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栽培过程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及钙(Ca),镁(Mg),钠(Na),锰(Mn),锌(Zn),铜(Cu),镍(Ni)7种营养元素含量,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栽培品根际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及pH随年限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太白贝母野生品整体上随着生长年限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变化。栽培品根际土壤Ca,Mg,Na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降低的趋势,Mn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野生品根际土壤Ca,Mg,Na,Mn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整体上,太白贝母野生品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优于栽培品。结论:3年是太白贝母生长的转折点,3年后根际土的土壤养分和营养元素有显著的迅速下降趋势,在太白贝母的经营管理中需注意平衡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2.
栽培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苍术栽培中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稀释平板法测定一至二年生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放线菌总量;提取苍术根际区土壤微生物DNA,使用E. coli的27 f和1 492 r引物扩增16S rDNA,Hinf内切酶酶切,比较一至二年生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二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普遍低于一年生样品,三者分别下降46.14%,49.25%,31.88%,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三者的比例改变;所有一至二年生的8个样品扩增后均得到重复性好且稳定清晰的16S rDNA条带,片段长度约为1 500 bp。Hinf酶切后多数样品在1 000 bp附近均出现主带,其他弱带不完全相同。就多数样品而言,一年生与二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样品的酶切谱带在年间变异大于年内的变异。结论:多年栽培苍术病虫害的发生,可能与其根际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年限黄蜀葵根际土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结合ICP-AES测定不同种植年限黄蜀葵根际土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对比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蜀葵根际土中常量元素氮、磷及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酸化;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标准,但黄蜀葵根际土中汞元素含量逐年降低。根际土中微量元素锰、锌的含量也逐年降低,而中量元素镁、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他元素营养成分无规则变化规律或无变化。因此,探究黄蜀葵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养分变化规律,为黄蜀葵栽培种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和微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消减黄蜀葵连作障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苍术为常用的中药材,在人工栽培研究中,我们发现春播苍术出苗期间正值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大风和寒流频繁的季节,造成苍术出苗率极低。为此,我们采用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苍术出苗的情况作了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选择成熟较好的人工栽培苍术种子在30℃的温水中浸泡16小时,于3月22日在陕西咸阳市陕西中药研究所药园内播种,设地膜覆盖、树枝覆盖(女贞子的树枝叶)和不覆盖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不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滇重楼共生培养条件下,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养分,AM真菌侵染率及根茎总皂苷的影响。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滇重楼实生苗接种外源性AM真菌后处理组与不接种对照(CK)组根系侵染率、根际土壤养分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的变化,以及根际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总皂苷含量的关系。结果:与CK组相比,接种AM真菌处理组根系侵染率显著增强(P0.05),处理组滇重楼根际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总球囊霉素含量、全氮含量较CK组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和pH较CK组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后滇重楼根际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CK组相比变化较大,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了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改善滇重楼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有助于根际土壤养分转化,促进滇重楼生长,提高药材的入药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 茅苍术是燥湿健脾的常用药物。其根茎生长缓慢,但临床用量日增,资源日趋匮乏。茅苍术的根约占地下部分总重的20%,长期以来产地加工时均作为杂质而去除。如果能够开发利用,对缓解苍术紧张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我们以茅苍术挥发油为指标,将其根和根茎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栽培与野生茅苍术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驰  王旭敏 《中药材》1990,13(2):5-8
本文通过对一年生栽培及野生茅苍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粉末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栽培茅苍术与野生品的质量基本一致,为推广应用人工栽培茅苍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苍术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茅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状茎[1]。茅苍术的别名茅术、南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北苍术别名赤术、枪头菜,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河南、黑龙江等地,亦有称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北苍术为"关苍术"[2]。苍术性味辛苦、湿,具有健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方法:设置低温组(T1)、适宜温度组(T2)、高温组(T3)3 组,各重复8 个,生长6 个月,收苗。采用t 检验比较生物量;GC-MS 分析、鉴定苍术根茎挥发油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BIOLOG 微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检测苍术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此观察苍术挥发油组分及根际环境的综合变化。结果:淤不同温度下生长的苍术的株高和总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约0.05)。于不同温度下苍术根茎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0.01%的组分相差较大。三者共有组分有7 个。其中T1 处理鉴定出17 个组分,T2 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T3 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挥发油总含量(mL·g-1)T1(23.0597)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无机元素对茅苍术道地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 :了解土壤中无机元素对茅苍术道地性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产地茅苍术根茎及生长地土壤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发现道地产区茅苍术药材中镍的平均含量高于其他茅苍术的 3倍以上 ,其对钙的吸收有富集作用 ;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茅苍术及土壤中无机元素元素的含量不相关。结论 :茅苍术主要是通过主动吸收调控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同时发现茅苍术对铁和铬、铁和汞、汞和铬、砷和铅及钴和锶的吸收积累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目的 :在个体和总体两个水平上研究南苍术挥发油成分所蕴涵的多样性和特征 ,进而揭示茅苍术道地性的化学本质。方法 :分单株采集 7个居群的 47株南苍术根茎 ,用GC-MS分离鉴定挥发油中的 6个主要成分 ,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显示茅苍术挥发油主要组分的含量明显不同于非道地南苍术。其他分析表明 ,与非道地南苍术挥发油相比 ,茅苍术总挥发油含量显著低 (P<0.01) ,其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 1%的组分数目显著高 (P<0.01) ,苍术酮加苍术素的含量极其显著高 ,而茅术醇加 β-桉叶醇的含量极其显著低 (P<0.001)。主成分分析表明苍术酮在体现茅苍术道地性特征时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结论 :茅苍术道地性在挥发油中的表现主要是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及苍术素呈现出的一种特定配比关系 ,即 (0.70~2.00)∶(0.04~0.35 )∶(0.09~0.40)∶1。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苍术道地药材气候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25  
目的:寻找苍术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苍术质量的生态主导因子;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明确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使用IDIRIEIW软件对苍术研究样地30年间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均值进行空间插值,提取茅山地区气候因子参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寻找茅山地区生境特征。结果:研究发现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含量的重要生态主导因子之一;高温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之一;苍术道地药材原产地生境特征为年均温高于15℃,冷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 1)℃,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在32℃左右,极端低温(- 17~- 15 )℃,旱季约为1~2个月,年降水量约为10 0 0~116 0mm。结论:茅山地区气候具有高温、旱季短、雨量充足的特点;苍术道地药材形成具有逆境效应。  相似文献   

13.
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土壤环境变化。方法:通过含5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AM真菌Glomus m osseae(GM)后,苍术生物量、挥发油成分及根际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①苍术对AM依赖性达到245%。t检验表明,VA组苍术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根茎挥发油的GC-MS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AM组与CK组苍术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相对较大的主要组分基本没有差别;③土壤养分检测表明,AM组根际土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CK组;④GC-MS分析发现,AM组和CK组土壤有机质变化不完全相同,表现为AM组的组分5,6比CK组高,而CK组的组分9~11比AM组高;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 iolog检测发现,AM组的AWCD值在整个温育过程中始终高于CK组,在反应192 h后,AM和CK 2组土壤的AWCD值分别达到0.66和0.46。t检验表明,72 h和168 h时AM组和CK组的微生物shannon及M cIntosh s均匀度基本一致,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M cIntosh s多样性指数在72 h差异不明显,而168 h AM组均高于CK组(P<0.05)。结论:接种AM真菌,能促进了苍术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及代谢活性,影响苍术根际区有机质组成,从而显著促进苍术的营养生长,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苍术挥发油质量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幼苗,检测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15%和25%PEG胁迫下,苍术幼苗体内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高浓度胁迫下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于胁迫后3 d和1 d显著提高;SOD,POD,CAT,APX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高浓度变化幅度较大,POD,APX均于胁迫后3 d达到峰值,SOD,CAT活性高峰期根据浓度大小而不一致。结论:干旱胁迫下苍术幼苗可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来降低水势以适应干旱胁迫;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使之相互协调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5.
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的 5个南苍术和 5个北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结果 :从南、北苍术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 32和 29个化合物。结论 :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为 β-桉叶油醇或 β-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而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分别为茅术醇、β- 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相似文献   

16.
南北苍术的RAPD分析及其划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用RAPD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南北苍术的划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 40个引物对 7个居群的南苍术、北苍术及关苍术进行RAPD分析。RAPD分析软件RAPDistance Package———Version 1.04中Dice的方法计算任意两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 ,得树系图。结果 :共检测到多态位点 60个。聚类分析显示 ,苍术有以地域为界聚类的倾向 ,且南苍术首先与关苍术聚类后再与北苍术聚类。结论 :苍术的化学成分、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地域为界划分南北苍术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茅苍术主要成分苍术素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科学评价不同产地茅苍术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各产地茅苍术药材进行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用SPSS 19.0对13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采用药典方法测定苍术素含量.结果:建立了茅苍术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不同产地茅苍术药材指纹图谱有较大相似性.但苍术素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道地产区与主产区茅苍术药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别不是很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合苍术素的含量,为茅苍术质量评价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利用遥感技术对野生中药苍术的资源量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研究区江苏茅山的概况和茅山苍术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研究野生茅苍术的思路,根据不同地物在反射光谱特征上的差异,对江苏茅山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苍术生长密度相关的地物类别,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茅山大茅峰、二茅峰和小茅峰苍术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茅山苍术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野生与栽培苍术药材主要药理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和HC l造模,观察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对小鼠胃溃疡的影响;采用碳末推进法,观察观察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对正常小鼠和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 IC)测定研究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同一产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理作用差异较小,不同产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之间差异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正常、脾虚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及抑菌作用方面,罗田产地的作用比句容产地的好。而对无水乙醇及用0.6 mol.L-1盐酸制备的大、小鼠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主要药效方面,茅苍术栽培品与野生品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为茅苍术栽培品代替野生品提供一些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