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才,中国软件产业一个尴尬的话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培养怎样的软件人才、由谁来培养等问题,业界始终争论不休。直到国家建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压力才有所缓解,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众多传统产业一样,合理的软件产业人才体系架构应该也是金字塔形的,不但拥有雄厚的软件工程师层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产业人才基础,也拥有比例合适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但现有中国软件人才结构现状却呈棒槌形— 中等层面的软件人才过剩,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却非常缺乏。几年来,软件学院的定向培养为产业…  相似文献   

2.
二年制订单式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开发专业人才总量缺乏、人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要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未来5年到10年中软件开发人才缺口将达50万人,而且IT教育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我们不单单要加快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改革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何将知识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先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此,本刊约请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畅博士围绕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与读者共同探讨职教领域中的订单式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畅 《计算机教育》2004,(2):105-106
软件开发专业人才总量缺乏、人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要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未来5年到10年中软件开发人才缺口将达50万人,而且IT教育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我们不单单要加快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改革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何将知识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先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此,本刊约请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畅博士围绕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与读者共同探讨职教领域中的订单式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阿清 《软件世界》2001,(4):28-30
目前,IT人才短缺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基于人才资源上的全球化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想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势必首先要在人才的竞争中抢得一些先机。这种所谓的“先机”,不能仅局限于学院式的专业技术培养,而是要通过发掘、引导和管理等手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艰苦磨练,从各个方面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人才无疑也是信息产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因此我们选择它进行研究和探讨。 人才问题牵涉许多方面,但我们只须把握其中具有根本意义的几点,即:我们真正需要…  相似文献   

5.
孙泠 《软件世界》2005,(7):24-24
关心软件教育和培训的人都会熟悉两张图—“金字塔”和“纺锤”,说的是软件人才的三个层次:最上层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管理人才;中间层是软件工程师;底层是熟练的程序员,也就是软件蓝领。过去普遍认为中国的软件人才最合理的结构是“金字塔”型,也就是对软件蓝领的需求量最大,然后逐层递减。缺口最大的是两头,即精英型的金领人才和大批的蓝领程序员,因此有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有了软件职业技术培训的大规模兴起。但近来金字塔理论受到了业界的挑战,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针对中端人才推出了“T型人才”培养计划。所谓“T型”就是指具…  相似文献   

6.
现代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太长,在物流中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但中国冷链缺乏管理和人才,正严重制约着中国冷链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冷链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协助冷链企业摆脱微利时代的经营怪圈,使冷链行业能更好地进入良性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冷链发展的战略与创新运营进行一番深层次的探讨。现代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太长,在物流中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但中国冷链缺乏管理和人才,正严重制约着中国冷链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年国家教委批准35所高校建立 了示范性软件学院,今年7月,35所软件学院及51家培养单位开始招收学生,培养中国的“软件金领”。一时间软件教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但作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的一种新的模式,软件学院在各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微软作为全球最优秀的软件企业,他的软件人才标准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培训软件人才的?印度作为一个软件出口大国,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的定位很高:培养软件过程经验全面,管理知识丰富且具有专长技术的TeamLeader。该学院的特色是生源来自于企业“高端”员工,而毕业生均达到“企业级人才”水平。院长潘新平强调,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搞好一个“三角关系”——以经验丰富,已能独立工作的生源为中心,建立起其与优秀教师,合作方之间的共赢合作,是软件学院办学的根本路径。潘院长还谈到,“我们要培养的是可‘热插拔’人才,即可以随到随用的人才。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既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中国只有数量极为有限的软件企业员工超过2000 人。一方面,是缺乏足够的合格人才。另外一方面,是无法进行到 位的管理,无法对员工进行统一的和规范化的管理。 因此,必须规范开发流程,采用流程规范工具,以便在提升企 业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和融合,从 而解决企业成长瓶颈。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学校党外人才管理的重要指针.把握"以人为本"核心,树立"党外人士是人才"党外人才是特殊人才"思想观念;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促进党外人才工作稳步发展,对党外人才的选拔要不拘一格、使用要有的放矢;把握"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提高党外人才工作水平和实效,解决党外人才实职安排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为党外人才施展领导才能搭建平台;解决党外人才政治安排席位少、层次低问题,实现党外人才政治安排上的突破;解决党外后备人选储量少、培养缺乏针对性问题,提高党外人才的后续储备质量.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晓飞博士谈工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业化软件人才培养要有工业化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标准◆倘若教师没有任何企业经历,他就很难懂得产业的发展规律,很难理解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很难做好软件学院的教学◆国际交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了欧洲的工业化教学风格。这是提高我国软件学院办学水平的捷径◆CEIS-SIOE会议意在进一步加强中欧交流,发展及完善中国和欧洲的软件工业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我问我们的PGGAME制作业.中国不缺乏人才,不缺乏高技术的程序员,不缺乏技艺娴熟的美工,也不缺乏有激情和灵感的乐手,但如果我们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国家的PCGAME制作业将可能被别人吞噬殆尽.也许我们的人才会从此拥有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地飞翔,但我相信他们将会在EA、Virsin、KOEI等公司的旗帜下工作,我不知他们的产品是否能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记.狼来了现在如果还有人谈论粮是否来了,那么这就是个悲剧,因为狼的确来了.  相似文献   

13.
<正>1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国力和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学校缺乏有公司项目经验的年轻师资,这是制约高素质人才输出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的教师不允许直接留校,都要经过业界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唯一提供的软件人才就是编程人才;而在整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上才比较缺乏。中国在这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SAP中国研究院绝对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7月19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殷志鹤,殷会长说,此次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并且很全面,将大大加速软件产业的发展。《政策》中“量化”了的地方是关于软件企业的税收部分,其余的诸多政策需要具体的实施措施来保证。从各级政府和部门来看,要用好、用足《政策》,大力发展当地的软件企业,但下能“滥”用《政策》,防止一些企业“乔裝打扮”钻税收政策的空子。对软件企业来说,首先要改进管理的水平,使软件的开发过程标准化、工程化;其次,要有面对国际市场的魄力和实力。中国软件企业缺乏的是管理人才和真正的企业家,如果没有面对国际市场的人才,软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高职是江苏省教育部门针对初中后的学生办设的专科学制,并且强调专业技能性人才的培养。Flash动画制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简单易学,动画处理简便,尤其是市场运用性极强。但学习这门软件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而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这样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学生,以探究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呢?本...  相似文献   

17.
美国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软件人才是一个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增强软件人才培养能力,如何提高软件人才实用性是摆在中国软件产业面前的一个问题。软件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特别是美国,在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正规学院教育、公共学院教育、私立学院教育,商业机构认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软件教育模式的介绍,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软件人才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问托普     
张里 《程序员》2002,(8):24-26
对中国软件人才的生存和发展动态,本刊一直给予较高关注,我们深知中国软件要步入健康良性通道,首要的是软件人才必须有优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我们反对任何借此话题炒作哄抬自己的“投机行为”。于是,我们有了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9.
郑柯 《程序员》2009,(5):I0001-I0001
业界知名的Bob大叔在不久前发表了"软件技艺宣言",向外界大声宣告:我们不仅要提供可以工作的软件,更要提供技艺精良的软件。我们不仅要响应变化,更要稳步增加价值。我们不仅重视个体和交互,更重视建立专家群体。  相似文献   

20.
<正> 据《中国计算机报2001-2002IT报告》:2001年,中国的软件收入增长率和IT服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9%和25.5%;到2004年,中国的IT劳动力市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将达到20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就缺少专业工程师4万人。 许多企业都在寻找拥有高级技能的IT人才,但很难找到。是中国缺少IT从业者吗?并非如此:中国高校每年毕业的近百万大学生中,各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问题的关键在于经过IT专门培训的人才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