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独居老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难以独立坐下以及久坐后难以独自站立起来的问题,设计了一款自适应升降式老人起坐防摔助力椅.该助力椅主要由行走部分、底座升降部分、座椅及扶手俯仰升降部分、靠背等部分组成.由电动推杆、"几字型"扶手支架、扶手、俯仰座椅面等组成的座椅及扶手俯仰升降部分可联动实现座椅面和扶手的俯仰升降,并根据使用者需...  相似文献   

2.
在CATIA设计建模环境下,对一体式折叠桌椅进行建模,完成整体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分析,实现了桌面高度、倾斜度可调,位置可旋转;靠背高度、角度可调节,靠背板旋转可选择,必要情况下可作为简易桌子使用;椅子可实现高度调节、椅面板旋转和空间折叠等功能。该一体式桌椅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的特点,适合于教室或旅行使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车振动舒适性试验与体压分布试验,研究了汽车行驶动态工况下人椅系统的振动特性与体压分布特性。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人体头部、背部、臀部及坐椅底板等部位的振动,试验表明人体承受靠背纵向、坐垫垂向的振动较大;通过人椅系统传递特性分析,可知人体头部主要运动发生在XZ平面,且研究人椅系统振动舒适性时,除考虑坐垫振动外,靠背纵向、头部垂向振动不容忽略。采用电容式压力分布传感器Xsensor测量了人椅接触界面靠背、坐垫体压分布,人椅系统静态体压统计分析表明靠背、坐垫分别承载了人体17.67%,67.65%的质量;汽车行驶工况纵向压力中心坐标在持续坐姿下,靠背、坐垫分别向下、向前滑动,动态体压参数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呈良好正相关,表明汽车行驶工况下动态体压参数能够综合反映人椅系统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本设计主要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助行器,其可以从助行器形态转变成座椅形态。这个助行器主要包括两个第一立柱、两个摆杆、两个第二立柱、两个转动套筒、两个转动座、两个第三立柱、转动轴、座板、两个扶手、两个连接套筒以主两个连接柱。两个扶手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柱与两个第一立柱支撑上的连接套筒连接后,两个第一立柱和两个第二立柱同时支撑在地面,两个扶手供使用者握扶,整个结构便是助行器形态。使两个扶手的连接柱与两个连接套筒分离并把两个第一立柱向两侧摆动后,扶手、第三立柱和座板便能向后摆下来,使得座板水平分布并由两个扶手和两个第二立柱进行支撑,整个结构便转变成座椅形态,以供使用者乘坐。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本设计还可另外增设靠背,在作为助行器使用时,把靠背拆下来,而在转变成座椅形态供乘坐时,再把靠背装上去。本设计由于使得助行器能够转换成座椅,从而给使用者外出行走和散步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用户对工作座椅舒适性的要求,设计了能实现椅面与靠背相对运动的座椅底盘结构。用户向后靠压椅背时,座面向后运动,同时略向下倾斜,即靠背与坐垫夹角从105°增至115°。在Pro/E软件中完成了实体结构的设计、装配及机构运动干涉仿真,给出了最终设计方案,为研究座椅舒适性及其工效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全向床椅的整体功能,建立了简化的靠背机构几何模型。根据几何模型机构简图,建立了靠背机构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数学模型的运动和受力曲线,验证靠背机构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ADAMS中针对几何模型实际情况,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得到几何模型的运动和受力曲线,验证靠背机构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比较两种运动和受力曲线哪种更能使人体感到舒适。在动力学仿真中得到靠背机构最危险的受力状态,在ANSYS中针对这一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靠背机构的强度。结果表明,靠背机构结构的设计是可行与合理的;两种运动和受力曲线中,靠背机构几何模型的运动和受力曲线更能使人体感到舒适;靠背机构的强度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灾难救援现状,研制开发了一种靠背可调节救援担架车,既可实现伤病员的快速转移,还可利用新型角度可调节靠背用于某些不适合平躺伤病员救治的场合。经过制作使用表明,产品具有操作方便、救援快速、省时省力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普通救护车辆不能到达等灾难情况的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车振动舒适性试验,对人椅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坐垫外座椅靠背、人体头部振动对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具有较大影响。根据底板-坐垫传递函数、底板-头部传递函数,采用Matlab编程及遗传算法对集中参数人椅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并利用所识别出的参数计算了各模型传递函数理论值。借助视在质量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各模型传递函数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拟合优度,得出三自由度带框架质量的并联人椅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实车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常见的“人”字梯,在顶端作业时,由于没有扶手,所以,用起来不太方便,也不安全。现介绍一种带扶手的“人”字梯(附图)它的特点是安全、稳当,梯上作业可以扶靠,能使操作者在梯上安全舒适地进行作业。这种带扶手的人字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前主梯架和后支架由折合轴连接,应用时,将活动脚踏板打开,搭挂在后支架的横轴上即可应用。活动踏板的作用,一是使作业者便于站立,二是使主梯和支架相对固定,用后可以  相似文献   

10.
延锋汽车内饰件厂的前身是延锋机模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通过转换产品改建而成。自1985年有了第一只产品聚氨酯汽车方向盘之后,各种聚氨酯的仪表板、门内饰板、遮阳板、各种座垫及座垫总成、扶手靠背、头枕,摩托车座垫总成相继大批量投产。1989—1993五年中还兼并了上海钢模、航空标准件、重型汽车附件三个厂。延锋厂不仅能生产内饰件,并配备年30万工时加工能力的专业钢模具分厂,成为内饰件模具生产的强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以舒适时长作为衡量舒适度的指标,根据人机工程学原则,提出工业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对象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分别构建单因素工业设计参数与舒适时长的回归关系;以平方和构建目标函数,运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出工业设计参数的最优解。根据15款办公椅样本,得出办公椅座面高、靠背倾角和扶手高的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舒适时长可作为衡量舒适度的有效指标,可为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儿童的相关身体数据和儿童的需求,基于人体工程学,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体特征,提出儿童智能座椅久坐报时提醒、坐姿调节、加热、通风等的总体思路,并对儿童座椅结构进行设计。结合市场上现有儿童座椅结构和功能,选择万向轮、气压棒和托盘作为智能儿童座椅的一部分,使得儿童座椅组装方便、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根据气压棒和万向轮设计脚架和脚踏板,再结合儿童的身体数据,设计扶手、靠背和腰靠的调节方式、范围和方法。最后,通过Auto CAD设计儿童座椅的各零件图纸,再利用Solid Works绘制儿童座椅各零件三维图进行装配,制作出爆炸图动态模拟验证各零件是否存在干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对自动扶梯扶手带速度信号采集的方法,通过简单的逻辑处理之后,可将扶手带信号转换成能够让CPU识别的数字信号。同时这种装置也能与最新的扶梯国家标准接轨,具有比较容易实现、精度较高及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对扶手带速度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14.
采用AVR单片机控制技术开发了耳鼻喉治疗设备控制系统。解决了耳鼻喉治疗台和耳鼻喉治疗椅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在两处都能控制耳鼻喉治疗椅的常用椅位设置和耳鼻喉治疗椅的运动,方便了操作。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平振动下坐姿人体舒适性问题,对其人-椅系统界面的动态压力分布与人-椅系统的振动特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开展水平振动下坐姿人体舒适性研究。利用电动振动台产生正弦白噪声信号,Tekscan压力采集设备采集动态压力,采用ENS(靠背不支撑后背)与EBS(靠背支撑后背)两种坐姿,对汽车座椅进行水平振动实验,得到坐姿人体纵向压力分布图与坐姿人体响应传递函数曲线。通过计算平均压强、标准化平均压力与坐姿人体响应传递率,最终得出水平振动下坐姿人体背部动态压力对5Hz最为敏感,背部响应传递率在4Hz时达到峰值,7Hz时趋于平缓;臀部与大腿动态压力分别对3Hz与9Hz最为敏感;头部响应传递率在3Hz时达到峰值,6Hz时趋于平缓。为汽车座椅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独居老人久坐后不易独自站立起来的问题,设计一种家用助老椅,可辅助久坐后的老年人独自起身站立.该助老椅由椅子本体、抬升翻转机构和防跌机构三部分组成.抬升翻转机构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和丝杆传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能防止突然断电时座椅面板自动降落;防跌机构能有效防止老年人起身时身体向前倾倒.该助老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市面上已有的笔记本电脑桌(支架)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款可伸缩、转动式笔记本架。该笔记本架安装在床头靠背侧面,可以调节支架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或摆动,以便使用者获得最佳视角。运用人机工程学,将桌面部分设计为可调节倾斜度的面板,可以方便使用者操作键盘。不使用时,可以把支架推到墙边继续放置笔记本电脑,也能当成简易的床头桌,还能将桌面靠墙竖立,节约卧室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座椅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座椅的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不同功能的座椅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尤其对座椅的椅面、高度、宽度、深度及倾角和靠背的高度、宽度及倾角作了详细的阐述,利用人因工程学原理,设计出了最安全、最舒适的座椅,并对座椅进行了分析评价,提高了座椅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各项人口普查数据都表明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设备的需求愈加增多,对于卧床老人和失能病患的照料与看护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医院与市面上的多功能病床多只能实现简单的抬背等动作。针对这些现象,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方便下轮椅的拆分床结构。将病患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病床和轮椅进行结合,研发了一款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半自动的床椅一体化结构,可实现抬背,手动分离、床椅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产品主要由机架、动力、柱塞泵、药桶、胶轮、推拉扶手、吸水管、过滤器、喷雾胶管、回流管、喷枪等构成。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大、压力强、雾化好、射程远、推拉自如等优点,可边走边喷雾操作,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