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痨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文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929-92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3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的1~3周,HBsAg(+)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26-162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与年龄、性别、肝脏疾患、饮酒史有关。结论抗结核药不可避免均造成肝损害,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者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结果 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用药时间及合并其他疾病等.临床特点肝细胞损伤型56例,胆汁瘀滞型43例,混合型20例.HBsAg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49.13%,HBsAg阴性组肝损害发生率5.84%.HBV-DNA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69.69%,HBV-DNA阴性组肝损害发生率6.57%.结论 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有利于对药物肝炎的防治,特别是合并HBsAg阳性者要调整化疗方案,预防重型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的时间。方法对54例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后4周内,以2—4周为最多,表现在胃肠道不适及ALT增高,经保肝药物治疗或调整抗结核药2周内肝功多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2):129-129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炎35例临床观察;古拉定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肝复康汤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汤茂功  顾建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805-1806
目的提高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抗炎保肝等综合基础治疗,配合人工肝,多数患者病情好转。结论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所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165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最佳疗效。方法对于ALT在80~150单位之间且无临床症状者继续使用原治疗药物,并加用护肝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ALT升高在150单位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害大的药物,并辅以保肝降酶治疗,待ALT转为正常时,再逐渐加用抗痨药物,每周复查肝功能。结果本组165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虽然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严重肝损害,但只要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适当处理是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的。临床上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害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完成抗结核全程化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8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与患者的年龄、结核病类型、用药时程以及有无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肝炎病毒感染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更重、发生肝损用药时程更短。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肝功能的变化,尤其对高危人群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肝炎病毒感染者和老年人,需预防性应用护肝药物。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已成为药物性肝炎最常见的因为之一,是结核患者停止化疗的主要因为.因此,减少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已成为结核化疗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植物有效成分防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研究情况,希望有助于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住院的药物性肝炎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为中药占55.9%,抗结核药为14.7%,解热镇痛药为11.8%;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化验以肝细胞损害为主;预后良好。结论临床医生要重视药物性肝炎的早期诊断,警惕中药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1.
刘红艳  张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45-204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治疗中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因素及其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 肺结核治疗期间肝损害除抗结核药物外,还与患者年龄、性别、营养不良、酗酒、肝病史及肺结核本身有关,根据肝损害程度保肝治疗疗效大多较好.结论 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预后佷重要,化疗要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君和  张彩玉 《内科》2009,4(4):537-539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病(DILD)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4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结果192例患者中,43例肝功能异常,占22.4%。其中12例经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原方案化疗,同时予护肝治疗,未再次出现肝损害,不必停抗结核药。有21例(占48.8%)病人更改方案,停抗结核药3例(占6.9%)。接受抗结核治疗192例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者18例,其中7例出现肝损害,占38.9%,HBsAg阳性者药物性肝损害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多种抗结核药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联合用药可增加药物的毒性;HBsAg阳性者抗结核治疗中易出现肝损害;在抗结核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HBsAg,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早期发现药物性肝病,停用抗结核药物及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3.
汤茂功  顾建军  刘东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65+370-365,370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142例因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发生肝损害;85例在治疗1个月后发生肝损害,其中15例加服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好转,75例停服利福平、吡嗪酰胺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后好转;52例停服抗结核药物、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好转。结论老年抗结核治疗易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注意监测和及时处置,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梁烜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6):644-644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抗结核疗效肯定,但对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与年龄、性别、营养不良、饮酒、慢性肝病或肝炎病毒、HIV感染有关。在经常饮酒的患中,导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本将我2001~2005年收治的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抗结核药物和经常饮酒患导致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炎是临床抗结核治疗中较常见的现象,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在内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占药物性肝炎的40.4%[1]。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笔者应用硫普罗宁针剂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药物对乙肝标记物阳性肺结核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特别是在乙肝标记物阳性的结核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本文将1997-2001年收治的抗结核致药物性肝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抗结核药物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毒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4,(5):142-143
抗痨药致药物性肝炎103例临床分析——袁虹等(广东 深圳市东湖医院 518020);《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6):367[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以来本院住院肺结核患在抗结核治疗中出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较为常见,是结核病人停止化疗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1998~2000年住院肺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127例。本文对病人出现肝损害的时间、程度、保肝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约8%的患者会发生药物性肝炎,如何快速解除或减轻结核药物性肝炎,使患者治疗能顺利进行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大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古拉定)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桂平  颜怀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32-1632
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多药长期联用时肝损害更明显。少数患者因此中断治疗而影响抗结核的效果,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故肝损害已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本单位2008年1月~2010年6月427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