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方法】采用原代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方法建立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结果】星形胶质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可提高血脑屏障特异性酶——γ-谷胺酰胺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提高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间电阻。【结论】成功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体外模型,而且较单层内皮细胞模型更接近在体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纤维状Aβ1-42介导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损伤的影响。方法:(1)利用MTT法检测芍药苷对Aβ1-42介导的b End.3细胞活力的影响;(2)利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原代提取的星形胶质细胞;(3)利用b End.3细胞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体外非接触式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测定各组透过共培养模型的荧光素钠强度,评价芍药苷对纤维状Aβ1-42介导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b End.3细胞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中剂量组的保护作用与芍药苷浓度成正相关,而高剂量组有所下降;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对Aβ1-42诱导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乐裕  刘晨阳  于顾然 《中草药》2018,49(17):4099-4105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纤维状Aβ_(1-42)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Aβ_(1-42)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和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非接触式共培养BBB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30μmol/L)及黄芪甲苷低、高剂量(50、200μmol/L)组;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黄芪甲苷对Aβ_(1-42)诱导的b End.3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检测荧光素钠透过体外BBB模型的量鉴定BBB的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执行蛋白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半胱天冬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以及BBB内皮细胞间相关连接蛋白细胞质透明带蛋白-1(ZO-1)、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b End.3细胞活性(P0.001),且保护作用与黄芪甲苷浓度呈正相关;荧光素钠通透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黄芪甲苷预处理可显著降低BBB的通透性(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预处理后,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显著降低,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01)。结论黄芪甲苷可能是通过抑制Aβ_(1-42)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的凋亡及增加其连接蛋白表达而发挥BBB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对淀粉样蛋白(Aβ_(1-42))介导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体外模型损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Hyp干预纤维状Aβ_(1-42)介导的b End.3细胞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BBB体外共培养模型的损伤,通过检测各培养组荧光素钠的通透性,比较各组BBB渗透性的变化,评价Hyp对Aβ_(1-42)介导的BBB的通透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yp对Aβ_(1-42)介导的b End.3细胞损伤的细胞活力影响;再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初步探索其保护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yp低、中、高浓度组均能降低BBB的通透性(P0.05,P0.01);Hyp中、高浓度组能显著提高b End.3细胞活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Hyp预处理的组别中,Bax/Bcl-2,cleave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3的及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p通过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纤维状Aβ_(1-42)诱导的BBB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表达的影响,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对因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ZO-1蛋白表达。结果 Aβ42刺激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P0.01),ZO-1蛋白表达被抑制(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增加,其中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增加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O-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Aβ42所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恢复血脑屏障的部分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郭虹  史芳  王少峡  李美娇  刘青青  胡利民 《中草药》2013,44(16):2278-2281
目的 研究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缺氧诱导损伤.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的荧光强度,观察其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基因表达的影响,Cell-Based ELISA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中ZO-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氧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FITC-葡聚糖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千叶素A能明显拮抗缺氧造成的上述损伤.结论 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体外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影响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培养第3代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以及黄连素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后,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再加入Aβ25-35。检测各组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及SOD、MDA水平。结果:Aβ25-35浓度为20μmol/L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率最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IL-1β、IL-6、TNF-α蛋白分泌及其mRNA表达增多,伴随着MDA水平上升,SOD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的IL-1β、IL-6、TNF-α蛋白分泌及其mRNA表达减少,伴随着MDA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尤以黄连素高剂量组疗效最好。结论:黄连素可降低Aβ25-35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并减少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条件培养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活性和血脑屏障特征性酶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激活、激活合并通络救脑注射液处理、损伤、损伤合并通络救脑注射液处理5种不同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作用于拟缺血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微量酶标仪法和上机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的活性。结果: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提高受损内皮细胞活性,诱导AKP、γ-GT活性增强,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上述作用下降,而损伤后的星胶条件培养液对受损内皮细胞几乎无作用。通络救脑注射液作用于激活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后,其条件培养液提高内皮细胞活性和AKP、γ-GT活性的作用显著增强。结论:正常AS的分泌产物对提高BMEC的活性和维持血脑屏障特性具有重要意义,AS受损后,该作用减弱或消失,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提高AS对受损BMEC活性和功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该药物发挥脑缺血性损伤后血脑屏障稳定作用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考察冰片对葛根素和梓醇口服吸收及穿透血脑屏障入脑的影响,筛选适合梓葛复方口服制剂的冰片浓度。采用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6.25~100mg·L~(-1)冰片对葛根素、梓醇转运的影响。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25,50,100 mg·kg~(-1)冰片溶液后再立即灌胃给予葛根素(200mg·kg~(-1))、梓醇(45 mg·kg-1)纳米晶混悬液,比较葛根素、梓醇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参数。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7 d后,屏障功能基本形成。与未加入冰片组相比,冰片质量浓度为12.5~100 mg·L~(-1)时,葛根素、梓醇跨血脑屏障模型的渗透系数显著增大(P0.05),冰片作用于共培养模型2 h后的跨内皮细胞电阻值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灌胃50 mg·kg-1和100 mg·kg~(-1)冰片能显著促进葛根素的口服吸收,但冰片对梓醇的口服吸收无显著影响。100 mg·kg~(-1)冰片组葛根素的AUC脑/AUC血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梓醇则是50 mg·kg~(-1)组最高(P0.05)。就脑组织AUC而言,葛根素以100 mg·kg~(-1)组最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梓醇以50 mg·kg~(-1)组最大,但与100 mg·kg~(-1)组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冰片能促进葛根素、梓醇口服给药的入脑量,质量浓度以100 mg·kg~(-1)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右侧尾状核微量注射胶原酶Ⅶ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醒脑静组,每组9只。连续给药3天后,采用伊文思蓝(evens blue,EB)法观察各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并分析计算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水肿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脑组织AQ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ZO-1)的表达。分别比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醒脑静组血脑屏障的EB渗透程度、足突水肿面积以及血脑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EB渗透性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大鼠脑组织血脑屏障EB渗透性降低。(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面积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明显被破坏,AQP4、VEGF蛋白表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减轻,星形胶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有所改善,AQP4、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5)。(3)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Occludin、ZO-1表达降低(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大鼠脑组织Occludin、ZO-1蛋白表达升高(P 0. 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改善血脑屏障结构和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是其减缓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7,(10)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Aβ_(1-42)诱导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模型,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β_(1-42)30μmol/L)及OMT低(10μg/m L)、中(100μg/m L)、高(1 000μg/m L)浓度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OMT对Aβ_(1-42)诱导原代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营养因子的特异性受体Trk B、Trk A、RET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OMT可呈剂量依赖的提高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P0.05)。各浓度OMT均能提高营养因子分泌水平,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的上调Aβ_(1-42)诱导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Trk B、Trk A、RET、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结论:OMT能缓解Aβ_(1-42)诱导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促进营养因子分泌,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营养因子受体Trk B、Trk A、RET蛋白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抑制凋亡蛋白Bax和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诱导下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组以Aβ1-42加入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通络救脑注射液(简称TLJN)组在造模前先行加入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中MDA含量、SOD活性,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TLJN组能明显降低AD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在本实验观察范围内,通络救脑注射液对Aβ诱导下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SOD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进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以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冷浸两种方法从洋葱中提取的总黄酮对血脑屏障(BBB)透过作用以及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共培养原代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和星形胶质细胞(AC),建立血脑屏障(BBB)体外模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跨膜电阻值(TEER)测量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黄酮类提取物对血脑屏障的透过率。两组提取物分别处理U251细胞,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抑制、彗星电泳(SCGE)分析DNA损伤及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透射电镜及跨膜电阻仪鉴定BBB体外模型构建成功;HPLC检测证实两组黄酮类提取物尤其是乙醇冷浸法产物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该提取物80μmol/L浓度即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使U251细胞阻滞于G2/M细胞周期检查点。结论:采用乙醇冷浸法从洋葱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可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并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Aβ1-4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用5μMAβ1-42激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刺激其分泌NO,并大量表达iNOSmRNA.用不同浓度的积雪草苷进行干预,检测积雪草苷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RTPCR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积雪草苷有效地抑制了Aβ1-4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NO的释放,并降低了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积雪草苷具有较好的神经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SSa)对戊四氮(PTZ)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PTZ10mmol/L诱导组(B组)、PTZ 10mmol/L加SSa不同剂量干预组(C组、D组,SSa分别为1.25mg/L、0.625mg/L),PTZ诱导2h后运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TNF-α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TNF受体1(TNFR1)表达水平。结果:含PTZ 10mmol/L的B组TNF-α水平、TNFR1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P<0.01)。结论:PTZ可以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TNF-α释放及TNFR1的高表达;SSa可以抑制PTZ诱导星形胶质细胞TNF-α释放及TNFR1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癫痫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4小时内的Wistar胎鼠脑中分离培养海马NSCs,制备不同药物含药脑脊液并与Aβ_(1-42)共同处理海马NSCs。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海马NSCs增殖率,免疫荧光法与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NSCs分化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情况。结果:含中药各实验组的海马NSCs增殖率显著高于Aβ_(1-42)处理组(P0.05);含中药各实验组海马NSCs分化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β_(1-42)处理组(P0.05),各中药组之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能显著促进海马NSCs增殖、诱导海马NSCs分化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Aβ1-42激活的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用阿魏酸钠(50,100,200 mol/L)预处理6 h后,加入50 nmol/L的Aβ1-42作用24 h,将作用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ic conditioned medium,ACM)加入到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中作用48 h,以加入Aβ1-42的无细胞培养液为对照。ELISA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表达,Griess法测定培养液中NO的含量;测定各组海马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采用突触素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神经元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加入Aβ1-42处理后IL-1β、TNF-α、NO生成量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加入ACM后突触素减少,LDH漏出量增加,磷酸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应用阿魏酸钠(50,100,200 mol/L)预处理6 h可明显对抗Aβ1-42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这些改变。结论:阿魏酸钠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对抗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天草提取物对拟阿尔茨海默氏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方法:先对大鼠海马微量注射Aβ1-40,再用通天草提取物灌胃.利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各种蛋白的表达.结果:通天草提取物能明显改善Aβ1-40所致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显著降低AD模型大鼠Aβ表达、抑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和S100β蛋白过度表达.结论:通天草提取物可能通过抗氧化系统和NF-κB/I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和S100β 蛋白过度表达,从而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起到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凋亡及大脑皮质Bad、Bcl-xL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3、24、72h组),眼针组(3、24、72h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眼针组针刺"肝区""肾区""上焦""下焦",每次20min,每12h治疗1次。造模后3、24、72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Bad、Bcl-xL蛋白的表达;造模后72h采用凋亡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神经元、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72h后模型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凋亡(P0.01)。眼针72h组与模型72h组比较,神经元、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3、24、72h大脑皮质Bad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眼针24h组、眼针72h组Bad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h组、24h组、72h组大脑皮质Bcl-xL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眼针3h组、24h组、72h组Bcl-xL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眼针治疗可以通过减少Bad蛋白的表达,促进Bcl-xL的表达,减少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主要成分神经元、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后的神经血管单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β淀粉样肽1-42(β-amyloid peptide1-42,Aβ1-42)及其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大、中、小剂量脑尔康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5μL(2μg/μL)制备AD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个剂量脑尔康组大鼠给予脑尔康[60、30、15g/(kg·d)]连续灌胃28d,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0.375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内Aβ1-42和NEP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内Aβ1-42表达明显增多(P0.01)。用药干预28d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各剂量脑尔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P0.01),海马内Aβ1-42的表达下降(P0.05,P0.01),NEP的表达增加(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脑尔康组效果最佳。结论:复方中药脑尔康可能通过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来降低Aβ1-42的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