种衍生物是同时具有羧基和酰胺基团的长链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利用^1H-NMR和^13C-NM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合。通过加热溶解-冷却静置以及倒置法测试了其凝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可在多种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并且具有热可逆性。同时研究了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在凝胶中可能的自组装形式,初步提出了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在胶凝化过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促进剂的单挂无灰剂的合成工艺,并考察了配料比、反应时间、热储存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及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该工艺对原料多烯多五胺及烯酐的适应性,并与原无溶剂无促进剂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加促进剂工艺较原工艺稳定可靠,所得小试产品质量好,其理化指标及低温分散性与国外同类剂OLOA-1200相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的洗涤数据,表明SDS/正丁醇/癸烷/水体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比例为2.626(物质的量的比).在制定微乳配方时,保持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恒定,制备数个O/W型微乳用于洗涤.加入电解质对该微乳体系洗涤的影响是低温下可提高洗涤效果,高温下反而使洗涤效果变差,延长洗涤时间与升高温度的效果一致.实验还表明实验中制得的微乳比SDS水溶液洗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实际使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9.
对C5石油树脂合成过程中催化剂脱除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碱洗、水洗、铵洗和醇洗等几种催化剂脱除方法的考察比较,确定最佳脱活剂,并对最佳脱活剂的浓度、用量进行了考察.此外,该文还对复配型的脱活剂进行了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20.
以二甲苯作溶剂、三乙胺作催化剂,通过琥珀酸酐改性麦草浆(WSP),制备出一种新型吸附剂S-WSP。通过红外光谱对S-WSP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该酯化反应在异相催化条件下能够顺利进行。S-WSP的羧酸基团与NaOH溶液作用去质子化可成功获得NaS-WSP。NaS-WSP悬浮在水溶液中吸附Cd2+,最大吸附量可达105.7mg/g,其动力学过程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由于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竞争质子,该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pH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