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如皋市"十一五"期间的常规噪声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2006~2010年如皋市城区噪声监测结果及有关资料,对如皋市城区噪声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与消弱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指出了整治城市噪声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利用科技、法律手段来改善城市声环境。  相似文献   

2.
依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噪声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了贵州省城市声环境污染程度、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功能区点次达标率有所上升。但监测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仍不可忽视,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采取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城市声环境持续改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奉军 《绿色科技》2019,(2):102-103
指出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噪声污染问题。如何做好噪声污染的检测和治理工作,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内涵和成因,探讨了噪声污染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技术和解决噪声问题的现代化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倩 《绿色科技》2023,(4):162-167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的公众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排在第二位。如何治理噪声污染,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问题,保证城市宁静宜居的生活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十三五”期间的常规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声环境状况、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5年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声环境等效声级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质量等级均保持在二级(较好)水平;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等效声级质量等级均保持在一级(好)水平;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声环境夜间超标率较高,特别是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污染严重。为此,提出了建议:管理部门优化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点位,积极推进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保证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主要污染种类之一,被称为人类的"隐形杀手"。大学校园绿地属于特殊的专用绿地之一,其对噪声的反射、吸收、折射等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的强度。文中利用通过HS5660D型精密噪声频谱分析仪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24小时观测的数据,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噪音标准值,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不同区段的环境噪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分析不同绿地的减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吕志超 《绿色科技》2013,(5):237-238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等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针对建筑施工噪声环境污染的特点,提出了施工噪声环境监理的策略,以减少施工噪声造成的扰民问题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锦州市"十二五"期间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和城市区域噪声监测的现状,分析了锦州市近5年来的噪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罗克菊  刘美玲  金超 《绿色科技》2023,(14):169-173+178
依据重庆市北碚区2020~2022年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声环境现状,分析了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环境噪声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0~2022年,重庆市北碚区区域环境噪声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且网格噪声达标率为100%,噪声水平为二级,评价等级为较好;功能区环境噪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1类功能区监测点的超标率高于2类功能区监测点位,同时夜间噪声比昼间噪声污染严重。根据监测结果的分析对比,从布局、源头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华炜 《森林工程》2013,(3):105-107,122
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通畅的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交通主干道两侧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全新的监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交通噪声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安阳市“十三五”期间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势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安阳市城区道路声环境质量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声环境质量变化平稳,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中除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余均变化稳定。分析了不同噪声源污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为安阳市“十四五”规划中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天津市津南区近几年来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噪声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分析了现有功能区噪声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功能区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以减少功能区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减小噪声污染,营造良好的声环境,结合深圳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噪声监测技术。使用结果表明:噪声地图技术能为管理部门开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噪声识别模型,可得出基于声识别的噪声评价方法。噪声地图、声识别等技术也能有效地指导城市声环境建设,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掌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声环境质量。通过对嘉兴市区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与分析,评价了嘉兴市区环境噪声现状,结果表明:嘉兴市区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水平为二级,等级评价为较好,同时从声级分布情况和不同声源类型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华 《绿色科技》2013,(8):259-261
指出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工具的急剧增加,城市噪声污染已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防噪隔声屏是目前控制噪声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分析了城市防噪隔声屏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了防噪隔声屏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车辆不断增加,交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为明确城市绿地的减噪效果,采用HS-5633型噪声测试仪测量沈阳市6块绿地的噪声值。结果表明,6块绿地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可达2 dB以上。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绿地对交通噪声的衰减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监测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环境噪声和校园外道路交通噪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噪声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评价及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内外环境昼夜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夜间较昼间更为突出,校园外部环境噪声大于内部,校园内部以学生生活区慧园最为显著。据此,就校园环境噪声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宿州市近年来机动车辆保有量与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的现状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其防治原则,并提出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歌 《绿色科技》2012,(10):176-177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设等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有很多城市没有意识到噪声污染的严重性,即使是制定了噪声控制标准的城市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执行。对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城市噪声控制标准提出了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收集天津市津南区近几年来城市交通噪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车流量、车型占比、路段占比等情况,分析了现有道路交通噪声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噪声污染不容忽视 环境噪声是当今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超标的城市达71.4%,全国约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