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安荣  都三萍  刘淮 《江西医药》2005,40(7):404-405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无分娩镇痛禁忌症的初产妇,采取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不予镇痛,研究组60例使用小剂量耐乐品加芬太尼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别无显著性,而在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镇痛分娩效果确切,解除了产妇剧烈的产痛,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的窒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对剖宫产阴道分娩产妇行气囊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某院住院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150例,随机分组为研究组(行气囊助产术)和对照组(不使用气囊助产术)各75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产妇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产后情况及分娩结局等。结果: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钳助产、软产道裂伤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阴道分娩产妇行气囊助产术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1030例,足月单胎,头位,无麻醉禁忌症的孕妇分为两组,按意愿分镇痛组516例,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无镇痛分娩要求的孕妇514例作为对照组,对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缩宫素使用、新生儿窒息、阴道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等进行比较。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疼痛评估Ⅰ级75%,Ⅱ级25%,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无显著差异,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该联合麻醉方法镇痛效果好,不增加产时及产后并发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不增加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30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后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与同期未做任何镇痛处理的30例产妇进行比较,观察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对比无显著差异.阴道助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对新生儿安全,但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抽取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9例,另一组为镇痛麻醉组29例.镇痛麻醉组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相似条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对,同时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总产程:镇痛麻醉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优;产妇产后恢复良好;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镇痛率高达96.55%.结论 对于产科分娩镇痛,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单胎足月头位、无麻醉禁忌证及产科并发症的初产妇为观察组,于宫口开大3 cm进入活跃期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混合液进行产妇自控镇痛,首次经导管注入镇痛合剂8~12 mL,持续给药6 mL,追加剂量6 mL,镇痛时间15 min,总量26 mL/h。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的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达94.74%,第一产程活跃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缩宫素使用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阴道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置管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能加快活跃期,缩短第一产程;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不增加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不影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护理在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阴道镇痛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根据分娩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产妇均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镇痛分娩和常规围生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和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产程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镇痛分娩采用自由体位可显著减轻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加导乐陪伴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分娩的孕妇100例,选择50例无麻醉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加以导乐陪伴分娩,另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后2 h出血量、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 h出血量、各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加以导乐能够明显减轻产妇痛疼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分娩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铁岭市妇婴医院80例实施镇痛分娩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未实行镇痛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阴道分娩率增高,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镇痛分娩是一种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障母婴安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硬膜外麻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对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影响程度.探求适宜的无痛分娩技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 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取硬膜外镇痛方法 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心监测结果 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2组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对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呼吸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海燕  王永平  徐海红  李宗香 《河北医药》2007,29(12):1298-1299
目的 探讨可行走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施可行走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A组)60例,常规措施助产(C组)60例.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2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A组>C组(P<0.05),剖宫产率A组低于C组(P<0.05),产钳使用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行走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用于初产妇虽然延长产程,却是安全、有效、舒适的分娩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ASAI一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愿要求无痛分娩且无禁忌症的行PCE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0例条件相仿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式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施行PCEA,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L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下肢活动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全产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为(123±68)min,对照组为(205±831min,且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P〈0.05)。结论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分娩的120例足月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自愿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的60例足月孕妇设为观察组,拒绝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60例足月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孕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对母婴影响较小,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用药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足月单胎的初产妇150例,ASAI~Ⅱ级,无麻醉及产科经阴道分娩禁忌证,自愿要求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采用利多卡因+舒芬太尼,B组采用利多卡因+PCEA泵液,C组采用利多卡因+生理盐水。3组均在宫口扩张〈3cm时实施分娩镇痛。观察第一、二、三产程的时间,VAS评分,剖宫产或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B、C组;B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A、C组;C组的镇痛效果低于A、B组(P〈0.05);各组在第二、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采用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能缩短产程,不增加剖宫产率,且对母婴无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186例作为镇痛组,将未采用任何镇痛药物1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等。结果:两组产痛、产程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生出血率,出生后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ACS)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使疼痛阻滞完善,产程短,降低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程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足月初产妇120例,其中实施PCEA者(试验组)60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第一、二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脐带静脉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动静脉血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0.125%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采用硬膜外阻滞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ASAⅠ~Ⅱ足月初产妇为镇痛组,宫口开2~3 cm时经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1μg/mL芬太尼混合液5~10 mL,以后可根据镇痛效果和产程进展间断追加。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无运动神经阻滞、能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妇、新生儿无影响。结论0.125%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比较理想的"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后母婴的影响。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足月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无手术助产的初产妇82例(41例产妇实施分娩镇痛,41例未行分娩镇痛)。记录并比较两组孕产妇产后2h及24h血压和出血量、产后24h疼痛程度、产后心理状况评估、产后尿潴留、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黄疸指数。结果两组孕产妇产后血压、出血、疼痛、SCL-90及尿潴留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黄疸指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对产后母亲生理(如血压、排尿、疼痛、出血等)和心理(如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无明显影响;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产妇开放上肢静脉,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选择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并向头端置管4 cm,注入硬膜外腔1%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无全脊麻和药物中毒征象,则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液负荷量8 ml,镇痛液配方为0.1%罗哌卡因75 ml复合地佐辛5 mg,给药30 min后连接自控镇痛(PCA)泵,设定持续剂量4 ml/h,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对照组产妇产程中均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5 minApgar评分,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均显著低(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催产素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5 min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在分娩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人住本院,ASAI~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即将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娩时实施镇痛,即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方法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分娩时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镇痛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和5min 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效果好,且能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并对妇婴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