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粒子滤波算法在非线性滤波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算法存在样本退化问题.为了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性能,这里结合自适应优化机制对粒子滤波算法的建议分布选择机制及重采样技术进行改进.对于粒子滤波的建议分布选择,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退火参数优化的混合建议分布方法.通过混合建议分布不足的分析,利用退火参数来优化控制状态转移先验分布函数和观测似然函数之间的比例,同时,基于自适应参数优化机制来动态调整退火参数的值.对于粒子滤波的重采样,提出了基于部分分层重采样优化算法的自适应重采样技术.通过有效样本大小的评估来执行自适应重采样策略,此外,基于部分分层重采样算法,利用权重优化的思想对其重采样前后权重计算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相关算法的性能比较,所提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有效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高怡  汪跃龙  程为彬 《测控技术》2017,36(8):135-139
针对粒子滤波易出现粒子退化这一问题,引入核函数K,提出一种核函数K粒子滤波算法.根据粒子滤波中重采样得到的粒子集合的概率特征,设计合适的核密度K(·)和核带宽h,使得真实的后验概率密度与对应的K估计之间的均方误差均值最小.通过设计的核函数模拟离散分布重建它的连续分布,然后从后验分布的连续近似中重新获得重采样粒子,从而保证粒子的多样性,抑制粒子退化.将提出的KPF算法与PF算法应用到单变量非静态增长模型和SINS/SAR组合导航系统中,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KPF算法能改善滤波性能,进一步提高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性能,这里研究了一种粒子滤波算法改进策略。该粒子滤波算法改进策略包括四部分:首先,采用了结合退火参数的混合建议分布,以考虑当前观测测量值的最新信息;接着,基于有效样本大小确定自适应重采样的阈值,以保证有合适的重采样次数;然后,基于权重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部分系统重采样算法,在利用算法执行速度快的同时优化部分系统重采样算法;最后,在重采样后执行粒子变异操作,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通过仿真实验,粒子滤波改进策略的性能和有效性均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陪护机器人粒子滤波定位法中重采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室内陪护机器人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研究了四种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多项式重采样算法、残差重采样算法、分层重采样算法和系统重采样算法,并分别对其进行仿真比较.实验证明残差重采样算法粒子收敛速度和粒子匮乏程度取折衷,性能优于其它三种重采样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实验结果在HHR-0303服务机器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采用残差重采样算法的粒子滤波算法,利用声纳配合里程计定位的方案能达到定位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粒子滤波算法重采样时产生的样本退化及样本贫乏带来的机器人定位与建图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仿生算法的粒子滤波.该算法将粒子最新时刻的观测与状态信息引入亮度公式,并将萤火虫的优胜劣汰和位置更新机制融入粒子滤波算法,以提高粒子的滤波能力.为保证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在萤火虫位置更新过程中引入自适应调整步长进行即时修正;基于标准粒子滤波重采样的缺陷,采取分步重采样策略,通过偏差修正指数加权算法制定高效的舍小保大方案,并合理使用剩余大权值粒子完成粒子的复制和添加.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明显提高传统粒子滤波的预测精度,且应用到基于移动机器人运动模型的定位与建图时可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传统粒子滤波中的样本退化和样本枯竭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粒子滤波算法. 在重要性采样中, 利用最新测量值, 结合差分滤波算法产生重要性函数; 在再采样中, 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近似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 引入最大期望算法计算该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 并从该新分布中采样后验粒子集, 取代传统的再采样. 从而通过提高重要性函数对状态后验概率密度的逼近程度来缓解样本退化问题, 通过改进再采样实现过程来缓解样本枯竭问题. 把新算法应用到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中, 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估计性能明显优于粒子滤波.  相似文献   

7.
针对粒子滤波(PF)重采样后造成的粒子枯竭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重采样的粒子滤波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避免了残差重采样算法中的残留粒子重采样问题,减少了计算时间;通过产生新的粒子,增加了粒子的多样性,从而改善了粒子枯竭现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重采样的粒子滤波算法提高了目标跟踪精度,降低了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粒子滤波方法在重采样阶段容易造成样本有效性和多样性的损失,导致了样本贫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算法将粒子群优化思想引入粒子滤波中,在粒子采样过程前先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粒子群算法将最新观测值融合到粒子进化公式中,大部分粒子经过粒子群优化后,朝着后验概率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运动,聚集在最优粒子附近,使粒子的权值被提高,避免了在重新采样过程中被舍弃,进而缓解了样本被贫化问题.目标跟踪系统中的位置估计由于物体运动具有突然性,很难准确估计.采用非线性目标跟踪模型和分时恒定值模型分别研究改进粒子滤波算法对误差均方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常规粒子滤波算法和扩展卡曼滤波算法相比,更加有效地降低变量的误差均方值,从而提高了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9.
曾晓辉  师奕兵  练艺 《计算机应用》2014,34(12):3656-3659
粒子滤波算法由于其处理非线性非高斯的能力优势,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粒子滤波中存在的粒子退化、样贫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该方法借鉴了部分分层重采样和残差重采样的思路,通过对粒子权值大中小分类,在兼顾粒子多样性的情况下用不同策略分层次复制三个集合样本,从而优化了重采样算法。最后通过与经典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和其他部分重采样(PR)算法相比,以一维非线性跟踪模(UNG)和二维纯角度跟踪模型(BOT)两个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滤波性能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重采样的粒子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粒子滤波重采样过程中存在的粒子多样性丧失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重采样的粒子滤波算法。按照局部重采样算法对粒子进行分类,中等权值的粒子保持不变,大、小两种权值的粒子采用Thompson-Taylor算法进行随机线性组合产生新粒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不丧失粒子多样性,提高了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粒子对称分布多样性的PSO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群算法(PSO)在演化的过程中种群多样性越来越差,容易陷于局部最优。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对称分布多样性的改进PSO算法(sdPSO)。对粒子在空间分布的研究发现,粒子在最优解周围更对称的分布可大大提高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提出一种种群多样性函数表示方法,并在标准粒子群算法中引入多样性调节算法。由于种群多样性被不断调整,粒子在空间中的分布在对称与非对称之间反复变换,使得改进算法能搜索到更广泛的区域。通过benchmark函数实验仿真,改进sdPSO算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相比,能达到更高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模具编程的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一种编程任务规划算法。以工期、质量和编程人员负载均衡等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病毒进化遗传算法的横向搜索能力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的精英保留策略,求取多样性解,引入多种群思想解决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求得的近似解分布均匀且多样性较好,与NSGA-Ⅱ相比,其解的分布离最优解的前端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回溯搜索优化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利用t分布产生变异尺度系数,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接着完善交叉方程结构,引入最优个体控制种群搜索方向,有效提高了算法开发能力;最后提出进化选择机制,引入差分进化算法变异因子,一定概率下以较差解替换较优解,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数值实验中,选取了15个测试函数进行仿真测试,并与5种表现良好的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及搜索精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EMOEA/D-DE算法在卫星有效载荷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分解的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EMOEA/D-DE)的有效载荷配置模型。该模型将配置问题转化为以卫星数、卫星冗余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MOP),并采用EMOEA/D-DE进行求解。此外,针对随机均匀初始化会导致种群在目标空间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采用与优化目标相结合的随机初始化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所求解集的平均差异性在0.05以内,分布度值在0.9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分布性,且改进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提升近1倍,所求解的近似Pareto前沿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和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异维变异的差分混合粒子群(UDEPSO)算法。首先,为了提高群体多样性,使用熵度量初始化粒子;其次,在粒子迭代的过程中,根据粒子的分布特点,引入异维变异学习策略和维度因子以引导粒子及时跳出局部极值达到最优解;最后,将所提算法在10个典型的测试函数上进行了仿真,其在9个测试函数的收敛精度和标准差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远优于PSO算法、DEPSO算法以及CDEPSO算法。实验结果表明,UDEPSO算法在优化收敛精度和效率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Map-Reduce模型资源调度问题的求解效能,分别考虑Map和Reduce阶段的调度过程,建立带服务质量(QoS)约束的多目标资源调度模型,并提出用于模型求解的混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算法采用信息熵理论来维护非支配解集,以保持解的多样性和分布均匀性;在利用Sigma方法实现快速收敛的基础上,引入混沌扰动机制,以提高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全局寻优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实验表明,算法求解所需的迭代次数少,得到的非支配解分布均匀。Map-Reduce资源调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在收敛性和解集的多样性方面,所提算法均明显优于传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7.
简易猴群算法存在初始化分布随机、爬步长固定、优秀猴子特征信息不能传承等缺陷,使算法求解性能受限。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传感器优化布置的野草猴群算法。该算法利用正态分布方法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采取自适应爬步长提升求解速度和搜索精度;融入野草繁殖进化和竞争排斥机制,扩大后代种群繁殖中优秀猴子的影响范围。以常用的模态置信度矩阵为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目标函数,配置传感器的布置位置。以常用的8个测试函数和3个常用算法对其进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以糊底机涂胶机构为例,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选择。实验结果表明,野草猴群算法的求解精度较简易猴群算法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Improved PLSOM algorith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original Parameter-Less Self-Organising Map (PLSOM)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the Self-Organising Map (SOM) encounters when dealing with certain types of mapping tasks. Unfortunately the PLSOM suffers from over-sensitivity to outliers and over-reliance on the initial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PLSOM2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ith the PLSOM. PLSOM2 is able to cope well with outliers without exhibiting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standard PLSOM algorithm. The PLSOM2 requires very little computational overhead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PLSOM, thanks to an efficient method of approximating the diameter of the inputs, and does not rely on a priori knowledge of the training input spa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PLSOM2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ing its effectiveness for mapping tasks.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的多配送中心动态需求车辆调度问题即多车场动态车辆调度问题(MDDVRP),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量子蚁群算法(SAQACA),用于最小化路径.根据量子的相位编码方式,提出了对蚁群的信息素矩阵进行直接编码,进而实现由量子旋转门更新完成蚂蚁移动;根据搜索点的量子相位特点及目标函数的变化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量子旋转门更新方式,进而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深度;引入基于两元素搜索策略的局部搜索方法提高了算法的局部优化能力,从而对可行解进行改进.仿真实验与算法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布谷鸟搜索算法是一种新兴的仿生智能算法,存在着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了动态调整概率的双重布谷鸟搜索算法(DECS)。首先,在自适应发现概率P中引入了种群分布熵,通过算法的所处迭代阶数和种群分布情况,动态改变发现概率P的大小,有利于平衡布谷鸟算法局部寻优和全局寻优的能力,加快收敛速度;其次,在布谷鸟寻窝的路径位置更新公式中,采用了一种新型步长因子更新寻优方式,形成Levy飞行双重搜索模式,充分搜索空间;最后,在随机偏好游走的更新公式引入非线性对数递减的惯性权重策略,使得算法有效克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高寻优搜索能力。与4种算法相比和19个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布谷鸟算法的寻优性能明显提高,收敛速度更快,求解精度更高,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