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针刺常用穴位配合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治疗周围性面瘫40 例, 并与针刺常用穴位组4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 . 05) , 据此认为腕骨穴对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结合古医籍所载及现代医学的认识, 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可能与手太阳经脉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金路捷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察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针刺加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情况下加穴位注射能有效提高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传统针刺及闪罐等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及外敷面瘫膏疗效优于一般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分别为43例和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足三里等,阳白透太阳、地仓透颊车,穴位注射B_(12),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配合穴位注射对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面瘫同侧养老穴对周围性面瘫症状中流泪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周围性面瘫出现流泪症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温针灸养老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即常规穴位针刺组各31例,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对面瘫流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面瘫流泪症状均有改善效果,常规穴位针刺组有效率66.7%,温针灸养老穴组有效率93.3%,P0.05,两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温针灸养老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流泪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益气通络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按病程随机分成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组(简称治疗组)35例、针刺配合中药组(简称针药组)34例、针刺组32例.治疗组于患侧面部每次取3组不同穴位行埋线治疗,半月治疗1次,并配合益气通络方口服.针药组取风池、阳白、太阳、下关等穴行针刺治疗,方药同上.针刺组治疗同针药组中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下、1个月以上患者的愈显率,随访治疗结束后1、3个月患者的未愈率.结果: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3个月后的未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尤其是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并可降低远期未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慧峰  李成国 《山西中医》2008,24(12):27-27
目的:观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穴位疗法。方法:将82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41例,与针刺组(对照组)41例,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100%,对照组87.8%,两组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对照组4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比单纯针刺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选取患侧鱼腰、攒竹、下关、地仓、颊车、承浆、风池,针刺后对以上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同时配合口服甲钴胺片。每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7例,总愈显率为95.0%,而对照组治愈15例,总愈显率为6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剌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娜  安军明 《陕西中医》2005,26(10):1092-109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9,5;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汝云 《新中医》1995,27(1):33-34
药物注射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胡汝云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口眼歪斜”.笔者从1988年起选择了150例单纯周围性面瘫(即贝尔氏面瘫),分为药物穴位注射组(以下简称穴注组)、传统针刺组(以下称针刺组)和电针组3组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子针疗仪电针及穴位贴片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15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贴片组和针刺组,以3个疗程为限,观察各组面瘫的治疗效果。结果:电针组的疗效及疗程明显优于针刺组,电针组与贴片组、贴片组与针刺组治疗效果及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电子针疗仪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面容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6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后,按病程将其分为两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Ⅰ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患者及恢复期患者为Ⅱ组,比较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结果]针刺治疗时间离发病越早,治愈率越高,所需疗程越短。[结论]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97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和普通针刺组,分别应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普通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普通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统计和分析治疗后的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朱琏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选用相同穴位,朱琏针法组采用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朱琏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治疗周围性面瘫痊愈率更高(P0.01),对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具有优势;其中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朱琏针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其余各型两种针法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均能取得满意疗效,而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1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3 例和对照组 48例。治疗组用针刺(主穴:翳风、阳白、地仓、颊车、牵正、合谷。配穴:鱼腰、太阳、四白、颧 、下关、迎香、风池、水沟、承浆、足三里)配合穴位注射(用2 m 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1 m L,选取患侧翳风、颧 、阳白、地仓和迎香5 个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各注入0.2 m L,隔日1 次)及游走火罐(针后,在患侧面部用闪火法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53 例,对照组48 例采用常规针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 72.9% ,治疗组显效率 92.4%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游走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