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822头奶牛中筛选出65例临床型乳腺炎患牛进行试验,探讨中药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将患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奶牛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中药复方治疗患牛33例,治愈26例,治愈率为78.8%;对照组治疗32例,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经统计学处理,用中药复方治疗奶牛乳房炎与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可有效抑制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中药复方及其抗炎效果,通过对黄连、黄柏、赤芍、苦参、连翘等5味中药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组方,采用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研究了各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研究了筛选出的中药复方的不同剂型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和棉球致肉芽肿的慢性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5味中药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对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中药方剂3和方剂7对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强,且以方剂3的搽剂及膏剂对急、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确定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乳中体细胞数在用药后明显下降,变化率为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该中药方剂对乳房炎的治愈率为73.89%。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筛选对两个自拟中药复方制剂敏感的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采用自创的盖章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69株牛源大肠杆菌和76株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对两个中药复方制剂的体外敏感性效果观察。结果发现,与模型板相比,编号为30、21、32、117-1、87-2、99-1、82-1、86-1、90-1、96-2和87-1的大肠杆菌对浓度为1.00 g/mL的10号药敏感,87-2、82-1和87-1对浓度为0.50 g/mL的10号药敏感,82-1和87-1对浓度为0.25 g/mL的10号药敏感;15、32、31、36、35、6、87-2、117-1、82-1、86-1、51、90-1和87-1对浓度为1.00 g/mL的4号药敏感,82-1和90-1对浓度为0.50 g/mL的4号药敏感,90-1对浓度为0.25 g/mL的4号药敏感;与模型板相比,编号为CQ4、19、CAMP、CQ6、18、2592、06234、91545、06301、2633、CQ1、4255-1和8418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浓度为1.00 g/mL的10号药敏感,CQ1和4255-2对浓度为0.50 g...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影响,选择体质量在550 kg左右、2~4胎次、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0头.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试验组添加中药复方制剂,每天每头添加150 g,连续用药15d;对照组不用药;于试验前、试验结束后分别采集乳样,用CMT检测法测定乳房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前试验组、对照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0%、60%,试验后试验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比试验前降低了40%,而对照组比试验前升高了10%.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对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1/3左右患乳房炎,其中临床乳房炎约占2%~3%,其余均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必须借助生化检验或细菌检查方可查出,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感染牛平均每年奶产量下降约380kg,临床型乳房炎仅占整个乳房炎经济损失的30%,而隐性型则占70%。近年来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增强,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中药是天然物质,安全可靠,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和残留,且兼有营养和药效双重功效。因此研究中药防治乳房炎,已成为健康发展乳业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8.
王会珍 《动物保健》2006,(12):30-31
当牛感染乳房炎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用于消灭病原菌和修复损伤的组织,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一起,堵塞了部分乳腺管道,使其分泌的乳汁无法排除,从而导致部分泌乳细胞停止泌乳,最后萎缩。由于泌乳细胞总量的减少,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生产奶量。"一、抗生素治疗"现代医学认为乳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兽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的抗炎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角叉菜胶致炎足炎性渗出物中的前列腺素E2(PGE2)、溶菌酶、丙二醛(MDA)、组胺(HA)、5羟色胺(5-TH)及血清中NO含量,探索其抗炎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此中药复方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炎足炎性渗出物中的MDA、HA、5-TH及血清中NO的含量,而对PGE2、溶菌酶含量无影响。说明其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炎性介质MDA、histamin、5-TH及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抗奶牛乳腺炎蒙药复方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治疗奶牛乳腺炎蒙药复方的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探讨蒙药复方Ⅰ和蒙药复方Ⅱ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这两种蒙药复方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减少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同时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而表明这两种蒙药复方具有较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的抗炎作用及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法、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法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研究了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1、2的抗炎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致死量(LD50)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复方1、2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抑制率为18.84%、14.77%和9.85%,复方2的肿胀抑制率为16.80%、14.48%和7.41%;复方1、2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复方1对小鼠肉芽组织的增生抑制率为27.53%、20.32%和13.12%,复方2的增生抑制率为29.34%、21.43%和12.58%,说明复方1、2对急慢性炎症各个时期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复方1抗炎效果优于复方2。中药复方1、2提取液经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分别为6523.79mg/kg、22861.25mg/kg,复方1、2提取液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5513.91 ̄7718.63mg/kg、20641.44 ̄25319.78mg/kg,说明复方1、2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可以应用于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是危害桑椹的真菌病害。为了保证果用桑椹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探讨利用中草药抑制该病病原菌的效果。采用半固体药基混合法检测36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内外抑制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白癣皮、五倍子、诃子3种中草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0.025 g/mL白藓皮提取液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较好,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86.12%,并且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显著,桑椹染病率下降至0.80%。家蚕食下分别喷施3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桑叶后,对生长发育和吐丝营茧亦无不良影响。初步认为,白藓皮提取物可进一步开发为防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方法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在分子水平快速检测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结果可同时检测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检测的最低浓度为:1.25×103cfu/mL。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方法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在分子水平快速检测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结果可同时检测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检测的最低浓度为:1.25×103 cfu/mL.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棉球致肉芽肿4个急性炎症模型来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耳廓肿胀率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的生长和足趾肿胀率(P<0.05);其中以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且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抗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验根据中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辨证施治原则,筛选出抑制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中药组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选用蒲公英、马齿苋、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白芍、菊花、黄芩、漏芦、红花10味中药,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抗菌中药组方中的最佳优选因素,再通过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配比;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中药组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通过L12(211)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抗菌中药组方最佳优选因素:赤芍、黄芩、红花、菊花和白芍;L16(45)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药物组方最佳配比为黄芩:赤芍:菊花:白芍:红花=3:3:3:1:2;新药组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7.39 mm,MIC和MBC分别为62.50、12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为25.44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了一种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新配比组方。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中药制剂的抗炎及毒性作用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研究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抗炎效果;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制剂的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分别为10.41、9.26、8.82 mg)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肿胀度(12.52 mg)相比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制剂组小鼠的棉球致肉芽肿增重分别为11.21、10.71、8.83 mg,与对照组增重(12.63 mg)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无小白鼠死亡,LD50>60000 mg/kg体重。研究表明复方中药制剂能有效对抗急性和慢性炎症,抗炎效果显著,且该药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黄柏、诃子、知母、苏木等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今后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以美人鱼发光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联合抑菌指数(FICI)作为检测指标,研究常用中草药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抑菌圈,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草药MIC和MBC及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水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0.5~29.0 mm之间,而4种病原菌对马齿苋均表现为耐药;MI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IC值为7.81~250.00 mg/mL;MB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BC值为7.81~5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苏木与夏枯草、女贞子及青皮联用仅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起到协同抑菌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及哈维氏弧菌均无抑菌作用,女贞子和青皮组合仅对哈维氏弧菌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该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其他病原菌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4种病原菌则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联合抑菌圈测定结果表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4种病原菌抑菌作用不一。本试验结果表明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研究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试验选取金银花等10 味中草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中草药对主要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15.63 mg/mL;板蓝根、蒲公英和黄芩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紫花丁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15.63 mg/mL。结论 试验为临床研制乳房炎中草药制剂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中药体外抗猪衣原体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微量Vero细胞培养法,检测复方中药的体外抗衣原体活性,为防治猪衣原体病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方中药的MIC值是39.06mg/mL,随着中药浓度升高,包涵体的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直至消失,对照组未见中药对Vero细胞有毒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复方中药体外对猪衣原体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