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I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头部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强调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头部MRI的诊断和增强扫描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行MR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神经纤维瘤病诊断标准者3例,分析其头部MRI表现。结果:3例中2例为双侧听神经鞘瘤,其中1例伴有双侧三叉神经鞘瘤及脑膜瘤,另1例为单侧听神经鞘瘤伴有多发小的其他颅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最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和听神经肿瘤,MR增强扫描对发现小的病变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MRI表现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纤维瘤病Ⅱ型是神经纤维瘤病中的罕见类型 ,笔者遇到 3例 ,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例 1 女 ,18岁。左侧肢体乏力伴行走不稳 2年余 ,无恶心、呕吐及四肢抽搐 ,数月后发现左耳听力下降 ,并缓慢进行性加重。查体无特殊。曾行左前臂神经纤维瘤手术治疗。MRI表现 :双侧桥小脑角见稍长T1、稍长T2 信号肿块 ,双侧听神经明显增粗 ;C3 ~C5平面左侧椎管内外见“哑铃”状稍长T1、稍长T2 异常信号 ,增强后上述病灶明显强化 ,右侧颈部下斜肌处亦见梭形强化灶 (图 1)。手术所见 :双侧桥小脑角肿瘤 ,质中 ,灰白色 ,与听、面神经粘连 ;…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3岁。6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查体发现颈及躯干有群集性雀斑样皮肤损害。并随年龄增长,雀斑增多,颜色加深,近几年蔓延至臀部及双下肢,但无自觉病状。颈部、躯干有赘瘤样隆起,渐大,无红肿无压痛。近期腹壁下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有压痛而再次来院就诊。查体:全身遍布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增生物,以腹壁为重,呈丛状生长结节。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VonRechlinghausen代Neurofibromatosi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外胚叶组织异常的疾病,常有家族史[1],1996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杨×.女,9岁。住院号:045363,患儿因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一年余入院。1996年8月3日住院。患儿出生时见颜面,躯干,四肢皮肤有雀斑状.卵圆形大小不等浅棕色色素沉着,不突出皮肤,并随身体发育增大,语言,智力同正常儿童,无抽搐,运动系统发育正常近一年来山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查体:发育正常,语言流俐,面部及躯干,四肢皮肤见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5.
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MRI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回顾神经纤维瘤病I型(NF1)患者MRI表现,分析MR扫描序列及其诊断价值,以建立合适的MR成像方案,为NF1影像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NF1患者采用本组MR成像方案进行扫描,主要包括:轴面SE序列T2WI;平扫矢状面SE脉冲序列T1WI;增强轴面或矢状面SE脉冲序列T1WI;轴面或冠状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同时分析病变的发病部位、数目、形态、信号的变化和病变的强化情况等。结果:MRI可见下列3种表现:(1)多发性脑内错构瘤:30例中25例在SE脉冲序列T2WI和FlAIR脉冲序列见高信号病灶,病灶主要位于苍白球、小脑和脑干。另外,25例中20例可见海马回、海马旁回等区晕状高信号改变。(2)视通道或下丘脑胶质瘤:视神经、视交叉增粗、扭曲;视交叉或下丘脑肿块,SE脉冲序列T2WI和FlAIR序列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混杂信号肿块,在增强SE脉冲序列T1WI有明显不规则强化。(3)脊柱多发性神经纤维瘤:SE脉冲序列T2WI和脂肪抑制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显示高信号沿脊神经分布的多发性肿瘤。结论:MRI能够作为1种 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对NF1患者进行诊断和追踪。本组MR成像方案能较好地显示NF1的多发性或多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7.
8.
论述了斜交微面上应力合理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提出了两种描述方法,指出了其实质是平衡条件;以楔形微体为例给出了描写应力互换定律的一般公式。为迅速检查斜交微面上的应力是否存在,给出了求应力分量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9.
神经纤维瘤病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NF)的中枢神经系统(CNS)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纤维瘤病患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枢神经系统MR表现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0例病例中,NF—1型6例,表现为脑内胶质瘤、椎管内神经纤维瘤,4例合并皮肤损害,其中一例有家族史,NF—2型4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多发脑膜瘤或神经纤维瘤,皮肤损害少见。所有病例中增强扫描均发现平扫未发现之病灶。结论 MR能很好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对检出神经纤维瘤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面有优势,增强扫描可帮助发现平扫未见病灶。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阴道接触性出血半年,出血量增多1周入院。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既往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妇科检查:阴道内见肉红色肿物填塞,大小约4 cm×3 cm,形态规则,质地中等,表面见血管充盈,局部渗血,肿物蒂位于约3~6点区域。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子宫附件超声:宫颈见一低回声团,考虑平滑肌瘤或宫颈癌可能。盆腔MRI:阴道后壁见一团块状等T 1、长T 2信号影,其内见斑片状更长T 2信号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大小约3.5 cm×4.0 cm(图1a~1d)。  相似文献   

11.
神经纤维瘤病系起源于神经嵴、多胚层器官受累的遗传性疾病。我们遇到1家4代2例发病,资料  相似文献   

12.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头部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强调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头部MRI的诊断和增强扫描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行MR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神经纤维瘤病诊断标准者3例,分析其头部MRI表现。结果:3例中2例为双侧听神经鞘瘤,其中1例伴有双侧三叉神经鞘瘤及脑膜瘤,另1例为单侧听神经鞘瘤伴有多发小的其他颅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最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和听神经肿物,MR增强扫描对发现小的病变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14.
15.
例1,男,55岁。21岁发现双侧肩部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数个,略高出皮肤约0.3 cm,无任何不适;2007-12头面部,颈部、肩背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会阴部及四肢可见大小不等(最大约2.5 cm×2.5 cm,最小约0.2 cm×0.2 cm)软组织赘瘤,皮肤颜色呈牛奶咖啡色斑,以颈部、胸部及背部为著,与周围界限清楚,皮肤感觉及温度正常,质地柔软有波动感。血压18.5/13 kPa;长期有疼痛感,疼痛加重后自行口服止痛药片症状缓解。吸烟史31年、20支/日;饮酒史25年,1斤/d;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胸腰椎、骨盆X线示:胸、腰椎有侧弯,诸椎体骨小梁纤细,排列紊乱,骨皮质变薄,部分椎体变扁,椎间隙前宽后窄;胸腹部、骨盆内见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系皮肤表面的赘瘤);骨盆倾斜变扁,两侧骶髂关节间隙已融合,双侧股骨头变扁且内有不规则小的透光区,股骨颈变短,关节间隙较窄;右侧耻骨坐骨下支骨折伴闭孔变小、变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活检病理高倍镜示:为梭形细胞呈疏松排列,并有少部分上皮样细胞;另见皮肤表皮较薄,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有较多黑色素沉着,偶见编织呈数个瘤结聚集。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病。例2,女,57...  相似文献   

16.
<正>患儿女,8岁。1年前出现左下肢跛行呈进行性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体检:患儿腹壁、胸壁、右上臂、后背、左臀部及左下肢多发散在大小不等咖啡牛奶斑,以左臀部为甚(图1),色斑沉着随年龄增长渐加重;近1年出现左下肢渐进性跛行,且左侧大腿较对侧稍增粗。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患儿家属否认家族中类似病例及相关遗传病史。骨盆平片:骨盆右倾,左股骨粗隆较右侧稍增粗,股骨颈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胸壁神经纤维瘤1例高建雯黄枢1病历简介患者男,22岁。两年前发现右胸壁有一小结节,但无不适。近一个月结节逐渐增大增多,胸壁隆起,并触痛明显。查体:右前胸壁可扪及质硬、边界不规则肿块,范围约6cm×8cm,活动度差,皮肤表面无红肿及破溃,无波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6例(5例良性,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2例(良恶性各1例);下肢3例,上肢5例。结果:8例肿瘤均表现为梭形肿块,边界较清晰,6例良性神经鞘肿瘤中4例可见靶征,5例可见脂肪分离征,1例可见神经出入征;2例恶性肿瘤均未见靶征及神经出入征,其中1例可见脂肪分离征。Gd-DTPA增强扫描良性肿瘤均匀强化或实性结节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强化不均匀。结论:四肢神经鞘肿瘤低场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为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头颈部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NF-1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颈部CT、MRI特征.结果 单侧听神经瘤2例;单侧视神经瘤1例及单发凸面脑膜瘤1例;视神经增粗4例;眼球体积增大伴外凸(青光眼)6例;脉络丛粗大钙化3例;面颊部肿块2例;颌面骨及周围改变6例;蝶翼缺损及颞叶疝21例,其他部位颅骨缺损8例;颈深部肿块2例.结论 CT与MRI相结合能全面显示NF-1的头颈部病变,对NF-1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病人,女,58岁。38年前发现左耳后及左肩部出现大小约3 cm及5 cm的类圆形包块,质软,无疼痛,未予重视,也未进行任何治疗,呈渐进性生长,近来着凉及劳累后觉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患者左耳后、左肩部肿物呈袋状皮赘,触之剧痛,质稍硬,左耳后肿物局部色素沉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