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针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尚无推荐的药理干预措施,皮质类固醇仍然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方面对该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通过回顾总结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以期梳理明确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及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AD病因复杂,发病环节较多,迄今为止西药治疗AD效果较差,且易出现耐药及副作用.而中药在缓解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中药多靶点作用特征,治疗AD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中药有效成分治疗AD的研究进展较快,且这种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目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AD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中药有效成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发挥多环节、多靶点、多层面的抗肿瘤作用。目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转移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当前仍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呈世界性的流行,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西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虽然在抗乙肝病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复发率很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筛选出抗乙肝病毒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文献调查基础上,对此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当前仍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呈世界性的流行,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西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虽然在抗乙肝病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复发率很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筛选出抗乙肝病毒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文献调查基础上,对此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中药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在治疗哮喘中显示多种药理机制。文章归纳和分析了治疗哮喘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对不同类型中药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找到相同类型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有效成分升高白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有效成分升高白细胞研究进展曹建国(江西省弋阳制药厂弋阳334400)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白细胞减少症中药疗法研究进展白细胞减少症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原因有由放疗和化疗所致,也有因感染、脾亢引起等。典型表现为精神萎靡、肢体酸软、乏力、头晕耳鸣、...  相似文献   

8.
抗癌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胰岛索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DM已经成为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后的另一个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本文通过分析和概括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药中天然的有效成分,如皂苷类、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酚类、蒽醌类等.在降低血糖方面的研究和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被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多糖由 10 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来源广泛、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作为中药关键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炎等多重生物活性。多糖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使其日益需求增加,虽然多糖在临床用于治疗脓毒症尚无报道,但近期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了可能。文章在中药多糖传统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从中药多糖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及焦亡、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展开综述,系统梳理干预的子信号通路及分子靶点机制,以期为中药多糖干预脓毒症的新药研发与临床精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的问题,但其确定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中药的用药特色和现代药学研究成果,从中药原形化学成分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到原形化学成分及其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和转化、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串联的研究模式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可能是一条适合中药特点的途径,亦是中药实验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内酯类、三萜类等,由于极性大、脂溶性差或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口服吸收差,造成生物利用度低。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磷脂复合物可以增强药物活性成分的亲脂性,促进药物穿过生物膜。主要综述了磷脂复合物的形成机制、结构、制备工艺、体外评价以及对中药活性成分穿过生物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肠道细菌对中药成分的代谢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药成分体内吸收与代谢的研究热点之一。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肠道细菌对黄酮类、木脂素类、醌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成分代谢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肠道细菌与中药成分化学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肠道细菌代谢中药成分的共性规律与机制以及为中药新药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5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更有效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7.
腺病毒是一群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引起人类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国内外不断有腺病毒感染爆发的报告,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用于预防腺病毒,因此,研究抗腺病毒药物势在必行。综述近年来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抗腺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抗腺病毒药物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止血、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血小板中药研究已成为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抗血小板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药行业是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传统行业之一,中药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特别是应用生命科学的新技术、新理论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药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对中药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是认识微生物相关中药的形成机制、开发珍贵中药的替代资源、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寻找新的中药资源,甚至是研究一些中药药理的重要途径。同时,微生物学在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的过程中,也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找到其独特的发展空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微生物学研究体系。概述微生物与中药的多方面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以预见,充分利用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必将为中药发展带来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药缓释制剂的主要类型及释药机制,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分析。缓释制剂主要类型有骨架缓释制剂、薄膜包衣缓释制剂、胃内滞留片、生物黏附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