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一矿C15煤层为突出煤层,矿井为了在突出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中做到更有针对性,将C15煤层5121(5)工作面作为试验区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试验表明:以单项指标法、瓦斯地质法、"综合指标D,K"法,并结合工作面掘进预测敏感指标分布特征的区域预测方法准确预测出5121(5)工作面的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结果极大地降低了矿井的防突投入。  相似文献   

2.
10211工作面位于水峪煤业十采区,开采2#煤层,该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20%。有自燃发火特性,最短发火期6个月。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为7.11m3/min,采用一进一回的“U”形通风方式。该工作面使用瓦斯抽采泵站ZWY-230/280G型抽采设备,施工钻场25个,每个钻场布置裂隙带钻孔12个,共施工裂隙带钻孔施工300,瓦斯抽采钻孔进尺共计33840m。该工作面通过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解决10211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偏高(0. 5-0. 7%),上隅角瓦斯浓度1. 5%左右隐患,使该工作面在低瓦斯状态下生产,确保该了工作面安全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3314材巷和3401运巷掘进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分析矿井在煤层的赋存条件、地质因素、瓦斯条件和煤自身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工作面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和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试验确定工作面预测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作为判定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新文 《河北化工》2013,(11):150-151
近距离多煤层联合布置盘区自然发火隐患点多,发火几率大,且工作面灭火难度大,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针对这一情况,同家梁矿采取在81017工作面运料巷吊挂风障,并且封堵漏风通道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的稳定了防火形势,为类似情况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井下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断层,褶曲及开采煤层性质及其顶底板岩性,开采因素主要包括工作面支护,采煤机械系统不合理。因此本文根据西曲矿井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安全评价法进行分析,确定回采工作面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评估影响因素不确定性、指标权重模糊性的难题,以G1-CRITIC法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建立博弈论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的瓦斯爆炸风险评估模型;结合3类危险源理论选取了回风流瓦斯平均体积分数、煤层瓦斯含量、平均瓦斯涌出量等15个影响因素作为瓦斯爆炸风险评估的评价指标,采用博弈论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综合常权,最后由未确知测度确定瓦斯爆炸风险评价等级;以某煤矿为工程实例对该评估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5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爆炸风险等级均为较安全,与原矿井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且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较物元分析云模型和联系云的可拓模型操作更简单、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景世才 《山西化工》2023,(3):135-136+156
在对81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煤层自燃发火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构建预测体系、调整采面配风及减少采空区漏风、采空区注氮、高位注浆等防灭火措施,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应用后,81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空区内CO质量分数始终在15×10-6同时未监测到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采面内未监测到CO;现场采用的防灭火技术可保障采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8.
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煤层冲击危险性,是预防矿井灾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31119E工作面注水孔施工、注水孔封孔、动压注水与静压补水等工艺的改进,增加了使煤体预先湿润的机率,将原生煤尘润湿,使其失去飞扬的能力,提高了煤层注水效果,从而减少煤层开采时产生的粉尘量。  相似文献   

9.
吕连廷 《河北化工》2013,(8):110-111
针对正珠煤业15号煤层自燃发火期短、容易自燃的问题,通过采用工作面注氮、灌浆、喷洒阻化剂、束管监测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经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矿井的煤层自燃防治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通风中工作面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对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技术进行分析,其技术能够发挥"Y型"通风面的大风量、多通风通道,降低复合灾害对相应的工程的影响。通过对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以期促进降低相应的自然发火危险性,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姬海涛 《河北化工》2014,(7):55-56,59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矿井生产逐步向高产高效集约化发展。但由于该方法冒落高度大、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使得煤层自然发火几率增高,矿井自燃火灾事故增多,厚煤层和特厚煤层的采空区内自燃火灾次数占采空区发火总数的84%。针对这一问题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为例,介绍综合防灭火技术,保证工作面开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模拟不同疏水程度煤样的自然发火过程,以蔚州矿区崔家寨矿6号煤层为例,开展针对回采过程中煤层疏水对煤的自燃影响的研究,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CO产生量、CO2产生量和O2消耗量的变化规律,得出蔚州矿区高含水煤层疏水对煤自燃的影响,对矿区的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制科学合理的煤层自燃综合预防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自燃事故的发生,对不连沟煤矿F6103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三带"进行了观测及分析,并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计算和利用MIN-MAX的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F6103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氧化自燃带宽度为51.00 m,最小安全推进速度为3.40 m/d,为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综放开采煤层中容易自燃的问题,研究了防灭火技术,采用预防性灌浆、罗克休泡沫防火技术、氮气防灭火措施和建立自燃监测体系的技术手段,且要考虑到通风、地质、产量等因素对煤层自燃的影响,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提升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姬海涛 《河北化工》2014,(8):50-51,56
改扩建矿井在建设期间,经常要用到矿井部分老巷道,这些老巷道顶帮普遍存在高冒区和破碎煤体松动裂隙区,容易引发火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金地煤业13号煤层火区治理的实践,获得了高冒区和破碎煤体松动裂隙区煤体的氧化、自燃及发生和发展规律,积累了大量火区治理技术和火区管理方面的经验,对其他矿区的火灾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永  赵学新 《河北化工》2013,(6):155-156
在矿井中,绝大部分自燃火灾由采空区漏风引起的。针对采空区漏风风流的状况,应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检测,可以估计出矿井的漏风通路,以判断漏风的方向,为防止采空区煤炭自燃,保证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洁净煤技术》2011,17(1):116-118
为了防止厚煤层开采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以河滩沟矿为例,介绍了埋管灌浆工艺的技术要点及注意问题。通过在厚煤层倾斜开采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埋管灌浆工艺技术在控制煤层自燃发火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候民 《河北化工》2014,(12):44-46
基于软煤层工作面煤壁强度低、自承载能力弱,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容易出现片帮现象的问题,以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102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该软煤层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和影响片帮的主要因素,提出利用煤层注水来预防片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煤壁片帮问题,同时还较好的改善了工作面作业环境,对于提高工作面安全水平和开采速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现开采的10号煤层经鉴定属自燃煤层,且具有煤尘爆炸性,极易造成矿井火灾的情况,该矿建立了一套灌浆防灭火系统,并建立了由KYSC—1型束管采样设备和GC950型煤矿专用色谱分析设备组成的煤层自燃监测系统。现场实践表明,灌浆系统对采空区的封闭作用,有效地抑制了留煤自燃的发生;监测系统对目标气体的检测为防灭火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地依据,截至到目前,该矿没有发生煤层自燃的事故。  相似文献   

20.
煤层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兴国 《河北化工》2013,(9):149-151
针对煤矿自然发火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及职工生命的严峻问题,深入研究了煤层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技术,积极探索了煤层自燃的预防手段,创新实践了有效的防灭火方法。通过发展监测预报技术,可及早发现自燃预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患于未然。通过创新三相泡沫工艺、架间注浆灭火、边采边注防火、人工均压设施、沿空巷道防漏风、高水材料注浆等治理技术,提高了防自然发火的技术水平,有效防范煤层自燃重大隐患,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