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F-k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 κB(NF- κB)是能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它在胞浆内与 NF- κB抑制蛋白 (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 ,一旦被病毒、氧化剂、炎症细胞因子等刺激剂激活后便与 IκB解离而转入核内与特异的启动子结合 ,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NF-κB过度激活与许多病理现象有关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艾滋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而 NF-κB被抑制则与癌症、免疫细胞发育不全、细胞生长延迟等有关。因此 ,针对 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 ,从不同环节去寻找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与 NF- κB有关的疾病 ,是当前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β2 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 (bambu terol)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淋巴细胞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卵白蛋白 (ovalbumin ,OA)建立豚鼠哮喘模型 ,BALF分离淋巴细胞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淋巴细胞NF κB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淋巴细胞胞浆IκB含量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班布特罗可显著增加BALF中IL 10水平及淋巴细胞胞浆IκB含量 (P <0 .0 5 ) ,降低NF κB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 (P <0 .0 5 ) ,而且这一作用可被 β2 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拮抗 ;但IκB含量及IL 10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NF κB胞核阳性细胞百分比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F κB与IL 10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r =- 0 .5 70 ,P <0 .0 1)。结论 :班布特罗通过抑制IκB降解和增加IL 10水平 ,从而抑制淋巴细胞NF κB表达 ,这可能是其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何晖  翟明 《医药导报》2008,27(7):809-812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能特异性地识别结合DNA的Rel类蛋白质二聚体转录因子. 在静息细胞中,NF-κB与抑制性蛋白IκBs结合形成复合物,并被滞留于细胞质中而处于非活化状态;当细胞受到各种胞内外刺激时,IκBs被迅速地降解,NF κB得以释放并进入细胞核,从而发挥其转录调节功能. NF-κB通过调控众多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而在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及肿瘤发生等许多生理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5 ,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是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的成分之一,是大豆中一类重要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显著的防治癌症效果.  相似文献   

5.
霉酚酸抑制内皮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霉酚酸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力及其抑制因子IκBa的影响。方法: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霉酚酸对一般培养状态和佛波脂(PMA)激活的内皮细胞的NF-κB活力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霉酚酸对NF-κB抑制因子IκBa的作用。结果:PMA显著激活内皮细胞中的NF-κB活性。降低IκBα的蛋白水平,霉酚酸抑制PMA刺激的内皮细胞NF-κB活性升高,并抑制内皮细胞胞浆IκBα蛋白的降解,结论:霉酚酸可影响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这可能是MPA影响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在炎症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核因子κB与其蛋白抑制物IκB结合成非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浆中.被刺激物激活后,核因子κB转入核内,诱导基因转录,并且通过反馈环路导致炎症过程的放大和持续.因此,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在炎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细胞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核转录因子,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即p50和p65。它被紫外线照射、致癌物质、细胞因子和病毒蛋白等激活后入核,能与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增强基因转录。大量文献已经证明在许多癌症中NF—κB的激活嘲。因此,笔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组织中NF—κKBp65的表达,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坏死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F κB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杂交检测IκBα的蛋白质表达,半定量RT PCR检测ICAM 1mRNA含量。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血清LDH、CK和MDA含量升高,心肌坏死,NF κBp65蛋白大量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减弱,ICAM 1mRNA表达上升。地塞米松使升高的LDH、CK和MDA明显下降,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显著抑制NF κBp65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增强。结论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中,NF κB和ICAM 1mRNA表达增加,表明抑制NF κB激活,减少ICAM 1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贾萍  荣晓凤  丁燕  刘岳凤  田杨  张永如 《中国药房》2007,18(36):2811-2813
目的:研究芍药总苷调控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核的转移作用,探讨芍药总苷对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和芍药总苷作用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NF—κB亚基p65蛋白在胞浆和胞核的表达。结果:经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表达显著减少,在胞核中表达显著增多;芍药总苷显著增加了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并减少了其在胞核内的表达。结论:芍药总苷可抑制NF—κB p65蛋白从胞浆向胞核的转移,提示其具有抑制NF—κB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尾加压素II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及对ERK/NF-κB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II(UⅡ)对心肌细胞肥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 κB(ERK/NF 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1 d龄乳鼠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体积,Lowry’s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 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免疫印记法测定NF κB(p65)表达及其抑制物(I κBα)磷酸化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测定NF κB体外活性,免疫沉淀法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Ⅱ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体积、细胞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明显提高ERK活性,显著提高胞核NF κB(p65)表达,提高细胞质I κBα磷酸化,并显著上调NF κB体外活性。结论UⅡ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机制与上调ERK/NF κB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双氢青蒿素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ihydroqinghaosu ,DQHS)对BXSB小鼠狼疮肾炎 (LN)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对其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活化和NF κBp6 5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分子机制。 方法 对低温冰冻肾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p6 5蛋白的表达 ;以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对NF κB的活化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 :模型对照组及DQHS(5mg·kg-1)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中多种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M)和补体 (C3 ,C1q)的荧光检测呈强阳性 ,DQHS高剂量 (12 5mg·kg-1)和中剂量 (2 5mg·kg-1)组除IgG和补体C3 呈微弱阳性外 ,IgA ,IgM和补体C1q均为阴性 ;与正常组相比较 ,BXSB小鼠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的活化及其p6 5蛋白的表达均增加 ,其中 p6 5蛋白表达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与模型组相比较 ,DQHS3个剂量 (12 5、2 5、5mg·kg-1)组BXSB小鼠肾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 κB的活化及其p6 5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 p6 5蛋白表达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DQHS能抑制肾组织中NF κB的活化及其  相似文献   

12.
核因子(NF)-κB是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参与免疫应激、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及细胞凋亡.NF-κB通常与其抑制蛋白IκB相结合,以非活性状态储存于细胞质中,只有当激活IκB激酶(IKK),水解IκB,解除了IκB的抑制作用,NF-κB才能进入细胞核中并与相应靶基因上的DNA序列(κB位点)结合,发挥基因转录功能.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3(Tim-3)蛋白特异性表达于Th1细胞表面并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也参与肿瘤免疫[1].为进一步探讨IκBα、IKKα、IKKβ及Tim-3在肿瘤患者体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IκBα、IKKα、IKKβ及Tim-3mRNA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扈玉华  张庆俊  史学芳 《河北医药》2002,24(10):772-774
目的 明确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 (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后胶质原酸性蛋白 (glialfibril laryacidicprotein ,GFAP)变化分布 ,以及与核因子κB(NF κB)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 2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损伤组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使用免疫组化分别测试GFAP与NF κB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变化。结果 ASCI后 6h ,白质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 ,ASCI后 5d ,灰白质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 ;AS CI后 1h ,NF κB的免疫反应在病灶内和边缘部位可以探测到 ;ASCI后 5d ,NF 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NF κB部分参与了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 ,抑制NF κB的表达 ,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可否对内毒素性肝损伤进行抑制及相应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 30只随机分为肝损伤组、NAC组和对照组 ,不同给药后检测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 α、丙二醛 (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变化 ,并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NAC对核因子(NF) κBp6 5、IκBα的影响。 结果 NAC不但使肝组织TNF α、MDA含量降低 ,GSH含量升高 ,且抑制了内毒素诱导胞质IκBα降解和NF κBp6 5的表达。 结论 NAC可能通过调整库普弗细胞氧化还原平衡 ,影响NF κBp6 5活化 (核易位 ) ,从而抑制了TNF α等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 ,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程津新  毛用敏 《天津医药》2004,32(3):189-19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子,它可与许多蛋白质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部位的—κB序列结合,诱导这些蛋白表达增强。NF—κB可被一些细胞因子、蛋白激酶、氧化剂、病毒、脂多糖及紫外线的刺激而激活,活化的NF-κB又可诱导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急性蛋白、趋化因子、免疫受体和转录因子等多种物质的表达,因此  相似文献   

16.
黄富春  范钰  李华 《医药导报》2005,24(2):0103-0105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HSC,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后,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 blot检测大鼠HSC的增殖、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丹参对大鼠HSC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可明显抑制大鼠HSC的NF κB活性,并能下调TNF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对大鼠HSC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NF κB活性和下调TNF 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中药复方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酯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抑制效应.方法 双黄连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Sandwich ELISA法及定量免疫细胞技术,检测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LPS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κB)及核内NF-κB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较高浓度的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在LPS刺激下,胞浆内IκB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核内NF-κB p65含量显著增高;双黄连注射液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IκB的降解及NF-κB的表达,在亚细胞生长抑制浓度条件下,其抑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可负相调节细菌LPS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8.
赵辉 《首都医药》2013,(6):19-21
目的阐述核因子-κB在眼科疾病中所产生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找相关的研究资料,归纳总结核因子-κB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核因子-κB(NF-κB)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及免疫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正常情况下的NF-κB与抑制蛋白κB(IκB)结合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受刺激后与其抑制蛋白IκB解离而活化,参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和急性期蛋白等的转录调控,对疾病的调节,尤其是在炎症疾病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中药复方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酯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抑制效应。方法用双黄连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Sandwich ELISA法及定量免疫细胞技术,检测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LPS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кB)及核内NF-κB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较高浓度的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在LPS刺激下,胞浆内IκB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核内NF-κB p65含量显著增高;双黄连注射液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IкB的降解及NF-κB的表达,在亚细胞生长抑制浓度条件下,其抑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可负相调节细菌LPS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20.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转录因子,属于Rel蛋白家族。NF-κB主要参与调节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转录,在机体许多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在哺乳动物中,NF-κB家族的成员主要有5种,分别为p65(RelA),RelB,c-Rel,p50/p105(NF-κB1)和p52/p100(NF-κB2),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DNA结合的二聚化区域,称为Rel同源区(Rel homology domain,RHD),通过这个同源的RHD形成同或异二聚体,通常为p65和p50两个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