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又称为桐泽型色素膜炎,以视网膜和脉络膜动脉的严重阻塞性血管炎,弥漫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中度或重度玻璃体混浊和多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为特征。可见于各年龄组,有报道12岁儿童亦可患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5∶1。  相似文献   

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属少见易误诊疾病。我院1995年10月曾遇1例,报告如下。男,30岁,工人。因左眼红,视物不清10天就诊,以急性色素膜炎收入院。全身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左眼光感,眼压5.5/4=2.8kPa,混合性充血忖,角膜KP ,灰白色,大小不等,房水浑浊,虹膜纹理不清,上方部分后粘连,玻璃体絮状多量飘浮物,眼底朦胧,大致见视盘界清,色正常,周边及后极部机网膜均有黄色大片渗出,轻度浮肿,表现凹凸不平,有散在小片出血,黄斑区有类似改变,中心反射消失,血管着不清。左眼未见异常。按一般色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为新发现病种,尚属少见易误诊疾病。我院1987年9月曾遇一例,报告如下:男,28岁,农民。因左眼红,视物不清10天就诊,以急性色素膜炎收入院。全身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左眼光感十,眼压5.5/4=2.8kpa,混合性充血++,角膜 KP+++,灰白色,大小不等、房水++,虹膜大模糊,上方部分后粘连,玻璃体絮尖状纹量飘浮物,眼底  相似文献   

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由日本学者Urayama等于 1 971年首次报道。我国从 1 985年至 1 995年间共报道 2 9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 ] ,近年来逐渐受到眼科工作者的重视 ,常表现为广泛视网膜全层坏死 ,病情进展迅速 ,80 %~ 85 %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2 ] 。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挽救视力。笔者于 1 999年至 2 0 0 1年收治 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 ,采用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试行玻璃体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为 1 999~ 2 0 0 1年收治…  相似文献   

5.
6.
<正>1 病例摘要例一、张xx,男,3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6天,2014年11月18日门诊以"右眼葡萄膜炎"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查:右眼视力0.2,睫状充血,角膜后大量灰白色、中等大小KP,位于瞳孔区偏下方,瞳孔常大,对光反射正  相似文献   

7.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致盲性眼病。本文报道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治疗效果良好,但后期未遵医嘱服药及复诊,患眼复发、视力骤降。以此分析本病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后期随访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眼部疾病,临床表现为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炎、局灶性视网膜坏死及视网膜脱离等.ARNS常发病隐匿,进展迅速,病变部位广泛而复杂,且症状在发病早期不明显,因此需注意与其他类型葡萄膜炎相鉴别,此病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16年  相似文献   

9.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朱彤蔡裕贤(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221002)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病毒感染分类号R774.12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是一种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的、起病急、进展快、预后不良的眼病,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0年4...  相似文献   

10.
陈为民  仝林  黄艳 《重庆医学》2004,33(8):1278-1278,F003
多数人认为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等引起的,主要包括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网膜坏死,晚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一组综合征.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作者从1995~2003年收治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酮泽型(kirisawa)萄萄膜炎,其特征是重度全葡萄膜炎伴视网膜动脉炎,周边大量渗出,视网膜坏死,玻璃体重度浑浊,后期出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病因多为疱疹病毒包括HSV和HZV感染所致,常单眼患病,治疗困难.视力预后差。近2年来,我院共发现3例,由于诊疗及时,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一种被认为是由疱疹组病毒引起的以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炎、眼前节炎症、视网膜坏死及后期继发视网膜脱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为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虽然文献已大量报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但是临床仍能看到早期误诊、误治的大量病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2月-2009年12月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15例患者共20只眼的临床资料,并对该病初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桐泽型葡萄膜炎(kirisawauveitis)或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S)。本病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血管炎、玻璃体浑浊和后期视网膜脱离。早期不易确诊,但病情发展迅速,视功能损害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近2年来,我院发现5例,其中3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芬  郭小健 《海南医学》2013,24(11):1660-166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一种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少数为EB病毒、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重度全葡萄膜炎伴有视网膜动脉炎,周边大量渗出,视网膜坏死,玻璃体高度浑浊,后期出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严重损害视功能。发病率低,但该疾病极易误诊漏诊,病程发展快,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不可逆的视网膜组织损害。因此争取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的意义重大,现就对ARNS的治疗的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治疗的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5例52只眼进行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时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开始用药时间在发病2周以内的22只眼中17只眼(77%)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保持在0.3以上的有14只眼;药物加光凝治疗的31眼中,仅12只眼(39%)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但4只眼因玻璃体增生性病变严重(视网膜脱离的高危状态)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4只眼中,有20只眼视网膜复位尚好;术前已有视网膜脱离的18只眼术后视力均在光感~0.05;无视网膜脱离的6只眼,术后视力在0.05~0.2之间。结论及时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ARN的治疗是必要的;应在视网膜脱离发生以前进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16.
张良 《吉林医学》2013,34(2):287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37例(共4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不同时期的病例表现分别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有9例患者病情未好转,视力提高的共21只眼,已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视力恢复在光感-0.05之间。结论: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时期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采用抗病毒药物、眼内激光光凝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综合治疗2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效果。29眼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视力提高16眼(55.2%),除1例拒绝手术外,视网膜均恢复良好。ARNS的预后较差,明确诊断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时施行预防性眼内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2例、17眼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电图)以及治疗过程。结果:4例6眼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3个月后视力0.81眼、0.61眼、0.42眼、0.31眼,1例、1眼病情加重,建议手术治疗,4例、4眼行预防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出院后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视力恢复为0.61眼、0.41眼、0.32眼,5例、6眼行玻璃体切除注入硅油加光凝加巩膜环扎术,取硅油后随访3~6个月,视力0.151眼,0.061眼,CF,50cm2眼,HM眼前1眼,光感1眼。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内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钱俊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9-119
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40例、60眼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过程。结果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患眼未发现新的视网膜坏死病变。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内感染疾病,抗病毒、激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20岁,因受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 d来我院就诊。查体及血常规示:体温37·2℃,WBC 12·5×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0,以“发热待查,上感”入院治疗。3 d后出现右眼红、视物不能持久及右侧头疼等症状。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2,右眼结膜睫状充血,角膜后壁细小灰白色KP(++),房水闪辉(+),眼底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经局部激素及散瞳治疗5 d病情无好转,后用青霉素480万U、地塞米松5 mg,1/d,静滴1周,病情仍继续加重。右眼视力降至0·8,前房渗出物增多,虹膜11时位局灶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