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医学生临床实践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然而,医学实习生在临床实践教学阶段实习权益的维护却相当薄弱?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也直接影响了医学实习生的执业信心和择业心态?文章从维护医学生实习权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临床实践教学中实习生的权益内容,并从法律关系分析?立法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研究如何实现实习生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实习生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平  龙军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25-126
病历是临床实践过程真实、完整的记录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依据。病历质量不仅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生医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实习生病历的书写能力和质量还是反映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重视医学写作课的教学,把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笔者对2006年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书写的220份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是本科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在儿童口腔科带教过程中发现,许多本科实习生在儿童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就这些问题及对策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卫生法治建设的深入,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现有相关法律存在的漏洞和临床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治理存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不完善、实习生诊疗行为不规范、临床实践教学中多方权益冲突、实习生的法律风险意识培养力度不足等现实困境。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预防与处理体系,在制度上细化对各方主体权益的法律保障,提高实习生实践规范水平,加强教学主体的法律风险意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形成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实践教学导师制的满意度,为将导师制落到实处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13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8%的实习生对临床实践教学表示满意.92.9%的实习生认为临床实践教学实行导师制很有必要;86.7...  相似文献   

6.
农永英 《右江医学》2013,41(1):124-125
<正>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核心部分之一,是完成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践使实习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实习生独立完成医学实践工作的能力[1]。因此,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对保障医学教育质量和提高医学实习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医  相似文献   

7.
方玉强  李涛  张晔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55-1557
临床技能教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教学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针对心内科专业的特点,结合目前医患关系的特殊性,着重加强实习生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职业认同感与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临床实践行为表现量表对江苏省某市4家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32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临床适应能力、职业认同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3个变量彼此之间正相关(P<0.05),临床适应能力为职业认同感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中介变量,间接效应比为7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实习生临床适应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早临床、多临床,进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实习期间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9.
浅谈医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临床实践能力的性质和结构,认为临床实践能力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探讨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并对如何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出了建议。首先,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其次,进一步提高对体格检查重要性的认识;第三,加强诊断学教学;第四,不断强化临床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航空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参加临床实践技能教学的80名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实施SP联合CBL的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学习1个月后的教学效果(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以及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P联合CBL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深化护理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显著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且护理实习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特定的人际关系。近年来,医疗纠纷的上升暴露出许多医师和患者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缺乏系统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在依法行医、就医以及自我保护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推广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医患双方明确各自的道德义务,做到文明行医和文明就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