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黑星病无公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黑星病是一种苹果叶果病害,近年来在甘肃天水市局部果园发生,2005年因降雨量偏多,发病面积较大。此病不但危害叶片、新梢,还危害花和果实,严重影响果园经济效益。为此,笔者结合天水市张家川县2003年以来的降雨量等气象因子,总结出了该病在张家川县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绵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粉科,绵粉蚧属。近年来在甘肃省天水市果园局部发生,寄主种类多,虫口密度大,有蔓延成灾态势。我们于1996~1999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危害和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分布与危害 大绵蚧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有分布。该虫为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苹果、梨、杏、李、花椒、柿子等经济果树外,还危害臭椿、国槐、榆树、七叶树、樱花和柳树,计8科12种植物。在张家川县赵沟村1990年发现危害臭椿12株(15年生已危害致死),2~3年生扩散到周围的国槐、榆树、杏树、花椒、柳树上。1995年蔓延到苹果园里。在果园中一般是1~2年生局部发生在几株树上,3~4年后全园发生,虫株率达100%。目前已在我县4乡6村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果树病毒病已在栽培区普遍发生和蔓延,给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潜在危害。2012—2014年通过田间调查,天水市苹果主产区苹果花叶病、苹果花脸病等病毒病普遍发生;对36个果园的36份采集样品通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个样品含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检出率高达61.1%,21个样品含有苹果茎沟病毒,检出率为58.3%;17个样品为单纯侵染,13个样品为复合侵染,样品整体带毒率达到83.3%。  相似文献   

4.
牛建忠 《落叶果树》2004,36(1):23-23
冀南地区连续多年大面积发生苹果烂果病,特别是2001年,因降雨量大,而且5月份和8月份阴雨连绵,苹果烂果病特别严重,一般果园烂果率达30%~50%,严重果园烂果率达70%以上。为控制烂果病的危害,笔者对烂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进行了系统观察,对防病药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方  相似文献   

5.
<正>1病害调查1.1调查地点调查的果园地点涉及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武山县、张川县,共计26个乡镇66个村,果园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苹果园,树龄5~20年生。调查的苹果贮藏果库地点为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果库,调查的主要品种为天汪一号、首红、俄矮等元帅系苹果。1.2调查方法1)树体调查。采用随机调查,每片果园调查苹果树为20株,调查记录每个苹果园的品种、树龄、发病株数、病果率和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介壳虫是苹果、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张家川县危害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类害虫虫体包被蜡质,一般药剂很难渗透,防效甚差,果农急切想找到一种理想的药剂。为此,我们于1997~1998年连续两年用“蚧死净加害立平”对果树介壳虫进行田间药剂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木何乡马坪村果园,该园为12年生红星、红富士苹果树。共设计6个处理,即:①25%蚧  相似文献   

7.
<正>山华蜗牛[Cathaica(Cathaica)orestias(Preston,1912)]*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华蜗牛属(Cathaica Moellendrff1884)。2007年6月在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樱桃园中发现山华蜗牛零星危害,2009年7月在本市秦州区、麦积区和清水县20多个乡镇的果园中发生危害,危害树种有苹果、桃、樱桃、  相似文献   

8.
张家川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花牛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树龄的增大。腐烂病的发生逐年加重,2008年进入盛果期的果园腐烂病发病率高达57.3%。为了防止腐烂病的进一步蔓延扩大。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选择50%菌毒清水剂等4种新型杀菌剂.进行了防治苹果腐烂病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以花定果技术是促进盛果期果园稳产丰产、提高果实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天水市苹果生产中进行了推广,但仍受部分果农认识的影响,担忧早春冻害的发生,一些果园仍有疏除幼果的现象发生,为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苹果螨类发生严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权县是河南省苹果主产区,全县苹果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量30万吨.2013年苹果发生了严重的螨类危害,一般果园苹果红蜘蛛、白蜘蛛(二斑叶螨)受害率达到100%,部分发生严重的果园造成叶片枯萎脱落,果实布满受害红点.严重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苹果螨类是苹果树主要害虫,由于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繁殖率高,危害代数多,危害多种树种,并且成虫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较大.只有深入了解了螨类发生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用药时机,合理选用农药品种,科学掌握用药方法,才能有效的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花牛苹果幼树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牛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的知名品牌,是指天水市生产的元帅系苹果,目前在甘肃省天水市区域内大面积生产示范推广的品种有首红、天汪1号、阿斯、俄矮2号、超红等.近年来,随着果品效益的不断提高,花牛苹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但在幼树栽培管理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着建园质量和前期的果园效益.本文总结提出了花牛苹果幼树栽培管理技术,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大青叶蝉Tettigeniella viridis Linnaeus.属同翅目、叶蝉科。大青叶蝉是世界性的害虫,在新疆各地区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尤以乌什、温宿、拜城、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市受害最重。近年来在伊犁河谷发生严重,八县一市果园都发生。食性杂,主要危害苹果、杨树等多种果树及林木,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枝条的发育和花芽的分化。对苹果大青叶蝉的防  相似文献   

13.
红蜘蛛是危害果树的重要螨类,前几年以山楂红蜘蛛为主,苹果红蜘蛛次之.2006年苹果红蜘蛛在烟台地区暴发成灾,取代山楂红蜘蛛而成为优势种群,部分果园受害严重,其发生数量和受害程度多年罕见.  相似文献   

14.
黄河滩区夏季普遍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为病菌创造了适宜的繁殖传播条件,加之部分果园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病害管理策略,苹果果实的病害发病率高、流行快、危害大,严重限制了本地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8—10月菏泽地区降雨量超往年同期水平,不仅导致苹果普遍落叶落果,而且引起果实腐烂严重(图1),特别是苹果轮纹烂果病、炭...  相似文献   

15.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 462 m.年均温10.4℃.年总积温3 947℃,日照2 315.4小时,年均降雨量555 mm,无霜期174天,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全国55个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县)之一.去秋今春,泾川新建果园3 335 hm2,绝大多数新建果园栽植质量较高,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新建果园苗木成活率偏低.为此,笔者对新建果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苹果红蜘蛛暴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红蜘蛛是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螨,2006年在我地暴发成灾,部分果园受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笔者对受害严重的果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苹果锈病严重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秦安、秦州、清水等县(区)苹果园苹果锈病的发生情况的调查,掌握了苹果锈病在当地的发生流行特点,并对近几年苹果锈病严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情况,总结提出了对苹果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苹果绵蚜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绵蚜又名血色蚜虫、赤蚜 ,俗称棉花虫 ,属同翅目、绵蚜科。是国内外检疫对象之一 ,也是危害苹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1 苹果绵蚜的分布及危害状况苹果绵蚜源于北美 ,1914年传入山东威海 ,193 6年青岛发生严重 ,1951年前后 ,以龙口为界在胶东整个果区普遍发生。近几年疫区不断扩大 ,危害也日趋严重 ,1998年传入我市 ,在城区北石槽、中山头、小山头等 10多个村及郊区的关村、邱村、长北等 2 0多个村的果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危害最重的邱村果园 4hm2的苹果树 80 %以上都感染了苹果绵蚜。苹果绵蚜寄主植物有苹果、山定子、海棠、花红、沙…  相似文献   

19.
二斑叶螨(TetranchusurticaeKoch)属世界性害螨,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山东、北京、河北、陕西及甘肃等省境内部分苹果园发生危害严重,并有扩散蔓延之势。天水市1990年首次发现该害螨危害苹果数量不足10株,至1994年已在该市秦城区、北道区和秦安县的川地及半山地苹果园、桃园大面积发生危害。1发生危害规律在天水市二斑叶螨主要危害苹果,平均每年发生7代,以橘黄色受精雌成螨越冬,翌年3月16日出蛰,至4月13日结束,历时1个月,出蛰盛期为3月25日~4月5日,4月上旬出现淡绿色个体并开始产卵,至5月中旬孵化的…  相似文献   

20.
果实套袋和果园生草对苹果病虫发生的影响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果园生草作为苹果栽培新技术,对提高苹果品质、减少农药污染和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苹果病虫种群扩大了,部分病虫的危害程度加重了,特别是诱发一些潜在的病虫发生危害。各级技术部门和果农朋友应及早采取对策,有效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