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健康理念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人居环境及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健康理念的校园景观是健康景观从医疗领域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延伸,是健康理念与景观设计结合的产物。高质量的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不能局限于考虑校园景观,而是要更加注重人在校园中活动的影响因素及景观建设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文章以健康和健康景观的理念为背景,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现存的相关问题,从生态环境、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着手,探讨适宜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景观设计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发放问卷的方法,调查校园公共景观空间使用者的基本属性,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使用时间特征、活动特征进行了解。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四个方面,调查使用者对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需求。根据实验调查结果,从垂直、水平界面维度,分别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福建农林大学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营造、建设与提升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学校的校园公共景观空间的提升更新,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该文旨在建立场所理论视角下典型校园空间的更新方法,探索校园景观空间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校园景观空间研究进展的梳理分析,确立场所营造介入校园景观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和积极影响;通过对场所理论概念的阐述,以场所空间和场所行为为切入点,分析校园景观中的环境特性。从文化、活动、自然特性方面构建场所理论介入中学校园景观空间更新优化的设计方法,并以唐河县文峰中学为例,提出基于场所理论的校园景观更新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环境质量的方式促进校园场所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代我国高校建设的脚步加快,大规模的高校校区涌现,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相似,部分校园景观落入了追求宏大气势的俗套,导致了景观与校园文化的脱节。从历史文脉的角度研究八大院校校园空间的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势,剖析历史发展及校园文化对于校园入口景观的综合影响,有助于总结出校园入口景观与校园背景特质的内在关联,拓宽校园空间设计理论的研究角度,进而为现代校园入口景观设计尤其是传统校园景观的更新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校园景观的地域性与文化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安一中江北校区景观设计为例,论述了如何让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崭新的形式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之中。文章从校园的规划设计、文化传统与内涵、文化主题核心景观三个方面分析南安一中江北校区景观设计特点。提出了校园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建构与传承对于提升校园环境的空间品质、文化价值、审美功能,促进学生的文化精神的养成,激发校园丰富的户外空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校园景观是在体现文化精神的氛围下,同时与基地内地理环境充分融合的综合景观体系。针对山地校园的空间特性,提出了山地校园景观空间营造的两个原则——自然主导性和特色文化驱动性,并以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景观设计为例,在充分理解场地现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文脉以及地域文化,对山地校园景观空间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房元民 《城市建筑》2012,(17):195+203
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大学老校区(鼓楼校区)的校园文化景观为例,从校园景观规划的轴线与空间、老建筑造型与风格、校园雕塑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挖掘校园景观设计的可鉴之处,为未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也随之受到影响,其中校园鸟类栖息地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评估鸟类现状对城市中同类型的高校景观空间建设或维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案例选取基于北京大学校园,从生境基底与鸟类空间实测现状两个方面对校园鸟类栖息地进行评估与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得出鸟类栖息地的5种不利模式与其相应的改造模式,文章结果对于未来北京大学的校园规划景观有着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的方法与原则,阐述了一些景观空间塑造的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各种类型校园植物景观空间,试图寻求一种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塑造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景观的地域性文化建构与传承,对提升校园环境的空间品质、文化价值、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精神的养成,激发大学校园丰富的户外空间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对校园景观空间地域性文化的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决定因素进行了探析,该文通过新老校区建筑风格的传承、乡土植物的运用、新乡土演绎、景观雕塑的类型选择等四个方面对校园景观空间的地域性文化建构与传承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并结合福州市大学城相关高校的景观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方民  程良 《山西建筑》2010,36(11):18-20
通过对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实践的分析,进行了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提出了创造良好大学校园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理想校园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山西建筑》2014,(24):219-220,237
主要讨论了太原地区校园绿地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对校园植物造景的原则和配置方式进行了探索及比较,并总结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为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和造景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城市建筑》2014,(9):288-289
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校园绿地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其次就北方大学校园的规划原则及规划要点展开深入探讨,按照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特色鲜明、具有地域特色、富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绿地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4.
郑勤  张金艳 《山西建筑》2010,36(11):62-63
结合党校校园环境的符号意义、象征期待和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的示范作用,通过对亳州党校新区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探讨绿色、功能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党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以适应党校环境体验的教育空间需要。  相似文献   

15.
周钦森  曹海瑛  詹燕 《山西建筑》2011,37(21):193-195
通过对植物配置主要因素的分析,结合项目案例,对景观化校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提出校园景观化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应坚持立足实际、注重立意、简洁明快、以“景”为主等原则,与校园空间特性相符合,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汪伟国 《山西建筑》2012,38(19):220-221
简要阐述了校园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说明了校园空间环境的本质意义,以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现代化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趋势,指出回归自然,延续文脉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为例,从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设计手法和景观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军队院校校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期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每个地块都有她的场所精神,校园环境的场所精神便是使用者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所产生的由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场所精神具有五维的特性,即三维的物化环境,第四维时间,第五维地方文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使用者的功用需求,还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景观的生长性,并且兼顾校园环境对当地文脉体系的补充。论文将通过总结校园场所精神的本质特点,探讨如何立足于地方人丈环境,通过营造具有个性的校园景观物化空间和人文空间,还原校园景观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