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观察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组观察了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临床研究证明该药能迅速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中药组总有效率达90%,中西医结合组达93%,西药组达83%.表明通脉散临床疗效显著.动物实验提示通脉散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拮抗内皮素对心脏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庆余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具有温通宣痹、行气活血作用的中成药庆余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结果其治疗心绞痛的显效率为23.33%,有效率为85.00%;心电图指标有效率为55.00%;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7.50%,停用率为37.50%;对中医痹证的主要症候改善改善的显效率为50.00%,有效率为96.67%,其中对胸闷一症的改善作用最大,有效率达94.92%,说明该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主要适用于以胸闷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了8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表明,该药对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静息缺血性心电图变化改善率分别为87.8%及69%。而对心率、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肝肾功能无影响。提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参麦注射液对30例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本药对临床症状改善,静息缺血性心电图变化改善率分别为93.3%和75%,部分血液流变异常指标获得改善。提示该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冠心宁软胶囊治疗冠心痛稳定劳累型心绞痛72例,与消心痛组48例比较,其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9.6%,两组疗效近似(P〉0.05),其对心电图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和4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药还能明显减轻心绞痛的伴随症状,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其作用优于消心痛。提示本药不失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型良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佰塞通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9%与78.0%,P〈0.05),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5.1%与42.0%,P〈0.05)。结论佰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潘南金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观察潘南金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潘南金治疗组,一组为治疗对照组,结果:潘南金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90.0%,静息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3.3%,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68.2%,静息心图改善有效率54.5%,潘南金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郑云 《中原医刊》2004,31(16):45-46
目的:为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一方法:将6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葛哏素治疗组,一组为治疗对照组: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改善心绞痛有效率94.6%,静息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2.2%,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81.3%,静息心电图改善有效率40.6%,葛根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36例冠心病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并对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病状及血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心络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总有效率达86.1%,对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0.6%,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脂。结论通心络胶囊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60例给予香丹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8%(P〈0.05);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60%(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香丹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86例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每d1次5mg,连续2w。结果:治疗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81.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2.5%,同时有显降压作用(P<0.01),副作用小。结论:非洛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观察康尔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表明:该药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静息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62%(29/32)及59.38%(19/31);而对照组则为53.13%(17/32)及15.63%(5/32),组间对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本药对心、肝、肾、造血系统,血脂及血糖等均无不良影响,亦无过敏反应发现。  相似文献   

13.
应用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60例,临床总有效率88.4%,心电图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40.0%,说明地奥心血康对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及改善心肌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抗心绞痛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用西药(对照组)作对比治疗,依据临床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等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36.7%。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通心络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通心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临床治愈率达87.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43.5%。结论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通心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1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I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3.4%,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茶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5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茶色素+消心痛)20例,对照组(安慰剂+消心痛)20例。观察茶色素降脂作用及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1)治疗组抗心绞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茶色素对心电图改善不明显;(3)茶色素连服1个月后,1℃降低22.10%,LDL下降18.10%,HDL升高16.50%,LDL/HDL降低29.60%,TC/HDL下降32.20%;(4)有效率1℃为80%,TG为76.7%,HDL为86.70%。结论 说明茶色素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降脂、抗凝、促纤溶,防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多种药理作用,有益于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9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率56.7%,其中心肌梗死组87%,典型心绞痛组72.2%,不典型心绞痛组16.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以不典型心绞痛诊断为冠心病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9.
血塞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塞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4例心绞痛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塞通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静息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依次为65%和54%,两组间差别有显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差异(P<0.05或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冠心急救丹与消心痛随机分组单盲对照治疗冠心病92例。对缓解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93.87%和79.07%(P〈0.05)。冠心急救丹无消心痛所引起的头晕、头胀痛等副作用,同时该药有降低血脂、血液粘度和部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P〈0.05和〈0.01)。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冠心急救丹口服安全度大,几乎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