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ERCP与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青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2-2363
目的:探讨超声与ERCP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ERCP确诊为PSC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声像图,5例患者肝内散在片状强回声;7例胆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10例胆囊壁增厚;6例胆系内胆汁淤积,肝大、脾大均为4例,此外,肝门淋巴结增大及腹水可为PSC的伴随表现。结论:PSC诊断中,超声及ERCP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亦称狭窄性胆管炎、闭塞性胆管炎或纤维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病,很可能与感染有关,特点是病程长、进展慢,主要表现为黄疸(系肝内外胆管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造成的梗阻所致),最后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昏迷死亡。一、病因目前有细菌、病毒、自家免疫和胆汁酸学说等,但至今尚无充分根据证明这些学说。有人推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  罗晓峰  李荣 《当代医学》2011,17(21):47-48
目的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手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2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纳差、皮肤瘙痒、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主要为ALP、GGT升高,所有患者中ALP、GGT均升高,其中ALP平均升高4倍,而GGT平均升高6倍。MRCP以及ERCP见胆管不均匀、肝外/内胆管扩张,胆总管狭窄。肝穿病理见胆管周围纤维化改变、基底膜增厚改变。治疗以熊去氧胆酸为基础药物,1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化验指标有所下降。伴有肝硬化、腹水的2例患者疗效不佳,自动出院。结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起病隐匿,而尽早诊断、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是影响预后与控制病例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慢性胆汁瘀积性肝病,其特征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的炎症,增生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病变胆管狭窄的近端扩张,胆管造影显示为串珠状表现。20世纪70年代前,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约100例。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开展后,PSC病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3例PSC患的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有关献。结果 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31~57岁,病程2周~5年,均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或伴黄疸为主要症状。CT扫描均见肝内外胆菅、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部分胆管壁硬化钙化,类似多发小结石改变。3例术前CT均诊断为胆管多发结石。结论 PSC诊断除根据临床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外,超声检查、CT、MRI检查有一定意义,确诊依赖于胆管造影和肝脏、胆管活检。  相似文献   

6.
王涛  吴清明  龙辉 《现代医学》2021,(3):363-368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损伤并伴有胆管纤维化.PSC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都与其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也在该疾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是其诊断"金标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内镜超声扫描(endoscopi ultrasonography,EUS)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一院确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8例患者进行EUS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胆总管管壁全周性增厚(厚度≥2.5 mm)、管腔狭窄变细,3例胆管壁回声增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4例,胆囊体积增大2例,胆囊壁均无增厚;肝门淋巴结增大4例,门静脉轻度扩张1例.结论 内镜超声在胆管疾病的诊断上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硬化性胆管炎(S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7例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及其MRCP表现,并比较2D-SSh-TSE及3D-HR-TSE两种成像技术的MRCP图像质量。结果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2例,病因不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SSC)15例,腹部手术史(尤其是胆道手术史)、长期反复肝内外胆管结石为其常见病因。硬化性胆管炎MRCP特征性表现为:局限或弥漫性胆管狭窄和扩张("串珠样"或"藕节样")改变、管壁增厚、肝内胆管分支减少和僵直("树枝修剪征")、肝内胆管分支到达肝脏边缘。结论 2D-SSh-TSE和3D-HR-TSE两种成像序列在显示肝内外胆管方面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应用可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病变的诊断;MRCP对S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导该院自1986~1995年收治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4岁。从出现症状至确诊平均病程2年,阻塞性黄疸是该组病人的突出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直接胆道造影,如胆管纤细,枯树枝状,串珠状,剪枝状或跳跃节段状,水中胆道病理检查可以与胆管癌鉴别。硬化性胆管炎应该早期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加肝内胆管U管引流,胆管的支撑管应停留1年以上。本病最终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终末期可选择肝移植。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原因尚不明确的胆道疾病。其主要病变在胆管粘膜下层,可发生于肝内胆管或肝外胆管,也可累及整个胆管,胆管呈弥漫性纤维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胆汁瘀滞,进而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无任何特异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黄疸及皮肤瘙痒,部分病人有右上腹隐痛或恶心呕吐、食少、发热等,后期可见肝脾肿大,临床上多通过ERCP或外科手术加以确诊。多年以来,以中药为主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的炎症、梗阻和纤维化及最终发展成肝硬化为特征的慢性胆管性肝病[1].由于病因不清,PSC的治疗受到很大限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其医学处理可分为两种:(1)对症治疗;(2)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对于有门脉高压、肝衰竭和难治性细菌性胆管炎的晚期病人,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史瑞 《中外医疗》2010,29(8):177-177,18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4%~5%的患者需要肝移植。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80%,但疾病复发率在10%~27%。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复发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和治疗。肝移植术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复发的诊断主要靠病理诊断和肝内胆管影像检查。危险因素较为明确的是与患者HLA基因型有关。治疗和预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少见的、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常被误诊为其他肝胆疾病。本院2009年8月收治1例,现总结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77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3月"门诊入院。患者3个月前逐渐出现尿色深,皮肤发黄,无明显其他不适;2个月前到我院内科,住院检查并行保肝治疗,化验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9 U/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临床上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共收治胆道疾病患者766例,确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7例(0.9%),均以不同方式行手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14.2%);良好4例(57.1%);改善2例(28.5%)。结论: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则应早期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可有效控制感染、保护肝脏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认识,报道1例除外其它肝损害病因,经血清生化学(肝功能、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和肝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对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应作为鉴别诊断之一。及时检测血清生化学、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ERCP并除外其他肝损害病因将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随着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肝脏炎性疾病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综述PSC的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药物、手术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的一些探索,以期为该病的科研与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倩  张顺财  刘厚钰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439-1440
我们自 1999年至今收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合并布 加 (Budd Chiari)综合征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女 ,4 4岁。因“皮肤黄染 2年”入院。体检 :神志清楚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颈静脉无怒张 ,心肺无异常发现 ,肝肋下刚及 ,剑下 2cm ,质地中等 ,无压痛 ,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后检查 :总胆红素 :33 1μmol/L ,结合胆红素 :2 0 8μmol/L ,总蛋白 :86g/L ,白蛋白 :37g/L ,球蛋白 :4 9g/L ,γ 谷氨酰转肽酶 :2 34U/L ,丙氨酸转氨酶 :4 5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5 9U/L ,碱性磷酸酶 :85 2U/…  相似文献   

19.
杨志勇  郭炜 《中原医刊》1996,23(12):14-1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诊治体会杨志勇,郭炜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以肝内外地管慢性纤维化性狭窄和闭塞为特征的综合征。各年龄组均可发生,成人多于小儿。我院自1984~1995年7月共收治6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方法 回顾分析2006 - 2011 年在本院诊治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26 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超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情况。 结果 26 例中男16 例,女10 例,年龄35 ~ 60(42.5±6.8) 岁。以黄疸(80.8%)、乏力(73.1%)、纳差(69.2%) 为主要表现,伴有皮肤瘙痒(34.6%)、发热(46.2%)、消瘦(26.9%)、脾大(19.2%)。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 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免疫检测显示IgG 升高18 例(69.2%),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9 例(34.6%),抗核抗体阳性4 例(15.4%),抗平滑肌抗体阳性1 例(3.8%)。胆道造影24 例(92.3%)显示不同程度的多灶性狭窄和节段性扩张的胆管改变。超声显示21 例(80.7%) 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节段性扩张和狭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淤胆。结肠镜显示8 例(30.8%) 合并溃疡性结肠炎。肝脏穿刺显示13 例(68.4%) 出现胆管周围纤维化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熊去氧胆酸作为基础药物治疗,同时辅以保肝治疗,肝外胆道狭窄者给予支架置入,21 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 例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以及3 例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结论 PSC 是全身免疫异常体现在肝内外胆道的一种损伤,常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综合临床特征、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检测、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排除相关性疾病得以确诊。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