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变速箱后行星齿轮支架是行星齿轮机构中用来固定和支撑行星齿轮运转的零件.它可以随着行星齿轮一同转动,也可以单独锁止,从而改变齿轮旋转状态,达到控制车轮转动状态的目的.因此面对复杂的工况环境,该零件需要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以达到抗扭转和抗冲击的要求.目前,锻造是最为理想和经济的量产成形方式. 在与自主品牌变速箱客户合作过程中,有一批变速箱后行星齿轮支架锻件需要提前交样周期.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出锻件图后,发现此变速箱后行星齿轮支架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属于S3级,锻造成形难度较高.并且因为目前没有近似产品的锻造经验,所以对此产品的锻造成形可行性进行了评审,经评估后认为该锻件成形工艺难度较高.为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和缩短交样周期,同时为新产品的量产开模做准备.决定通过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该产品锻造成形工艺进行先期模拟和分析,验证该产品锻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行星架是无级变速箱用粉末冶金件。某公司有多件行星架开裂。对开裂的行星架进行了宏观检查、硬度检测、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形貌分析。此外还检查了行星架的生产和磁粉探伤过程。结果表明:开裂的行星架的硬度和化学成分符合技术要求。但因其生产中操作不当,行星架产生了隐形裂纹,并由于磁粉探伤操作不规范隐性裂纹未被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3.
王世明 《机床与液压》2007,35(8):131-133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工程车辆换档技术现状,采用插装式电液比例阀加离合器构成了自动换档变速箱控制系统,并对其结构合理性进行了校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车辆的模糊智能换档策略.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在典型工况下车辆车速和档位变化情况,从而验证了模型和模糊换档策略的正确性.为解决我国现有其它大、中功率工程车辆行星传动变速箱离合器的电控换档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行星齿轮减速器试验台控制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采用西门子多轴伺服控制技术和共直流母线方案,开发了一种基于工控机的行星齿轮减速器试验台控制系统.可对多种型号减速器进行全自动的多功能试验,并且试验结束后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试验报告,实现了试验的自动化.系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不仅提高了试验台的控制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了试验台的能耗.  相似文献   

5.
论文介绍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的技术组成及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的制造目标.简述了实现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制造目标的关键技术:机器人技术、桁架机械手技术、防错技术等.最后给出了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设备的研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重型汽车变速箱市场、产品现状,指出了该行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业内企业参考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 一、概述 为了适应模具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模具钳工对模具加工机械的迫切需求,我们研制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多功能电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分析了重型汽车变速箱市场竞争情况,举例指出了该行业竞争中表现出的特点,并对未来市场总量做出预测,提出了可供业内企业参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具展望》2007,(1):12-12
现代汽车变速箱的设计考虑到减轻重量和多功能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采用压铸铝合金来制造形状复杂的变速箱体,其上设置有许多阶梯状的成型孔,这些成型孔对表面粗糙度、圆度、圆柱度、同心度、无毛刺等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七十年代初问世的大压下量连续轧制的三辊行星斜轧机的结构、车间布置及工艺流程,其优越之处及十年来的进展,肯定其发展的前景,最后概述我国三辊行星轧机研制的动态,提出在我国轧钢车间的技术改造中配置本设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行星齿轮箱实际工况中存在多种频率耦合无法直接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樽海鞘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SA-VMD)结合2.5维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运用SSA优化VMD的参数;运用自相关系数对分解信号进行重构,降低噪声的干扰;最后运用2.5维谱对重构信号中的频率耦合进行解耦运算。搭建行星齿轮箱磨损故障全生命周期实验台采集振动信号,运用提出的方法解耦出参与耦合的故障频率成分,揭示了行星齿轮箱磨损故障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损故障程度的加深,磨损故障特征频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风电齿轮箱内的行星齿轮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传动误差分析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考虑行星齿轮系的实际工况,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建立多间隙的行星齿轮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求解方法,结合非线性动力学软件及齿轮啮合原理,讨论风电行星轮系在不同转速和负载时的动态传动误差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时变啮合刚度和动态传动误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行星轮系的动态传动误差与行星轮的动态传动误差存在差异。通过仿真证明了齿轮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对风电齿轮箱内的行星齿轮系运行过程有影响,实际应用中采用修边齿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行星齿轮箱齿面磨损全生命周期实验的退化过程,使用了可以抑制高斯噪声和对信号中产生的频率耦合进行解耦的双谱方法去进行故障特征提取,提出了两个基于双谱的特征指标,双谱熵以及非高斯强度,并通过特征指标评价方法去检验其指标性能。结果表明基于双谱熵具有良好的指标性能,而且对于行星齿轮箱齿面磨损的早期微弱故障十分敏感,适用于行星齿轮箱齿面磨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4.
行星齿轮箱具有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但比定轴齿轮有更复杂的结构,因常工作在恶劣的条件下,容易出现磨损或疲劳裂纹等故障。为有效诊断行星齿轮传动故障,本文采用基于扭振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利用增量式编码器采集扭振信号。通过与横向振动信号相比,发现扭振信号频谱结构简单、对故障特征更加敏感。通过对行星轮故障实验扭振信号的分析,故障下的故障特征频率幅值有2倍的提升。角速度形式的扭振信号能准确诊断故障,为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提供了简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范志锋 《机床与液压》2024,52(3):186-190
为获得磨损故障状态下风电齿轮箱的传动特性,开展仿真实验研究。以MW级风电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与ADAMS建立相应的虚拟样机,在合理设置仿真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健康和两种中间级行星轮磨损状态的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监测风电齿轮箱高速级小齿轮的角加速度信号,可以判定中间级行星轮是否存在磨损故障;中间级行星轮磨损故障状态下,高速级小齿轮角加速度信号的故障频率幅值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啮合频率的幅值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高速级小齿轮角加速度信号的边带啮合频率幅值比可以作为中间级行星轮磨损故障的判别依据,通过该值可以监测磨损故障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涂杰  罗强 《机床与液压》2018,46(21):169-172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中的行星架-销轴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行星销轴与孔过盈配合影响以及行星轴受载情况下,研究行星架-销轴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分布情况。其后以轻量化为目标,对行星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验证改进结构的合理性。此结构行星架连接板以及销轴均开孔,质量与原始行星架系统相比减轻了约12%。此研究结果为行星架-销轴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齿轮箱运转的环境会导致信号采集时产生强大的噪声干扰,提出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行星齿轮箱进行谱分析,通过与传统频谱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提取特征信号,确定模型阶次为5阶,最后利用AR模型参数算法来确定其正常状态下齿轮参数容差范围,在阶次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出故障信号的模型参数,与正常信号参数容差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对齿轮箱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在齿轮诊断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功率风电增速齿轮箱设计与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5 MW级设计方案,并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三级传动类型,前两级为2K-H型行星轮系,三级为定轴轮系。通过输入风电载荷谱进行仿真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动力学方法:对行星架进行模态分析,使行星架模态频率避开齿轮啮合频率;对各齿轮副进行传动误差分析,得出各齿轮副传动误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与最大误差;对各轴承进行加速度响应分析,得出不同转速下的振动加速度曲线,发现各轴承加速度曲线的波峰与波谷出现重叠的规律,使齿轮箱输入转速避开了峰值。研究内容为大功率风电齿轮箱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行星轮系结构复杂,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提出使用扭振信号对行星齿轮箱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对行星齿轮箱横向振动信号与扭振信号的频谱分析发现,扭振信号相对于往复振动信号更适合行星轮系的故障诊断。针对扭振信号微弱,冲击特性不明显,提出基于最大相关峭度反褶积处理扭振信号。首先对采集的行星齿轮扭振信号先进行零均值化预处理,然后使用MCKD方法增强扭振信号的冲击特性。以故障冲击特性的峭度值作为选择FIR滤波器长度的选择依据,最终使得行星齿轮箱扭振信号的故障冲击特征得到显著提升。该方法对于扭振信号的降噪与提高周期故障冲击特征有效,适用于行星齿轮箱扭振信号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0.
鼓形齿联轴器供油不足引起的振动问题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机床与液压》2017,45(24):139-141
针对某高速行星齿轮箱在出厂试验时出现振动异常的现象,通过对试验台架中各旋转部套进行故障排查,发现该高速齿轮箱输入端的鼓形齿联轴器可能存在供油不足的问题。改变该处鼓形齿联轴器的供油结构,增大供油量后,齿轮箱振动异常现象消失。该研究会为后续该类故障的处理提供有效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