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轻钢模块化箱式房屋是一种新兴的可预制装配化建筑结构体系。本文介绍了轻钢模块化箱式房屋的结构体系和传力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对轻钢模块化箱式房屋的理论研究成果,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轻钢模块化箱式房屋研究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是近年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模块间连接节点对于结构整体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其设计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国内外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发展历程,从构件装配层面、模块化结构层面和模块化建筑层面分别综述了国内外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构造形式和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国内外已经出现多种形式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对其受力性能的研究相对匮乏,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同时,缺乏能够与建筑层面模块化作业相适应且受力性能优良的节点形式,无法满足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高层建筑及抗震设防区域的应用。因此,对节点装配构造、传力机理、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给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3D3S钢结构分析软件,针对两层带新型连接节点的可移动式轻钢结构组合房屋及其挑梁部位进行受力分析,研究挑梁在2k N/m2均布面活荷载、7.85k N/m2走廊板自重以及走廊端部栏杆传来的0.7k N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两层带新型挑梁节点的可移动式轻钢结构组合房屋的挑梁变形能够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由此提出一种新型节点连接方式,带新型挑梁节点轻钢结构挑梁部位受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利于加层结构抗震,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新旧结构的连接(即柱脚节点)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轻钢加层工程成败的关键。结合某建筑物轻钢加层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原框架结构的柱截面偏小、上部钢柱无法安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柱脚连接形式,详细介绍了该柱脚连接形式的施工流程、构造要求和传力情况,以及与传统节点形式相比,该柱脚节点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对装配式钢结构方钢管柱与梁采用套筒式连接、模块化柱与梁连接、梁柱端板连接、柱与悬臂短梁连接、梁贯通式等连接节点类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上述装配式连接节点的构造特点、连接形式、传力机制、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而节点已成为制约模块化建筑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新式节点的研发已吸引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总结国内外节点连接的构造形式,综述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国内外已出现多种构造优良,结构可靠的连接节点,但复杂新式节点受力性能研究匮乏,制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因此对于新式连接节点研究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8个钢筋混凝土梁-薄墙平面内连接节点模型试验结果,结合非线性有限元参数分析,详细研究了节点受力性能和传力机理,提出了梁-薄墙平面内偏心连接节点的宏观受力模型和两类拉-压杆传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梁-薄墙平面内偏心连接节点的模型计算和设计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梁-薄墙偏心节点进行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双向受力叠合楼板新型密拼连接技术,并对相关节点构造进行足尺试验,与现浇楼板进行对比,研究新型连接构造的受力性能,包括破坏模式、承载力、刚度以及楼板的裂缝分布等。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计算的精细化分析,深入研究连接部位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密拼构造的受力性能基本等同现浇结构,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拼缝位置的封闭环形钢筋能有效传递结构内力。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形式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各自优点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结构形式,其梁柱连接直接影响这种新型结构的进一步推广。文章介绍了钢梁-钢管混凝土柱和RC梁-钢管混凝土柱两类连接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同连接形式的受力性能和传力方式。  相似文献   

10.
预制构件连接方式及抗震性能可靠性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从装配式框架结构连接形式及传力分析、装配式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装配式钢管约束耗能框架连接节点,并阐述了该连接节点的施工流程。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来自然灾害引发的一系列建筑结构倒塌事件,从建筑结构体系、传力途径、连接构造和建造质量4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影响结构安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如结构的防倒塌设计、脆性建材的约束强化、钢筋性能的优化和选择、结构混凝土的强度验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外围护结构的曲面框架通过不同节点方式与屋架、钢平台连接,形成复杂空间整体组合结构。由于建筑物外形设计的多样性,曲面框架本身的形状、边界条件和构造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研究了曲面外围护框架中落地部分框架与钢平台的连接节点。这部分框架柱三向倾斜,框架柱面外的无支长度最长超过70m,最短也有60m。由于曲面外围护框架面外刚度薄弱,需要与内部钢平台、屋架拉结,形成空间结构。这种拉结节点的构造要求应考虑曲面框架柱自身的承载能力、连接节点传递力的途径以及相应节点约束控制,达到整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建筑业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能耗低、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环境好等优点.本文基于现有的装配式RC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RC结构的新型梁-柱钢连接节点,以期克服现浇混凝土连接节点施工效率低的缺点,同时保证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确保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现浇与新型梁...  相似文献   

14.
在钢框架结构设计中,提出一种新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方式。为了考察该连接在8度抗震区6层以下钢框架结构的适用性,结合6层工程实例和3层工程模型,对采用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和传统箱形柱内隔板式连接的钢框架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以及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连接承载能力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8度抗震区6层以下钢框架,采用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钢框架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都优于传统箱形柱内隔板式连接钢框架;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在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也略强于传统箱形柱内隔板式连接。  相似文献   

15.
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实践,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只在原房屋结构顶侧实现新增套(扩)建框架与原房屋框架的类链杆连接,待新增套(扩)建结构沉降充分后,再实现新旧结构在各层的链杆连接的设计思路。通过在原结构顶与外套框架柱间设置混凝土垫块,并在二外套框架柱间布置并张拉预应力筋,来实现施工阶段外套框架柱与原结构顶的类链杆连接。在新增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原结构顶上皮标高处二外套框架柱中预埋钢筋焊接连通,并浇筑一定厚度混凝土,来实现在原结构顶标高处新旧结构间的永久性可靠连接。将原框架节点的后植钢筋与外套框架柱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来实现新旧结构在各层的链杆连接。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原房屋的正常使用,提出了用挂模钢桁架来承托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施工阶段荷载,用挂模钢箱来承托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次梁施工阶段荷载,用垂直于次梁内置钢箱焊接的型钢主楞来承托楼板荷载的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度集成的预制装配化建筑形式之一,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因成本低、效率高和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工业化建筑结构的发展热点。为得到该类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提出基于D值法的修正分析方法,并对足尺双层单跨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得到了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提出了结构在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简化分析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能够较好地抵抗水平荷载作用,在达到现行规范要求的柱顶位移限值时节点未出现明显破坏;采用简化分析模型能够快速地计算箱式模块化钢结构的抗侧刚度,其结果比传统理论计算方法的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7.
机械法联络通道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接头处的连接形式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焊接工艺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损伤破坏。针对接头处的问题,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列车荷载对于不同连接形式下主隧道与联络通道上的加速度响应及位移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位移响应半刚性连接形式下接头能吸收一部分位移传递,有利于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刚性接头则整体性较强,位移不会出现突然骤减的情况;半刚性接头能削弱加速度的传递,而刚性接头整体性强,对加速传递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筑项目大型化、多样化的特点比较突出。这种趋势,使得无论是现代城市建筑工程,还是各类大型企业的厂房建设,在其设计施工中,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框架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该种结构和设计形式,强度较高,抗震性能也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各种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成功案例更多。对框架结构施工这类项目,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梁柱节点的施工,梁柱因其主要承重作用,它的施工质量好坏,对整个框架结构施工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关键。而在梁柱节点的施工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工、料、机、工艺、环境以及方法,以实现万无一失。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连接施工标准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