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河流环境系统信息的未确知性,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的水质模型。该模型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进行了含有两个未确知参数的水质计算,不仅可以得到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分布区间及其相应的可信度值,而且可以进行水质风险超标分析。实例研究表明,建立的未确知信息的水质模型是可靠的,可以用于河流水质治理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和水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水质模型在城市河流水质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城市景观河流受沿河排水污染,水质波动较大,建立了内嵌神经网络的一维不确定性水质模型,利用改进适应度函数的遗传算法,优化水质模型的参数解。经实例验证,不确定性水质模型拟合的精度更高,对排入污染物的波动更敏感,其对景观河流水质预测的平均准确度基本在80%以上,普遍高于确定性水质模型,尤其是在靠近污染源的监测断面,其不确定性水质模型预测优势更加明显,更能适应变化的景观河流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流环境系统信息的未确知性,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的水质模型。该模型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进行了含有两个未确知参数的水质计算,不仅可以得到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分布区间及其相应的可信度值,而且可以进行水质风险超标分析。实例研究表明,建立的未确知信息的水质模型是可靠的,可以用于河流水质治理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和水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4.
对平原地区感潮河流的水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1D水动力学和水质的联合模型,分析感潮河流的水位和水质浓度随潮汐变化情况。水动力学模型采用Preismann隐格式离散,水质模型对流项采用迎风格式。模型结果较好.可以用于预测感潮河流的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水质模型分析预测大同盆地大规模农业洗盐工程对桑干河及册田水库水质的影响。文中重点介绍了水质模型的建立,求解及有关参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河流水质模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于水环境系统的随机性、模糊性,以及数据信息的不足和不精确性,将河流水体支撑能力和污染负荷水平表示为三角模糊数,构建了度量河流水质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在定义三角模糊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将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参数模糊化,建立了模糊水质模拟模型。根据水质模拟结果,运用模糊风险评价模型对控制断面水质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于河流水质模拟与风险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空间分析研究了玄武湖各水质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借助于GM(1,N)群模型,建立了玄武湖灰色动态模型并对水质因子作了趋势预测。该项研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水质建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钱塘江水质指标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掌握钱塘江水质未来的变化情况以及预防污染事件的发生,建立了一个水质指标预测模型.利用钱塘江某行政交界断面的水质指标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选取了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9项指标作为预测参数,运用Levenberg-Marguardt优化算法对学习样本进行优化,建立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钱塘江水质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速度快,对大部分水质指标能够得到较好的预测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6%.此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水质指标的预测和水质趋势的预警预报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流域水量水质耦合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研究中缺乏对水质因素的充分考虑.选取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汉江中下游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依据流域产流、产污的特征,考虑水系的特征和完整性以及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状况,兼顾行政区划的完整,结合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将研究区域按河道内外划分为若干个河段和箱体.箱体内产流利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产污考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建立箱体水量水质模型;河道内采用水动力学水质一维河网模型,计算河道水质输移转化.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水资源系统水量和水质变化,为拟定和优化水资源供给配置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小清河感潮段的一维河口有限段水质模型,并运用该水质模型预测了拟建的东营乙烯工程对小清河感潮段的水质影响,所获得的预测结论为有关部门确定东营乙烯工程废水的排放去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考虑到TOPSIS法在进行综合评价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运用垂直距离来代替欧氏距离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并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水质评价模型.结合邯郸市地下水水质评价进行了应用,表明其计算简便,思路清晰,结果令人满意,适合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模糊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模糊子集合描述河流水质模型参数估计的真实性、安全性和风险性,提出了在“真实”准则,“真实-安全”准则和“真实-风险”准则下的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模糊估计的方法,并给出了O'coonor水质模型参数模糊估计的算例。本文的研究在河流水质预测与规划中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模预测超滤膜净化松花江水膜通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松花江水,生产饮用水,研究对比膜进水浊度、操作压力、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膜通量.结果超滤膜通量随着膜进水的温度降低而降低,且与原水浊度的对数成反比,增加膜操作压力会提高膜通量,并构建了预测膜通量的数学表达式.结论对于不同的操作压力、温度和膜进水浊度等,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膜通量。其对净水工艺设计膜面积的确定、水泵动力的选择等对提高膜通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大型液压设备中,一水平安置的增速组合液压缸速度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所采取的包括关动连接在内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水库水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水位、水温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模拟水库水质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的溶解氧浓度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溶解氧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整体吻合较好,基本能够反映水库中的溶解氧分布特性.对该水库水体中的饱和溶解氧率的计算分析表明,水库水体2007年全年的饱和溶解氧率多在90%以上,水体总体质量较好.在3-5月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由于浮游植物生长旺盛,过饱和情况较为明显.而在夏季(6-9月),由于气温高,水体复氧能力较弱,同时同时期上游来水丰沛,随地表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也增加了水体的耗氧量,致使这一时期的溶解氧浓度较低,因此水库溶解氧受上游来流及气温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着重对GIS与水质模型集成开发的过程及可行性给予探讨,以期利用GIS所特有的空间数据分析及地图输出功能,缩短模型建模周期,提高模型精度,实现模拟结果可视化,提供水环境决策依据,为水环境容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打好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某水厂微污染水源水强化混凝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传统净水工艺下的处理出水水质,通过对水厂原水的烧 杯混凝试验,采用多种混凝剂,以及投加助凝剂,改变水力条件等,取得了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操作条件。试验发现,增加投药量,有机物的去除率伴随浊度去除率的提高而提高。投放助 凝剂可得同样效果,并可使药耗降低。pH值的降低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但生产上不易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传统净水工艺下的处理出水水质,通过对水厂原水的烧杯混凝试验,采用多种混凝剂,以及投加助凝剂,改变水力条件等,取得了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操作条件。试验发现,增加投药量,有机物的去除率伴随浊度去除率的提高而提高。投放助凝剂可得同样效果,并可使药耗降低。pH值的降低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但生产上不易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综合表征供水管网中余氯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对水质的影响,建立THMs中不同组分的服务水平表达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和连乘3种表达式建立关联余氯及THMs服务水平的水质服务水平表达式.为了优化管网二次加氯时的加氯费用,提出考虑加氯点建设费用和基于加氯质量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消耗量的加氯费用表达式.采用Net3管网模拟余氯衰减和THMs生成,优化算法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将计算得到的Pareto前沿面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加权平均表达式为关联余氯和THMs服务水平的最优方式.随着二次加氯点数量的增加,水质服务水平的最大值增加,较高水质服务水平时的加氯费用降低.管壁余氯衰减系数对Pareto前沿面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加氯点数量、基于余氯消耗的THMs生成比例系数和出厂水THMs质量浓度,出厂水最小余氯质量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巢湖是合肥市主要供水水源,文中提出了在巢湖中筑一湖中长堤用以治理巢湖水质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