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砂土液化动稳态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动三轴实验数据,砂土的应力路径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此时,在不同的振动周期,砂土的孔隙水压幅值不再增加,应力路径相互重叠,但是应变幅值却以恒定的速率不断增加,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中的极限强度是评估砂土抗液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并结合饱和砂土的孔隙水压力发展和应力路径,使砂土液化强度更加明了。  相似文献   

2.
利用GDS动三轴仪对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进行液化强度试验,分析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龄期、不同基准应变和不同等幅循环应变幅值下的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样的抗液化能力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提高;随龄期增长而增强,但基准应变越高,增强越弱;随循环应变幅值的减小而显著增强;基准应变对砂样抗液化能力的影响受水泥掺量的制约。孔压半对数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土的孔压发展规律;存在一个临界基准应变,使得抗液化能力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得到最大化提高。  相似文献   

3.
02 首先感谢闫华林、张宇娜先生对作者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的“砂土液化动稳态强度分析”(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提出的几点看法(以下简称闫文),对此作出如下答复: 关于饱和砂土液化的定义,美国岩土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委员会于1978年2月组织了广泛的讨论,认为:“液化是使任何物质转变为液体的作用和过程。在无粘性土中,这种转变是由固态到液态,它是孔压增加、有效应力减少的结果”[1,2]。而日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在它所编写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词典》(1985年)中给出液化的定义为:“饱和砂土由于孔隙压力的升高而引起剪…  相似文献   

4.
利用GDS动三轴试验系统,在不同的基准应变下对福建漳浦滨海风积砂施加不同幅值的等幅循环应变荷载,分析了滨海风积砂在循环应变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滨海风积砂的孔压在初始段迅速增长,之后循环应变幅值不同,孔压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小幅值作用下,过渡段大致为“S”发展趋势,后期试样结构崩溃,孔压值迅速达到围压值。密实砂抗液化能力随着基准应变的增大和循环应变幅值的减小而增大,但是中密砂受基准应变的影响很小。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孔压增长对数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取自齐泰高速公路路基的粉砂土,在实验室内按照不同的干密度进行了重塑,完成了三组不同干密度的振动三轴液化试验。分析了饱和粉砂土的抗液化强度和液化过程以及应变发展规律,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建议了粉砂土振动液化过程中的永久应变势模型,给出了不同干密度下土样的回归曲线。  相似文献   

6.
振动荷载作用下黄土应变增长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F12440型空心圆柱扭剪仪为实验平台,通过室内饱和黄土动三轴液化试验,探讨了饱和兰州黄土液化过程中残余应变的发展规律:应力-应变滞回特性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发生变化,塑性逐步增大;当残余应变小于2%时,增长缓慢;此后,残余应变上升速率加大,3%应变一般出现在“初始液化”前;3%应变后,应变大幅增加,孔压有可能达到初...  相似文献   

7.
通过动三轴试验,对饱和砂卵石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液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饱和砂卵石土的振动时程曲线分析基础上,得到饱和砂卵石土的动应力幅值随振动时间推移有衰减且衰减速率逐渐增大的规律特性;依据孔压演化理论,结合试验结果,对饱和砂卵石土的液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出砂卵石土发生液化时含水量限制条件,与液化状态中的土样动应变状态的规律.此结论可为基础工程等土工构筑物抗液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砂卵石土动力特性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卵石土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并具有抗剪强度高、地震荷载作用下不易液化等优良工程特性,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反映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动力变形强度特性,通过砂卵石土室内动三轴试验,对不同饱和度的砂卵石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围压、固结比和振动频率对砂卵石土动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砂卵石土的动应力随固结比的增大而略有增加,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有较大增幅,而且其动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显著增大;(2)在相同围压下,随动应力增加,破坏振次减小;(3)砂卵石土的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4)其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明显表现在微小动应变中。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3,(8):83-89
通过一系列动三轴试验,获得不同动应力幅值、围压和含水率条件下阜新风积土轴向累积应变与振动次数的关系曲线。基于土结构性研究成果,定义风积土联结结构动应变势参数mN1、摩擦结构动应变势参数mN2和风积土总结构动应变势参数mN,探讨饱和重塑风积土发生结构破坏时,上述各结构性参数指标与试验条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N1随振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mN2和mN随振动次数增加而增大,且振动次数较少时各结构性参数指标变化较快,说明振动初始阶段风积土结构性损伤较为剧烈。动应力幅值和含水率越大,围压越小,风积土联结结构稳定动应变势mfN1、摩擦结构稳定动应变势mfN2和总结构稳定动应变势mfN越大。依据破坏振次与风积土总结构动应变势间的关系,建立了确定饱和重塑风积土动强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注浆是软土地基加固的重要方法,而在饱和砂土中,静力注浆方法很难把浆液注入,成为饱和砂土注浆工程中的难题。理论与试验表明,在饱和砂土中,采用振动注浆是一种理想方法[1,2]。其机理是在机械振动激励作用下,使饱和砂土产生液化现象,从而降低砂土中互相作用力,液化状态下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把浆液注入砂土中[2]。振动注浆机械的关键部件是注浆激振器,它是砂土产生振动的振源,振动器研究设计的基础是力学分析[3]。由于振动注浆是正在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振动注浆的许多力学问题尚无资料可供参考。本文针对振动注浆激振器的振幅、激振力、转矩和功…  相似文献   

11.
论“反规划”   总被引:70,自引:4,他引:70  
指出导致系统性的、全国性的城市环境危机和城市功能与结构混乱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论;基于现行方法论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规划”途径:强调一种“逆”向的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即生态基础设施,用它来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发展。文章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是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关键“。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的功能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特色以及城市的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贴线率"概念来源于美国城市规划中的"街道墙"概念。而通过考察"贴线率"指标的使用现状,发现其内涵及算法存在多种不一致的表述。针对其算法不够完善,控制效果有限等问题,提出回归"街道墙"本源,限定其使用范围;或者建立根植于我国城市形态特点及规划实践现实的,较为全面的街道界面形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这两条可能的途径,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印象”技术“翻译”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世界建筑》2001,(8):56-59
通过与德国建筑大师奥托·施泰德勤就“北京印象”项目合作设计的过程,寻找一种将国际建筑的新概念从技术上翻译成适合本土环境的建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引 贵刊2010年第7期刊登了题为"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开挖扰动引起围岩变形特性研究[1]"的文章(以下称之为"原文").笔者拜读后,觉得文中某些观点、思路、结论等似乎不太可信,对Hoek-Brown 准则及其参数或许有所误解.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资源损耗、资源短缺、资源分布不均以及资源对经济的硬约束,在房地产界,世界性地求同存异,提出"绿色房地产"概念。"绿色房地产"作为专业词汇提出,必然界定其外延与内涵,并从内外结合的角度来归纳其关键内容,从而发挥其引领性作用,以"绿色"为原动力升级房地产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某绿色房地产案例的剖析,重点阐述了"绿色房地产"的4个方面的新内涵:1、绿色房地产讲究"天时、地利、人和";2、绿色房地产讲究"章法";3、绿色房地产讲究"科学性";4、绿色房地产注重"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正>跑赢了时间的慢建筑曾经,"SOHO尚都"项目十多年前筹建时,潘石屹旗下的高管们对着一路之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效果图集体晒笑过一番。的确,与"SOHO尚都"出自名师之手的前卫造型相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外观顿显平淡无奇。在那个流行形式迷信的年代预测,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似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曾经,"侨福芳草地"尚未竣工时提出过一项动议:由己方全额出资修建一座跨街天桥与马路斜对面的"世贸天阶"联通,但这个提案被以种种理由婉拒了。毕竟,与一度火爆异常的"世贸天  相似文献   

18.
刘浩  王英姿 《建筑技术》2010,41(4):372-374
"开放住宅"是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住宅建造新理念,它顺应了身处高速变革时代的住宅可持续发展要求,使住宅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家庭生活的需求和变化、能够与环境更友好、使用寿命更长。"开放住宅"的理论已在许多国家推广和应用,在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也备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结合对"开放住宅"理念和案例的理解,探讨了在我国当前条件下为实现住宅的"开放",作为建筑设计者应主动运用的若干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公共利益"成为讨论的热点。城市规划长期以来自诩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然而城市规划行为究竟能否代表公共利益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检验。本文介绍了公共利益的内涵和特性,并通过几个较具影响的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立法部分界定公共利益、借助正当程序和经济手段形成公共利益、仰仗司法体系救济公共利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2)
<正>根据央视财经新媒体发布的"2021年中国青年消费大数据",保健养生位列2021年年轻人预期消费榜单的第二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健康,新生代的"养生热潮"已开启。尤其对于职场及生活压力较大的年轻群体而言,在养生休闲活动的选择上,会更青睐于诸如瑜伽、普拉提、SPA、健康护理等"轻养"型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