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心铸造铸铁排水管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离心铸造铸铁排水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设备选型、涂料的影响,麻坑、针孔等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只要铸造生产工艺合理、涂料性能合适,即使是简易型离心铸管机也可生产出无铸造缺陷的高质量铸管。涂料性能与涂料使用方法强烈影响铸管表面质量和管模使用寿命。铸管外表面麻坑、针孔等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涂料本身的性能和涂料使用工艺,铸管内表面龟纹等铸造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铁水质量。  相似文献   

2.
离心铸造的高合金钢和碳钢钢管、钢套的外表面常产生麻坑、针孔,其内表面出现花纹、夹渣、气孔、缩孔等铸造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虽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与其铸造时使用的涂料性能的好坏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试制性能良好的涂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王勤福  孙伟 《铸造》1992,(5):14-19
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用排水管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整条铸铁排水管离心铸造生产线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离心铸造铸铁排水管螺旋成形工艺特点,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铸铁排水管的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铸铁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与传统砂型手工造型铸管相比,社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就双铸型离心铸管机的铸型类型、转速及涂料层厚度变化,对球铁管外表面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分析铸管外表面缺陷的形貌特征和形成机理中,找到了铸型转速和涂料层厚度与铸造缺陷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铸型转速是减少乃至消除铸管表面凹陷的有效手段;涂料层厚度是影响铸管外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杜隆有  范帝林 《铸造》1997,(1):10-14
就双铸型离心铸管机的铸型类型,转速及涂料层厚度变化,对球铁管外表面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分析铸管外表面缺陷的形貌特征和形成机理中,找到了铸型转速和涂料层厚度与铸造缺陷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铸型转速是减少乃消除铸管表面凹陷的有效手段,涂料层厚度是影响铸管外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印阁 《铸造技术》2005,26(2):88-90
涂料法生产大口径球铁管由于其成本低廉、质量稳定等优势在离心铸管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涂料法生产大口径球铁管属新型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上还存在问题,一些企业尤其是新生产企业,产品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分析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作者在这几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内壁龟纹、外表面气孔、承接口粘砂的产生原因及对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隋贤栋 《铸造》1997,(11):46-48
简介了薄壁三米双管热模法离心铸管机及其工艺过程。采用新型铸管涂料,生产出了表面质量优良的离心排水管;设计采用了自适应对中离心铸管拔管器、PLC控制和两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实现了系统的高自动化、高生产率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气缸套"料硬"缺陷的产生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专业化生产硼铸铁气缸套 ,采用金属型离心铸造 ,使用干涂料 (配方质量分数为 92 %的 4 0 /60目的石英砂 8%的 60 /80目的沥青粉 ) ,熔炼设备为 5t/h双层送风倒、大、双热风冲天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气缸套的“料硬”缺陷 ,恶化了其切削加工性能 ,甚至导致报废。1 “料硬”缺陷的形成原因 :所谓料硬 ,即离心铸造气缸套毛坯外圆出现莱氏体、渗碳体组织 (麻口、白口 ) ,其金相组织表现为针状、骨骼状不合格金相组织 ,切削加工性能差。金属型离心铸造硼铸铁气缸套时 ,由于强制冷却及元素硼、铬的加入 ,导致铸铁结晶时过冷度增大 ,产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排水管离心铸造双管机的系统组成及工艺过程,研究了离心铸管的转速。设计采用了满足喷涂料液压缓冲和符合拔管要求的液压系统。设计采用了涡流制动和PC控制系统。最后,提出了解决铸管尾部缺陷和断头断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镍铬铸铁轧辊辊身微裂纹综合防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镍铬无限冷硬复合铸铁轧辊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轧辊,目前,离心铸造是高镍铬无限冷硬复合铸铁轧辊最常用的生产方法,微裂纹是离心铸造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从离心机振动、铁水化学成分、冷型缺陷和涂料等方面对微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离心机工作状态调整,冷型保养,化学成分调整等方面防止离心铸造高镍铬无限冷硬复合铸铁轧辊辊身微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耐火骨料焙烧处理、涂料烘干工艺、粘结剂种类和加入量对离心铸造薄壁耐热钢管铸型涂料发气性的影响,提出防止铸件表面气孔的措施,确定合理的材料焙烧工艺和涂料烘干工艺。试验表明,只要涂料发气量小于5ml/g,铸管不会产生表面气孔。  相似文献   

12.
古兴华  杜隆有 《铸造》1997,(3):27-30
介绍了几种适用于金属型离心铸管涂料的涂敷工艺;分析了离心铸管产生裂纹、管尾不完整、气孔及参漏等缺陷与涂料涂敷工艺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设计并使用了新型喷咀及涂料喷涂系统,从而使铸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同时延长了铸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厂专业化生产硼铸铁气缸套,采用金属型离心铸造,使用于涂料(厚1.5~2mm,配方:92%的 40/60目石英砂+8%的60/80目的沥青粉),熔炼设备为3t/h倒、大、双热风冲天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离心铸造的凝固结晶特点和工艺参数控制的特殊性,常常出现离心铸造所特有的缺陷,其中砂眼和夹渣占有较大的比例。本文浅谈了两类缺陷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一、两类缺陷的形成原因: 1.砂眼:涂料或砂衬中的颗粒由于金属液的强烈作用而剥落,包围于金属之中,而形成砂眼。我们通常将其分为内砂眼和外砂眼,其分布无规律。它的产生主要是涂料强度不够所致。  相似文献   

14.
王建光  杨文 《现代铸铁》2007,27(6):63-67
采用离心铸造生产缸套时,涂料质量不良、上涂料工艺和涂层厚度不当会使铸件局部产生白口,难以加工,也可能引起铸件外表面产生缺陷,因而介绍了离心铸造对涂料质量的要求及评定方法,涂料质量的控制,上涂料方法的选择,铸型温度的控制以及涂层厚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离心铸造灰铸铁排水管工艺和装备.对铁液成分、涂料喷涂等工艺参数,多工位离心机、六工位的后处理设备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应龙 《钢管》2017,46(2):21-25
分析了卧式离心铸造小直径马氏体不锈钢铸管的生产及热处理难点,并介绍了小直径CA-6NM离心铸管的研制过程及结果。分析认为:针对铸造坯料易产生气孔、热处理工艺不当易产生细微裂纹等缺陷的问题,采用铸型在喷涂涂料后立即用压缩空气或氩气将铸型内腔的水蒸气吹走,适当提高铸型温度和浇注温度,油淬冷却至260℃左右后立即出油空冷、空冷至100℃左右后立即回火的工艺,可保证小直径CA-6NM马氏体不锈钢钢管无任何缺陷,且具有良好的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连续铸造铸铁法兰管法兰静浇工艺是把熔融的铁水在不转动的转水口的水口眼上面垂直的滴注到法兰底盘上面,形成铸管法兰的一种连铸铸管工艺。这种新工艺消除了铸管法兰面上铁水动浇老工艺形成的铁豆、冷隔、凹坑等铸造缺陷,提高了连铸铸铁法兰管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冯胜山  朱松林 《铸造技术》2004,25(12):901-903
论文介绍了粘土湿型砂铸造新型醇基喷涂涂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特点、应用实例和使用经验.粘土湿型砂铸造新型醇基喷涂涂料的主要性能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生产的高锰钢、可锻铸铁和灰口铸铁产品表面光洁,无粘砂、气孔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涂料的组成——耐火粉骨料、粘结剂、悬浮剂对离心铸造涂料的发气量、悬浮性等的影响,确定了涂料的合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涂料发气量≤7.5mL/g时,离心铸铁管不会出现针孔、气孔、凹陷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对于用离心铸造成型的双金属复合管,结合层质量是衡量产品综合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探讨了高铬铸铁与35钢在离心铸造工艺下其界面复合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得到最佳温度区间并以此为判据,通过对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获得内外层浇铸温度、铸型预热温度、涂料层等工艺参数对复合界面结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实际生产双金属复合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