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皂荚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索皂荚多糖提取过程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皂荚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荚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50℃回流提取70min,提取两次,多糖提取率为35.46%。抗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皂荚多糖有较强的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其IC50为0.6379mg/mL,但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较弱,其IC50为7.5758mg/mL。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皂荚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皂荚叶多糖,利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和回流温度对皂荚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模型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超氧阴离子(O2-·)活性和油脂抗氧化实验几个方面评价皂荚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皂荚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100%,料液比为1:35 (g/mL),回流时间为100 min,回流温度为70 ℃。皂荚叶多糖提取液对 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54 mg/mL,证明了皂荚叶多糖对于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对照实验证实皂荚叶多糖对于超氧阴离子(O2-·)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并对油脂也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碱度、光照和金属离子Cu2+、Al3+对皂荚叶多糖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金属离子Na+、K+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洋参果实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西洋参果多糖是否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新鲜的西洋参果实为原料,采用了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16 g/mL,此时的多糖得率为29.47%±0.65%,与模型预测值相当。在以下三方面考察了西洋参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多糖浓度为3.4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5.14%±0.65%,IC50值为0.71 mg/mL;多糖浓度为3.4 mg/mL时,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1.82%±1.43%,IC50值为0.87 mg/mL;多糖的浓度为1.0 mg/mL时,其总还原力达到了0.730,并且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随西洋参果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抗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西洋参果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以为西洋参果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龙葵果多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料液比对龙葵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Design-Expert8.0.6建立数学模型,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并对龙葵果多糖进行了抗氧化的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龙葵果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5 h、乙醇浓度94%、料液比1:20 g/mL,此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其龙葵果中多糖得率为4.07 mg/g。在抗氧化实验中,龙葵果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OH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别为65.43 μg/mL和0.33 mg/mL。  相似文献   

5.
高洁  董文宾  王勇  王燕 《食品与机械》2017,33(3):145-149,206
以山皂荚多糖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了山皂荚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滤纸片扩散法对所提多糖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山皂荚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501(mL/g),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80min,山皂荚多糖的得率可达(31.52±0.54)%;山皂荚多糖溶液浓度为100mg/mL时,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山皂荚多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50,50,25,50mg/mL。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红枣干粉为原料,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红枣粗多糖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表明:红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7h。红枣粗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77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1.89mg/mL,清除H2O2的IC50为9.49mg/mL。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松乳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方法,以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之上,利用Box-Benhnke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松乳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2.8 ℃、提取时间1.6 h、料液比1:28 (g:mL)和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松乳菇多糖得率预测值为10.60%,实测值为10.41%,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79%,说明优化工艺可行。松乳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855,1.147,1.126 mg/mL;但与维生素C比较,其抗氧化活性较弱。热水浸提法提取松乳菇多糖高效、简单、低成本,可用作松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松乳菇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洋参花多糖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西洋参花为原料,考察提取电压、液料比、提取时间对西洋参花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西洋参花多糖闪式提取工艺。通过测定西洋参花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总还原力,考察西洋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实验得到西洋参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电压:130 V,液料比:30:1 mL/g,提取时间:100 s。在此条件下,西洋参花多糖得率为11.12%±0.23%,与模型预测值相当;西洋参花多糖体外抗氧化显示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34、1.42 mg/mL,且具有一定还原力。表明西洋参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结论:本实验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可用于西洋参花多糖的提取。西洋参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可为西洋参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法提取决明子粗多糖的工艺,并研究决明子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液料比及酶解pH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大小为指标考察决明子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决明子粗多糖最佳工艺为酶用量1.4%、酶解时间50 min、液料比24:1 mL/g、酶解pH5.4、酶解温度48℃,此条件下决明子多糖得率为11.67%,与回归模型的理论预测值11.91%误差小于5%。决明子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25 mg/mL和0.894 mg/mL。结论:纤维素酶法可显著提高决明子粗多糖得率,工艺简便可行,获得的决明子粗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优化金花葵干花苞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的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对多糖官能团和外貌进行分析,并检测了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金花葵的干花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 h和料液比1:50 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7.23%±0.19%,多糖含量为27.87%±0.60%。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0.97:1:0.23:0.05:0.43。表面呈不规则片状,并且证明具有糖醛酸、吡喃糖环官能团。此外,提取的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对自由基半数抑制对应浓度(IC50)分别为1.22、4.43 mg/mL,表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金花葵花苞中多糖的化学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黄花菜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黄花菜多糖工艺,同时测定黄花菜粗多糖对·O2-、·OH以及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高压矩形脉冲电场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9 ℃,超声功率700 W,电场电压 14 kV,得到的黄花菜多糖得率为10.03%,此结果接近预测得率,表明提取工艺是可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菜粗多糖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当黄花菜粗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对·O2-、·OH以及DPPH·的清除能率分别可达到66.93%、70.61%、49.28%。本研究为黄花菜多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甘薯渣粗多糖,经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酶法脱蛋白、H2O2法脱色和Superose 1210/300 GL凝胶柱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甘薯渣多糖.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薯渣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甘薯渣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以及...  相似文献   

13.
以陕产瞿麦挥发油得率作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出了微波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46℃,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挥发油得率达3.19%±0.46%,与模型预测值3.27%基本相符,说明该模型合理可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微波法提取的挥发油和同等条件下超声法(功率120 W)提取的挥发油对DPPH·和O2-·清除能力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微波法和超声法提取的挥发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82、0.73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68、0.81 mg/mL,说明陕产瞿麦中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鸡骨草有效成分多糖的最佳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鸡骨草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DPPH·和·OH清除能力体系评价鸡骨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3:1 mL/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60 min,酶添加量12.8 mg/mL,酶解温度50 ℃,pH5.0,在此条件下鸡骨草多糖得率为8.15%,与理论值8.34%相对误差小于5%。酶添加量对多糖得率影响最大,液料比、酶解时间次之,酶解温度影响最小。鸡骨草多糖对DPPH·和·OH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91、1.926 mg/mL,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鸡骨草多糖纤维素酶酶法提取工艺方便可行,酶解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皂角米为原料,研究皂角米多糖的提取动力学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皂角米多糖的提取动力学模型,采用红外光谱对皂角米多糖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测定皂角米多糖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裂褶菌胞内多糖得率,并研究裂褶菌多糖纯化组分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取超声波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表征、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裂褶菌胞内粗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 ℃,水料比30:1,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30 W,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得率达到了18.14%±0.33%。纯化多糖组分NSPG-1为β型吡喃糖,分子量为1.05×106 Da,NSPG-1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97、1.07和11.41 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值分别为7.56、12.54和10.42 mg/mL。本研究结果为裂褶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传统炮制甘草为原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浴提取法,以粉碎粒径、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进行试验设计和曲面响应法对最佳甘草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构建预测模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甘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径127 μm,液料比19.32 mL/g,超声温度65 ℃,超声时间30.2 min,多糖得率为10.867%。甘草粗提取物对DPPH·和ABTS+·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两种不同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多糖提取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量效关系,其IC50值分别2.80 mg/mL和1.96 mg/mL。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对甘草多糖得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为甘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优化咖啡花多糖(ACP)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咖啡花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功率、浸泡时间和醇沉浓度6个工艺条件对咖啡花多糖得率影响的考察,选取了影响较大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3个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再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FRAP法评...  相似文献   

19.
杜丽娟  苏秀芳  梁翠君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1):221-225,233
本文以樱花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樱花叶总黄酮,确定樱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探究。樱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 g/mL,超声功率50 W,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50 min,此条件下,樱花叶总黄酮的得率高达14.74%。樱花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樱花叶总黄酮提取液的质量浓度越大,对·OH、DPPH·以及NaNO2的清除能力就越强。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对·OH的清除能力为79.12%,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94.60%,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对NaNO2的清除能力为66.55%。由此可见,樱花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研究开发樱花叶总黄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桑葚多糖超声提取工艺、树脂脱色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桑葚粗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的影响;以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考察脱色时间、多糖溶液浓度、脱色温度的影响;通过ABTS法、DPPH法、邻二氮菲法、邻苯三酚法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桑葚多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温度50 ℃、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70 min、超声功率500 W,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59%±0.25%;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的最佳工艺为:脱色时间5 h、桑葚粗多糖溶液浓度4 mg/mL、脱色温度25 ℃,该条件下脱色率为62.34%±1.27%;桑葚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4、0.68、0.19和3.14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