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钱家营矿选煤厂针对浮选尾煤原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采用旋流器对浮选尾煤进行预先分级,粗粒煤泥由筛网沉降离心机脱水后掺入中煤销售;细粒煤泥及筛网沉降离心机的离心液进入浓缩机浓缩后,再由压滤机回收,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提高了选煤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田庄选煤厂存在的煤泥产量大、压滤和干燥系统生产能力紧张、煤泥运销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煤泥水系统工艺增加深锥浓缩机作为一段浓缩,中矸磁尾、TBS尾矿和浮选尾煤一起先进入深锥浓缩机,深锥底流采用弧形筛+高频筛+离心机脱水回收,深锥溢流、筛下水和离心液再去二段浓缩的改造方案;分析认为,方案实施后可实现煤泥减量的目的,保证选煤厂正常有序生产,有利于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选煤厂浮选尾煤一段浓缩压滤回收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高频筛回收粗粒级煤泥、压滤回收细粒级煤泥的两段回收流程,可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屯兰矿选煤厂原工艺采用沉降离心机回收尾煤,处理量低,能耗高,产品水分高,维护检修费用高,影响了选煤厂的正常生产;采用旋流器和高频筛替换原离心机后,提高了尾煤回收系统的处理量,降低了产品水分,减少了工人的维护检修工作量,使整个煤泥水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临涣选煤厂的两套粗精煤泥回收工艺流程,即弧形筛—煤泥离心机组合和水力旋流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组合,按同一粒度组成的入料用各作业的粒度分配率进行了数质量计算,结果表明,前者更适用于粗精煤泥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尾煤泥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在梗阳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二段斜管浓缩机和压滤机的工艺性能指标以及该工艺实现清水选煤、尾煤二段回收、弧形筛截粗除杂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井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截粗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替代原有弧形筛进行粗精煤泥回收,并在入料管安装上对原设计进行了改进。改造对提高粗精煤泥回收率和精煤产率有显著效果,对改善浮选效果、提高尾煤泥灰分、降低尾煤泥产率等起到积极作用,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曲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偏低的问题,通过对尾煤进行筛分及浮沉试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对分级旋流器分级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粗煤泥分选回收工艺流程的优化,提出了通过调整分级旋流器结构和操作参数以及优化粗细煤泥分级、分选工艺流程,来合理调整粗、细煤泥进入粗煤泥分选系统和浮选系统的比例,降低浮选入料的粒度上限,提高浮选尾煤的灰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卧式沉降过滤离心机在吕梁山煤电公司洗煤厂使用过程中的的问题及原因。发现它能部分回收浮选精矿与浓缩机尾煤泥中的固体颗粒,产品水分能够满足洗煤厂产品水分指标的要求,但是,卧式沉降过滤离心机并不是严格按照粒度分级回收固体颗粒的,其滤液中含有大量+0.074mm粒度级的固体颗粒,固体损失量大,在处理浮选精矿时需对其滤液做进一步脱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煤泥浮选只出精煤、尾煤两种产品,往往存在保证了精煤灰分,尾煤灰分可能偏低的问题。某选煤厂煤泥灰分为55%,采用汽车运输销售,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煤泥的运输销售已严重影响该厂正常生产。经过增加二次浮选系统,优化煤泥水处理系统等技术改造后,从煤泥中回收部分中煤,将煤泥灰分提高至75%以上,与水洗矸石一起进行综合利用,彻底解决煤泥滞销问题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煤泥水浓度是影响脱介效果和精煤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指导分选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选煤厂煤泥水浓度偏高情况为例,分析了高频筛回收效果差、絮凝剂添加不科学、浓缩机溢流大、重介系统筛板、筛篮跑粗等因素是影响煤泥水浓度偏大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控制浓缩机溢流电流在280~310 A,絮凝剂配制成0.1%溶液;降低设备底煤厚度等技术方案。改造后,选煤厂煤泥水质量浓度低于13 g/L,提高产品产率,实现节能降耗,提高选煤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济三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说明煤泥水桶溢流量大,超粒度物料进入压滤循环系统,离心液中大量末精煤经筛网离心机处理后直接变成煤泥混入中煤,+0.1753 mm物料进入煤泥水系统后成为产品煤泥,损失了精煤等原因造成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跑粗,提出了解决系统跑粗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煤泥水桶溢流、斗子捞坑的入料粒度及旋流器溢流。通过在煤泥水桶四周建溢流堰,增加倾斜角度的筛板,建集料桶,安装煤泥振动筛和弧形筛,将进入捞坑的所有水全部打至煤泥水桶等措施对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煤厂改造完成后,减少了粗颗粒进入压滤系统,减轻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精煤产率,降低了设备事故率,每年可回收末精煤3652.11 t,创造效益189.91万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华恒选煤厂选煤方式单一、煤泥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筛分试验、标准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验证煤泥浮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泥中+0.5 mm产率较低,为0.18%,-0.25 mm产率为99.23%,符合煤泥浮选入料粒度要求;轻柴油和GF质量比9∶1,药剂用量为100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46.28%,精煤灰分为11.76%,可燃体回收率最高为73.99%,煤泥浮选可行。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分析了煤泥浮选的必要性,预测了增设煤泥浮选的经济效益,说明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在施工空间和工艺布置方面完全可行,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可优化选煤工艺,适应市场变化。浮选精煤可与精煤掺配销售,保持精煤水分稳定,减少因水分损失带来的亏吨现象,减少煤泥积压,缓解企业压力,增加销售收入1530.9万元/a。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唐家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水采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矸煤泥水灰分高于原生煤泥灰分,直接进入浓缩机会造成精煤损失,降低尾煤灰分;进入中煤和矸石段的悬浮液较多,悬浮液中-0.3 mm粒级未得到有效分选;浮选尾矿灰分高于压滤煤泥灰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直接进入浓缩机是造成唐家河选煤厂尾煤灰分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导入浮选系统,在浮选机原有一、二室通道基础上增加通过面积,即一、二室小流量短路改造,实现了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入浮煤泥量的提高。改造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唐家河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提高了7.28%,每年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55.98万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霍尔辛赫选煤厂工艺流程,发现其主要存在-0.5mm煤泥未有效分选,粗煤泥脱水效率低,末煤系统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0.25mm煤泥各密度级分布不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1.3~1.4,1.4~1.5,1.5~1.6kg/L三个密度级;当精煤灰分为10.50%时,浮选精煤理论产率为77.53%,理论分选密度为1.518kg/L,6±0.1含量为40%,可选性为难选。通过增加浮选环节,更换卧式离心脱水机和增加1套末煤系统对选煤厂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0.251mm煤泥实现有效分选,提高了精煤产率,减小了浓缩机处理量,降低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粗煤泥脱水效率,满足了产能提升要求和精煤产品的水分要求;提高了末煤系统处理量,确保整个分选系统的平稳运行;选煤厂年增加销售收入22560万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郊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块煤磁选机尾矿灰分低,压滤系统低灰煤泥含量高,浮选精煤损失,集中水池来料复杂,低灰煤泥损失严重等问题,从优化斜轮磁选机尾矿处理,改善加压过滤机入料性质,提高浮选机处理效率和回收集中水池的低灰煤泥4个方面论述了城郊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实践。最后对城郊选煤厂的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选煤厂煤泥水负荷减轻,粗精煤和浮精产率明显提高,降低了煤泥带介量,水处理效率提高,循环水质量得以改善,保障了洗水闭路循环,对保证洗选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城郊选煤厂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530万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朔一号井选煤厂细砂岩含量高造成的浓缩机压耙,滤饼变薄,加压过滤机处理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分级旋流器底流和溢流的粒度组成,说明旋流器底流粒度较粗,灰分较高,导致精煤“背灰”,影响精煤质量;溢流粒度较粗,灰分较低,导致溢流跑粗量大。通过增加一期、二期工程和粗煤泥分选、回收系统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改造。一期工程中,煤泥入浓缩机前回收细砂岩;二期工程中,将煤泥中细砂岩分离出来,煤泥和细砂岩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改造后浓缩机入料中高灰细砂岩数量减少,减轻了浓缩机负荷,保证了加压过滤机、浓缩机的稳定生产;避免了细砂岩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精煤产率,优化了产品煤质量;选煤厂每年多产精煤86.49万t,年销售收入增加4.63亿元;节省了维修成本和材料成本,减轻了员工劳动量,增加了选煤厂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2+2"模式重介质选煤系统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尾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首创工艺技术,在多座选煤厂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解决我国炼焦煤选煤厂长期存在的以浮选精煤为主的精煤泥灰分、水分偏高的难题,可实现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20.
张常明 《洁净煤技术》2013,(5):21-25,29
分析了砂沟选煤厂原煤性质,说明煤1属中灰煤、较难选煤,原煤易碎,粒度细,煤泥、矸石含量大;煤2、煤3分属高灰煤、极难选煤和低灰煤、易选煤,煤中含夹矸,煤泥量大。通过分析砂沟选煤厂产品结构和设备选型,将选煤工艺分为原煤准备系统、脱泥分选系统、产品脱介脱水系统、TBS粗煤泥分选系统、介质回收机添加系统、浮选及煤泥水系统;确定选煤方法为:100—50mm动筛排矸,50.0—1.0mm脱泥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00—0.25mm粗煤泥TBS分选,-0.25mm细煤泥浮选机浮选。最后对主厂房,准备、浓缩及产品仓,输送带通廊进行了厂房布置,说明砂沟选煤厂优化设计具有产品结构合理、选煤方法先进、工艺设计适应煤质特性、设备先进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厂房布置空间宽敞、便于操作检修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