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务损失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风热侵袭型引起的咱力损失以轻,中度为主;气滞血辨型听力损失以重度为主;痰火郁结型和肾精亏损型听力损失以中重度为主;而脾胃虚弱型临床很少见。分析认为,突发性耳垄听务损失程度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了中医辨证分型与宫腔镜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5例肾阴虚,肾阳虚,肝郁型,痰湿型及血瘀型妇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观察,结果:发现各型患者宫脸形态呈多种改变,但同一病例中存在着某一特征为主的形态改变,结论:宫腔形态变倾的中医辨证分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亚临床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新药(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27例EH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肾功能联检(血、尿β2-MG,尿ALB和IgG),并以健康人50例作对照.结果: ①轻、中及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指标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程<5年的早期肾功能指标与>5年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中医辨证分型以阴虚阳亢证最多,其中肝火亢盛证肾损害较轻,阴虚阳亢证肾损害有加重趋势,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肾损害进一步加重.结论:中医证候和EH早期肾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着客观化指标的区别,肾功能联检对高血压并发早期肾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中医分型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诊的EH患者100例,综合中医四诊资料,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个基本证型,另外选取同期就诊的非高血压的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酶法检测EH及非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两组血尿酸发生率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 0. 05);且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血尿酸水平存在差异,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 0. 05),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P 0. 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酸升高者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增加,而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24~72h内进行头颅MRI扫描,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观察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1.MRI发现病灶197个;2.所有分型中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的分布较多,顶叶次之,在豆状核部位分布较少;3.阴虚阳亢、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型均以表现为小片状病灶为主,而痰热腑实证则以大片状病灶表现为主。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m影像的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EH)的中医辨证特征。方法观察186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对比总结其中医辨证在不同年龄、病程、病理分型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肾虚和脾虚为本病各年龄段及病程在1~10年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辨证类型,各证型分布依次为肾虚型脾虚型血瘀型痰湿型血热型。虚证和寒证是EH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病程在1~5年、6~10年和10年的患者中亦均以寒证及虚证多见。病理类型中以单纯型增生的患者辨证为肾虚证多见。结论临床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EH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其副作用小,治疗期间无须避孕,而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血压病 (EH)宏观辨证迄今尚未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观化研究的进展。鉴于人们已认识到 EH的辨证现代化研究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一项重要内容 ,加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影像学等先进方法广泛运用 ,故文献中已有不少具有一定价值的关于这方面研究报道 ,现综合如下。1  EH分期及血压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1.1 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 早期顾氏等 [1 ]对 12 6例EH研究指出 ,肝阳上亢、痰浊中阻两型与 EH 期大致吻合 ;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分别与 、 期大致吻合。张氏等 [2 ]对 6 9例研究发现 , 期以阴虚证和阴虚阳亢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10年来关于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现代检测指标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概括,认为目前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为规范化、客观化辨证分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但仍存在着分型复杂、诊断标准不一、主观性较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病理组织学类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相关(P〈0.001),中分化腺癌以脾肾阳虚型为主;低分化腺癌以肝肾阴虚型为主;乳头状腺癌及粘液腺癌以气血两虚型为主。早期实证多于虚证,晚期虚证多于实证。结论: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血浆AⅡ、CGRP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降低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方法检测132例不同证型的EH患者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AⅡ、CGRP水平。结果:血浆AⅡ水平在肝阳上亢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阴虚阳亢组明显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在肝肾阳虚,阴阳两虚组及挟痰瘀,挟风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Ⅱ、CGRP水平测定,有希望成为EH阴阳失调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制定标准化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20例LN住院患者,对其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之间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医学专业知识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N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为主,LN中医辨证分型与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与血肌酐、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无相关性。结论:LN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病理、ERCP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结果:66例梗阻性黄疸病例中,中医辨证分型阳黄30例,主要以结石、炎症、先天囊肿为主;阴黄36例,主要以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为主;阴黄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以中、重度扩张为主,占88.9%(32/36),阳黄以轻中度扩张为主,占86.7%(26/30);阴黄扩张胆管形态以软藤征为主,占72.2%(26/36);阳黄以枯枝征为主,占73.3%(22/30)。结论:MRCP征象与黄疸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高场强MRCP可为梗阻性黄疸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绿凤  段娜  杨丽  宋纯东 《中医学报》2020,35(7):1444-1448
中医从痰瘀论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以扶正祛邪、化痰活血、健脾益肾为主要治则,通过辨证论治组成中药配方,在病变的早期阶段利湿化痰为主,中期理气化痰活血为主,后期温补脾肾、调和阴阳为主,可改善患者血脂、体质量、血糖等水平,减轻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复发率。但目前研究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②目前各个医家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辨证依据和辨证分型不一致,缺乏证候学、体质学和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③临床科研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④已有研究表明瘦素、食欲素A、炎症因子等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但缺乏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干预性生物学研究。因此,对症状、证候进行规范,把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分阶段辨证分型治疗,加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性生物学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2位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冠脉造影及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辨证分型以痰浊壅塞型、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为主,将3组罪犯血管支数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TG、CHOL、LDL-C较高、HDL-C较低,与痰浊壅塞型关系较密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罪犯血管支数及血脂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使得中医辨证分型更趋客观化,同时借助这种相关性,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对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1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与肾活检病理类型有一定内在联系.中医辨证以气虚为主的证型,其病理损害较阴虚为主或气阴两虚证型轻.认为临床应重视气虚、气阴两虚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期刊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8月9日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最终纳入相关文献159篇(单纯辨证分型文献111篇,辨证分型结合疾病分期文献48篇),分别统计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结果单纯辨证分型中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脾;病性以虚证为主,阴虚所占比例最高。结合疾病分期辨证分型中前期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脾、肝,病性以阴虚为主;中期病位在肾、脾,病性以阳虚、气虚、阴虚并存;晚期病位在肾、脾,病性以阴阳两虚为主。结论通过文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利于统一及标准化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对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其完整临床资料为研究依据,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后采取对症治疗。结果: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共138例,辨证分型以肝胃气滞型为主,共100例(占72.5%);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共62例,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和胃阴不足型为主(各占40.3%和32.3%)。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通过清脾泻热、健脾和中、疏肝理气、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中医治则治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价等标准不尽统一,不利于科研和药物评价。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及评价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头痛证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检查结果关系进行探讨。在400例头痛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脑电地形图检查呈异常表现,占总人数的4275%,其中以肝阳上亢、痰浊上扰型更为多见,占异常总数的76%。以δ、θ功率增多及对称性异常,分布异常表现为主。从以上分析来看,尝试以中医的辨证分型除传统的理论以外,给予一些客观的指标,为丰富中医的辨证分型理论,提供参考,使治疗更加有针时性,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中医辨证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大肠癌中医辨证施治规律、便于规范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就近3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病因中正虚是以脾虚、肾虚为主,邪实以热毒、瘀血、湿热为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证、瘀毒证;结论:大肠癌的中医辨证施治是有规律可循,但目前的文献报道难以反应中医辨证治疗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