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2种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异构体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特点。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的脑,经恒冷箱冰冻切片,片厚30μm,进行HAP1A和HAP1B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显示,HAP1A与HAP1B在成年大鼠下丘脑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区域无明显差异,免疫阳性物质呈棕褐色,以视前内侧区、前区、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结节核、腹内侧核等部位表达水平较高,其他核团呈较低水平表达。HAP1A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定位在Stigmoid小体上,在神经元胞体和近端突起的胞质内弥散分布产物极少,阳性强度极弱,神经元胞体轮廓不明显;而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则主要以弥散形式定位于神经元胞质内,神经元胞体轮廓十分清楚;HAP1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还弥散、均匀分布在神经毡内,或定位于Stigmoid小体上,但HAP1B阳性Stigmoid小体数量明显少于HAP1A阳性者。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果显示,约有80%的Stigmoid小体既含有HAP1A也含有HAP1B,其余的Stig-moid小体仅含HAP1A。结论 HAP1A和HAP1B在大鼠下丘脑内具有相同的区域分布模式,但在神经元内的定位具有明显区别,提示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HAP1A或其羧基末端片段更适合于作为Stigmoid小体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微量注射法研究了大白鼠视前外侧区的传入联系。结果表明,在额前皮质、梨状皮质、隔内侧核、隔外侧核、杏仁核群、海马、丘脑旁室核、连结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室周核、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乳头体核、脑桥中缝核、网状外侧核均见有标记细胞。对视前外侧区的传入联系与生殖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将HRP注入大白鼠一侧下丘脑室旁核,用TMB成色,观察逆行标记的神经元结构。标记神经元见于同侧的下列结构:1.边缘系统:外侧隔核,杏仁内侧核及中央核,海马及海马下脚。2.下丘脑:下丘脑前核,视前内侧核,视上核,交叉上核,弓状核,下丘脑后核,前乳头体核,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外侧核。3.脑干:中脑中央灰质,中缝背核,兰斑,旁结合臂背侧核,外侧网状核,孤束核。  相似文献   

4.
用电泳法将HRP导入大鼠下丘脑室旁核,标记神经元可见于端脑:外侧隔核、杏仁核群,终纹床核、海马和海马结构的下角。间脑:丘脑束旁核和连合核;下丘脑前区,视交叉上核,视上核、环状核、下丘脑背内核侧和腹内侧核,下丘脑后核,弓状核和乳头体核。脑干:中脑中央灰质和被盖背侧核,脑桥臂旁外侧核和内侧核,中缝核和蓝斑,延随的孤束核和外侧网状核。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元结构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应用雌激素后老年前期雌性大鼠视前内侧区、弓状核雌激素受体的变化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结果:应用雌激素后视前内侧区、弓状核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ER-IR)的表达明显下降,神经元核仁边移、核膜皱折,突触丰富、突触内分泌小泡增多。结论:雌激素可调节下丘脑心血管中枢视前内侧区、弓状核雌激素受体的变化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 R P)逆轴突标记法,研完了成年大白鼠中脑中央灰质外侧区的传入联系。将HRP 注射到中央灰质外侧区后.可见到标记的神经元核团有:外侧丘系核、楔状区、二叠体旁核、黑质密带、丘脑底核、未定带、丘脑网状核、束旁核、丘脑腹内侧核大细胞部、Forel 氏H_1区;下丘脑背内侧核及腹内侧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恢、视前外侧核、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及隔外侧核;脑桥首尾侧网状核、被盖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脊髓背角RexedⅡ、Ⅲ层。针对这些核团,就脑内镇痛系统的形态学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技术研究了大白鼠视前外侧区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梨状皮质、杏仁皮质核、杏仁内侧核、杏仁前核、视上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中缝背核、中央上核、蓝斑核、联合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同视前外侧区有传入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雌激素受体(ER)在下丘脑视上核的分布及共存,为揭示雌激素与一氧化氮之间内在联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30只SD雌性大鼠下丘脑切片,采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观察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ER阳性神经元以及NOS/ER双染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并统计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ER阳性神经元以及NOS/ER双染阳性神经元的截面直径、数目及双染神经元所占的比例。结果 ①NOS阳性神经元在视上核内分布广泛,呈内侧稍宽的带状分布于视交叉的外上部,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视上核的背内侧部和背外侧部。②ER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视上核的表达不及NOS阳性神经元广泛,主要分布在下丘脑视上核的外侧部。③NOS与ER双染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视上核背内侧和背外侧部。结论 ①在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内,不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且ER阳性神经元也有较强表达。②NOS与ER双染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视上核背内侧和背外侧部,在下丘脑室旁核等其他核团内也有相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辣根过氧化酶(30~40%)微电泳注入30只大鼠的中缝背核(DR)后,观察其传入联系。结果如下:①电泳区以DR上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后核、穹窿、黑质、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脑桥网状结构中。②电泳区以DR下半部为主的动物中,标记细胞可见于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背内侧核背侧部、下丘脑腹内侧棒内侧部、缰核、腹侧乳头体前核、中脑网状结构、第四脑室底室周灰质、脑桥网状结构、蓝斑、中缝大核。这表明弓状核有纤维投射到中缝背核,中缝背核传入联系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测新鉴定的神经肽S(NPS)经其受体激活下丘脑神经元参与下丘脑生理调节,运用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确定NPS在下丘脑靶神经元的分布。方法注射NPS(1 nmol,n=6)和生理盐水(n=6),c-fos免疫组化学分别标记大鼠中枢fos免疫反应神经元在下丘脑的分布,并统计分析fos免疫反应神经元数量在各核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比较,NPS增加fos免疫反应神经元,数量分别为下丘脑视交叉上核322%,室旁核108%,背内侧核274%,腹内侧核126%,弓状核267%,穹窿周核520%,结节乳头体腹侧核641%,背侧核586%,外侧区378%(P<0.0001)。结论 NPS激活下丘脑上述靶神经元,可能与下丘脑睡眠觉醒周期、情绪、饮食、昼夜节律、温度和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膳食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能饲料饲养大鼠建立膳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模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结果:DIO组大鼠、饥饿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P<0.05);DIO组大鼠与饥饿组大鼠比较,下丘脑弓状核NPY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禁食和高能饲料喂养均可上调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对下丘脑內侧基底部神经元的影响?峁砻?MSG可毁损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可能随着作用剂量的加大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未见到MSG对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侧面暴露SD大鼠下丘脑的手术方法,为电损毁、核团内微量给药、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等技术用于下丘脑研究提供方便。方法通过剪开25只SD大鼠下颌骨、向尾侧部分牵拉舌头、切开软腭、用牙钻在基蝶骨钻孔等步骤暴露大鼠下丘脑,并通过放电特点鉴定神经元活性。结果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到下丘脑弓状核(ARC)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结论经腹侧面暴露大鼠下丘脑的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能方便地暴露大脑腹侧面的核团(如弓状核和正中隆起),以便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合成、分泌及其相关神经递质、神经肽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调节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机能的作用环节和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青春启动期雌性SD大鼠(体重160~180 g,月龄1.5月)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生理盐水、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和益肾填精中药合剂,灌胃法喂饲1次/d,剂量5 ml,共30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下丘脑内侧视前区、弓状核和正中隆起3处的GnRH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进行定量形态观察;采用组织匀浆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视前区GnRH含量;采用脑片孵育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侧基底下丘脑单胺类递质的释放量;采用推挽灌流技术及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视前区GnRH 和NPY的释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部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量.结果:滋阴泻火中药可以显著抑制下丘脑GnRH周期性分泌中心及紧张性分泌中心GnRH的合成与释放,而益肾填精中药则显著促进其合成与释放.滋阴泻火中药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GnRH紧张性分泌中心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下丘脑GnRH周期性分泌中心多巴胺的释放,及同时促进这两个GnRH分泌中心NPY的合成和释放,使下丘脑GnRH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显著降低,从而明显抑制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益肾填精中药则可能通过降低下丘脑GnRH 紧张性分泌中心NPY的合成和释放,使GnRH神经元功能显著活跃,从而明显促进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结论:补肾中药可能通过对下丘脑GnRH及其相关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NPY的合成与释放的调节作用,调整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机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出现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脱颗粒、高尔基体扩张等变化;另外,弓状核内的神经毡和部分突触也出现异常改变.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是D-半乳糖致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下丘脑Hypocretin神经肽在缰核(Hb)对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为探讨Hb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灌胃给予催眠药唑吡坦5 m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待唑吡坦药效达峰值时,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出Hb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中HcrtR2 mRNA的表达水平。另取大鼠(n=5)单侧Hb微量注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采用CTb逆行追踪法观察下丘脑内是否有免疫阳性神经元存在。结果:经RT-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Hb中HcrtR2 mRNA的表达水平(相对平均灰度值分别为0.13±0.03和0.26±0.0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A)、外侧视前区(LPO)和弓状核(ARC)都可见CTb标记免疫阳性神经元。结论:下丘脑Hypocretin神经肽及其受体参与Hb对睡眠-觉醒调节的作用,且Hb接受下丘脑内睡眠相关结构LHA、LPO、ARC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雌性大鼠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比较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这类神经元活动的有效性,为针刺治疗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下丘脑内视前内侧区、弓状核及室旁核区域的GnRH相关神经元放电,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探察针刺身体不同部位的15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针刺15个穴位前后兴奋性神经元放电变化百分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子宫、关元、带脉、三阴交、耳甲、足三里、下关、关元俞、肾俞、中脘、曲池、合谷、内关、肝俞、膻中;从针刺部位来看有明显变化的是:下腹部、后肢、下背部。针刺对抑制性神经元的影响同兴奋性神经元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针刺能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的活性,但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神经节段支配密切相关,与生殖器官同节段支配的穴位其激活下丘脑中GnRH相关神经元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