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焦虑进行干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25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焦虑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心理护理。采用SAS测评表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心理焦虑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人性化关怀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护士应提高访视质量及关爱程度,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术前访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有效性影响,为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接受术前访视教育。采用状态-特质焦虑(STAL)量表对访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进行测评,测定人院时和麻醉前血压、脉率,术后进行心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均值、脉率、血压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15 min,实验组患者焦虑均值升高幅度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理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可缓解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便于麻醉手术顺利进行,便于术后康复,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外,还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两组均采用焦虑量表(SAS),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日患者入手术室后,测评其焦虑水平。结果:术日实验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降低其术前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 将25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结果:两组在术中疼痛程度、各项生理指标、访视前后焦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图谱式术前访视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图谱式术前访视对缓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实施术前访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口头讲解式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图谱式术前访视。分别于术前1d访视前、麻醉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比较两组的焦虑水平,术后3d测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图谱式术前访视能够满足患者术前心理需求,有效降低术前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4例,表格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接受访视前、接受访视后、入手术室后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访视前两组患者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心率、血压比较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前访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值使生命体征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ICU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普外科收治并择期手术且术后入住ICU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行专职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程度、术后两组相关评定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程度、术后两组相关评定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CU病房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是有效且必要的,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焦虑和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术后康复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相关视频在术前访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语言交流访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手术视频进行术前访视。评估2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且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访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术视频进行术前访视可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实施访视,讲解麻醉方式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术中、术后的配合,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按术前常规护理。结果 2组比较表明实验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对手术焦虑、紧张情绪轻,术中能积极配合手术,术后的耐受性好,主动配合治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结论术前访视对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消除或减轻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性心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访视与支持评估表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1年5~10月共151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3例)和对照组(769例).实验组采用手术访视与支持评估表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鼓励与支持、术后回访与评价;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评定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访视日晨起心率、收缩压、访视前SAS评分,和进入手术室5min后的心率、收缩压和SAS评分.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7.71%)显著高于对照组(88.1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心率、收缩压明显高于访视前(P<0.05),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访视前后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访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访视前(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鼓励与支持、术后回访与评价,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访视,并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SA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血压、心率、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术后第3天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及术毕即刻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以缓解老年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有助于保持其血压、心率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其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婚人工流产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行人工流产术未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围术期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未婚人工流产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ICU术前访视的效果,证实其有效性并总结其方法。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访视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术前均由病房及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指导,术前访视组在此基础上由ICU专职护士给予针对性指导。从患者术后焦虑程度、遵医行为、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访视组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心理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实施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问卷对80例病人进行术前夜及术前人手术室后的焦虑程度调查,量化病人的焦虑程度,对比两组病人的焦虑程度.结果 两组术前夜的特质焦虑(T-AT)分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夜的状态焦虑(S-AT)分值及术前人手术室后的状态焦虑(S-AT)分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减轻择期手术病人的焦虑程度,特别是人手术室后麻醉前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心脏术后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效果. 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术前访视组32例,对照组28例,从病人术后焦虑程度,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术前访视组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躁动比较P<0.05,吐管比较P<0.05,自行拔管比较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减轻病人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工作新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专职护士访视)及对照组(手术护士访视),各50例,并测定其术前1 d的焦虑、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焦虑值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心理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新的术前访视方法,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减少心率波动,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访视及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将96例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访视和护理指导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视力、并发症发生率、跌倒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跌倒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前心理访视和护理指导可有效缓解高龄白内障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黎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59-405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实验组术前访视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减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疼痛、焦虑、恐惧程度和减少阴道出血量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无内外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后即刻予以按压合谷、至阴、印堂及三阴交等穴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焦虑、恐惧程度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焦虑恐惧评分及阴道流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进行穴位按摩能够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恐惧程度,减少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31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实验组实施术前访问,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不实施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人性化术前访视方案,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