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新课程全面贯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这就会出现探究活动时间长、实验设备有限、活动组织困难、学校学习课时不足等实际情况.这必然会制约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要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学生能力发展视角对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1997年和2014年发布的本科物理实验课程建议报告进行分析,概括美国本科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变化:从概念学习转变为构建知识,从科学探究转变为科学实践,从建模教学转变为计算物理.在AAPT2014年建议报告的影响下,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美国本科物理实验课程目标具有凸显物理实验认识论目标、在科学决策中培养综合能力和科学交流目标内涵多样化的特点.这些变化和特点对我国本科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设置与教学实施方面有重要启示:加强学生实验认识论的培养,重视学生实验核心能力发展,丰富实验科学交流形式.  相似文献   

3.
计算物理是培养学生以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课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物理基础》是国家精品课程所用的教材,自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广受好评.为进一步从语言学习、物理建模、算法与编程、科学计算可视化(图形研究)等几方面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出版者组织编写了与主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PPT与习题集.在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提高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科学思维”这一素养中,首次将模型建构作为物理学习的关键能力.将学习进阶理论与建模教学整合规划,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2节“向心力”为例,构建物理概念的建模教学,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将Web-based Application(Web App)等技术引入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构建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实现让学生可以随时开展课内外学习的移动学习资源平台,促进了物理实验系列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在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为基础和支撑,对物理实验系列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操作+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实验室课堂上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1 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原则性地给出了教学实施建议,并提供了若干示例.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部分给出了教学建议:(1)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2)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3)保护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采用卡甘合作学习结构并进行科学建模,对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程建华 《物理通报》2015,34(10):11-14
: 物理教学中要“ 重视科学方法教育” , “ 要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已基本取得共识.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 步探讨如何使潜科学( 展现形成科学结论之前的一些潜在的科学问题、 思想、 方法和经验)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使 学生深刻地了解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而转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下的概括: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当今,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课堂教学当中,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本人从教几年,对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势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推文创作的深度学习研究,转变了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将推文创作融入物理教法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在理解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创作物理实验推文.教学实践表明:在课程中融入物理实验推文创作,为物理教法实验教学、学习和评估提供了创新和灵活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物理教法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开展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课程,课程在理论讲授中注重物理量和实验原理的讲解,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适合于中学生。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使用Arduino系统以及各种传感器、电机、开关等物理设备完成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设计,因此学生使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均得到了提高。该课程可以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拓展内容和有益补充,也可作为承接青少年科普活动和科学教育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基础教学改革中,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学习中,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物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践探究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略举几个物理科学探究与创新有效整合的案例,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赵正 《物理通报》2006,(10):9-10
把物理探究学习融入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之中已成为当今物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列入其“科学内容标准”之首;2000年英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四个目标的首要目标;2003年3月31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又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学习方式”.而物理探究学习的课堂评价在学生物理探究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要求更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方式本应多种多样,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是围绕教科书、教辅资料等文字性课程资源而展开的.确切地说,学校或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素材来源是基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其实,"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凡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科学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  相似文献   

16.
李茜 《物理通报》2011,(1):19-2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度之一.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了解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生活及生产中的物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有哪些?物理教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大学物理的课程特点出发,指出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质的重要前提.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就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物理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地进行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做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吴平  杨雁南  许秋生 《物理与工程》2012,22(5):50-52,58
本文阐述了省级精品课程"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课程的建设.课程着重于加强近代物理基本原理、近代物理原理在高新技术中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自然观,从而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台湾大学物理系在迈向顶尖大学提升教学质量计划中,从事物理基础科学教育改善计划.首期普通物理教学改善,先着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良、实验仪器设计更新、及优质教学环境为执行重点.实验教学尝试引进及时回馈系统(IRS),配合前导提示问题,和进阶应用探究实验,达到激发实验探究学习目的.课堂教学以问题提引及实物演示与概念动画影片等,启引学生内发学习动机以体验物理学科内涵与建构学习物理学基本概念.目前台湾的大学物理教学兴起改革热潮,并形成普物教学联盟.为达到启发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优质物理教学目标,需要改革性实验课程与创意化的教学模式,并赖两岸教育者分享经验及资源,共同为教育理想群力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基于证据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逻辑严谨的科学思维、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是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核心环节.本文以苏科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为例,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在证据意识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