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7年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对5 4例冠脉介入患者术后进行了监护 ,从而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减少了并发症。现将其术后监护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4例患者中男 43例 ,女 11例 ,30~ 83岁 ,单纯冠脉造影 (CAG) 17例、CAG 左室造影 11例、PTCA 8例、AMI急诊PTCA 5例、PTCA CS8例 ,冠脉搭桥 (CABG) 5例 ;临床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 7例、AMI 8例、冠心病 39例。术前均因心慌、胸闷或心绞痛反复发作而住院。结果 :急诊CABG 3例、死亡 1例 ,余均成功。2 术后监护2 1 掌握操作过程、用药与术后并…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PTCA支架术后患者常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 ,担心不能忍受术侧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 ,许多患者术后还出现尿潴留、便秘、腰背酸痛等不适症状。为此我们试图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5 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 ,男 4 3例、女 9例 ;年龄 4 5— 80岁 ,6 0岁以上 4 2例 ,占 80 .8%。随机分为两组 ,康复组 2 6例 ,对照组 2 6例。1.2 方法康复组 :PTCA支架…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近年来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病人非常多见。我们对此类病人出现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自在我科行CAG及PTCA治疗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 80例 ,其中男 4 8例 ,女 32例。 80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分析 (表 1)。表 1  80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 (例 )  原因CAGPTCA合计术前未排尿 5 49术中有尿意 5 49不习惯平卧排尿 17 14 3 1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TCA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已被广泛应用。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1月我们为AMI 15例施行了急症PTCA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AMI 15例中男 11例 ,女 4例 ,5 2~ 71岁 ,平均 5 6±4 3岁。前壁心肌梗死 9例 ,下壁心梗6例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WHO急性心梗诊断标准。AMI后PTCA时间 :6h内 5例 ,12h内 8例 ,16h内 2例。1 2 方法 对确定行PTCA术患者即刻静滴硝酸甘油 ,积极术前准备 ,H 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 ,用Tudkins法…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 (PTCA)例数有了大幅度增长 ,1997、1998两年已完成PTCA872 5例 ,远远超过过去 12年积累病例总数。[1] 但从临床资料上 ,大部分家属对PTCA认识不足 ,而家属是患者康复过程中必要的支持来源。[2 ,3 ] 因而 ,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 ,对PTCA患者家属的帮助无疑是护理人员很幻的工作领域。本研究的目的是 :确认PTCA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以期为我国日益增多的PTCA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出护理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入组条件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 ,于 2 0 0 0年 4~ 6月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percuta 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是 80年代以来开展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患者在接受此项手术前 ,由于对PTCA不了解 ,在心理上存在担心、紧张情绪 ,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 ,对冠心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教育 ,使患者减轻焦虑 ,最大限度地配合医护人员 ,以保证PTCA的顺利进行。现将术前教育实施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3例患者中男 2 6例 ,女 7例 ,5 3~ 72岁…  相似文献   

7.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病人并不少见。本研究旨在对病人出现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 ,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取得一定成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自在我院行CAG及PTCA治疗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 90例 ,其中男 58例 ,女 32例。 90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分析见表 1。表 1  90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原   因CAG(例 )PTCA(例 )合计 (例 )术前未排尿 86 14术中有尿意 86 14不习惯平卧排尿 17 12 2 9精神因素 (不…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T)是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 ,症状多样化 ,病程长 ,且易复发 ,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 ,我们采用了电脑中频、磁疗、毫米波 3种物理因子综合治疗CPT患者 45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82例CPT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 ,经泌尿外科转入理疗科。随机分为综合物理因子治疗组 (A组 ) 45例 ,对照组 (B组 ,药物治疗 ) 3 7例。A组年龄 2 4~ 62岁 ,平均 3 6岁 ,病程 4个月~ 5年 ,1年以内 2 1例 ,2年以内 15例 ,3~ 5年以内 9例。B组年龄 2 0~ 5 8岁 ,…  相似文献   

9.
补救性PTCA和支架植入术治疗AMI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静脉溶栓后仍有 2 5 %~4 0 %的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IRA) ,呈完全闭塞。研究表明 :溶栓后 90minIRA通畅的患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好于IRA闭塞的患者 ,成功地进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会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 ,死亡率及心功能 3~ 4级者减少[1] 。 2年来我院收治的AMI患者中对溶栓失败者立即行补救性PT 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为 1997年 1月~ 199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5 …  相似文献   

10.
253例PTCA临床和造影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253例冠心病患者的294个血管段PTCA的临床及造影资料,成功率90.1%。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导引钢丝和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的血管段。PTCA术后再狭窄主要发生于4个月内,再次PTCA的成功率与首次PTCA相同。左前降支病变PTCA后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血管段。PTCA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1%。尚讨论了影响PTCA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将球囊导管经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 ,加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内膜纵向撕裂将血管内阻塞物压缩成形 ,使狭窄血管段内径增大 ,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心肌血供之目的。本院自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2月共行PT CA术 2 8例次 ,经我们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凝血时间和局部出血情况 ,病人能顺利的接受手术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 8例行 2 8次行PTCA ,男性 1 6例 ,女性 2例 ,其中…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 (PTCA)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 2 8例 ,女 10例 ,4 3~ 74岁 ,平均 6 1 2岁。梗死部位前壁 18例 ,下壁 9例 ,下壁+后壁 4例 ,合并右室梗死 4例 ,侧壁 3例。单支血管病变 2 2例 ,2支血管病变 9例 ,3支血管病变 7例。梗死相关血管中左主干 1例 ,前降支 19例 ,回旋支 4例 ,右冠状动脉 14例。1 2 病例选择  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症PTCA治疗。入选标准是 :(…  相似文献   

13.
作者回顾了自 1 993年以来成功进行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前术后短期内进行了同位素心肌灌注的显像、资料完整的 2 1例患者的资料 ,对心肌灌注显像在PTCA后效果评价的价值作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2 1例均为华山医院 1 993年以来心内科住院患者 ,其中男 1 8例 ,女 3例 ,年龄 46~ 79岁 ,平均64 6岁。 2 1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且冠脉狭窄 >75% ,其中左前降支 1 4人次 ,左旋支 5人次 ,右冠动脉 5人次 ,对角支 4人次。方法 :2 1例在PTCA术前一周内均作了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术后即刻均通过…  相似文献   

14.
刘朝中  王文清 《中国急救医学》1996,16(4):F002-F002,1
为了比较静脉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型术(PTCA)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静脉溶栓后PTCA(U+PTCA)14例和扩冠抗凝后PTCA(NH+PTCA)20例2组,2组在发病后分别静脉滴尿激酶100万单位和连续静滴硝酸甘油肝素。2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后3周行冠脉造影,4周行PTCA。观察梗塞后出发心绞痛,冠脉狭窄程度,左室EF值,梗塞支PTCA时间组的梗塞支病变狭  相似文献   

15.
高危患者PTCA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PTCA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术后监护方法。方法:通过心电监护仪监测高危PTCA患术后的心率、心电生理、血压、呼吸等的变化。结果:高危PTCA21例中2例并发急性血管闭塞行急症冠脉搭桥术(ABG),1例于急性期死亡,余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术后监护处理,能提高高危患PTCA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内超声消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冰  魏盟 《中国临床医学》1999,6(3):217-219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超声消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AMI的患者,随机分为PTCA组12例和经皮人超声消融血栓加PTCA组8例。梗塞相关冠脉前降支14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脉5例。结果:CUA+PTCA组8例超声治疗136±48k后克痛在8-15min内缓解,PTCA组12例胸痛在20-25min内缓解。冠脉造影示CUA+PTCA组超声溶栓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  相似文献   

17.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心脏介入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检查和治疗。本文中提到的心脏介入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CAG用于检查以明确诊断 ,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则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8年 1月至 11月共进行CAG 160例 ,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2 4例。其中 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 ,发生率约为 2 .72 % ,以上 5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 ,快速补充液体后 ,都恢复正常。具体情况见表 1、表 2。表 1  5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18.
急诊PTCA时再灌注预适应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PTCA技术的发展 ,急诊心肌梗死病人行PTCA术提供及时再灌注对减少心肌损伤与坏死提供了宝贵时间 ,但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溶栓治疗再通时高。再灌注预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保护心功能[1] ,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及异搏定预处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未见报道 ,本文就 110例急诊PTCA时进行预适应再灌注的结果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997~ 1999年急诊PTCA 110例 ,发病时间 3~ 10h。仪器 :Boston公司产 2 0~ 3 5mm球囊 ,体表十二导同步心电图 ,HP心电监护除频仪 ,西门子公司产…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EL CA)在消蚀硬化斑块时不伴有热能产生 ,因此术后再狭窄率低 ,对顽固复杂的冠心病患者行ELCA术 ,术中有时会出现意外情况 ,对其观察是否及时和处理正确与否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们总结了ELCA术中配合经验及其要点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6例顽固冠心病患者中男 12例 ,女 4例 ,38~ 74岁 ,平均 5 4± 16岁。其中 10例心肌梗塞 ,6例混合型心绞痛 ,于术前有顽固的反复发作的抗药性心绞痛。1 2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前准备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PT CA)相似 ,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行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31例AMI患者行延迟性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部分病例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31例AMI恢复期患者中,有28例成功地施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90.2%(28/31),部分病例EF明显提高。结论;对AMI恢复期患者行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