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粘膜活检均确认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共 15 5例 ,用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与改良的经典三联 (果胶铋、四环素、痢特灵 )作随机对照治疗。治疗组进入临床试验病例 79例 ,疗效评价 6 8例。对照组进入试验病例 76例 ,疗效评价 6 6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 88 2 % ( 6 0 /6 8)与 84 8% ( 5 6 /6 6 )。消化性溃疡临床愈合率分别为 81 7%与 6 5 6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2 %与81 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4%与 14 9% ,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比较Hp根除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为一效好、价廉、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超短波联合得乐冲剂,甲硝唑治疗HP阳性患者,并用得乐冲剂,甲硝唑作治疗对照,以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泻心汤免煎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泻心汤免煎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 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采用泻心汤免煎剂治疗,疗程1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Hp值。1 周疗程结束后再以其中14C尿素呼气试验Hp值阳性者4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服泻心汤免煎剂、单味中药大黄免煎剂、黄芩免煎剂和黄连免煎剂治疗,疗程1周,再观察Hp值。[结果] 泻心汤组治疗60例和后继治疗10 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70 .0%,泻心汤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泻心汤与单味中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而单味中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泻心汤免煎剂具有抑制Hp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味大黄、黄连、黄芩;而单味中药黄连、黄芩、大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结局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Xiao S  Liu W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37-438
幽门螺杆菌(Hp)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40%~60%,感染后可产生不同结局:多数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可发生胃恶性肿瘤。阐明Hp感染致病多样性的机制对于Hp感染预后的判断和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对其机制的探讨成了Hp研究中的新热点,现就此问题作一简述。一、Hp因素Hp的致病性与其毒力因子有关,后者主要由其基因型所决定。Hp菌株的基因型存在着显著多态性,与其致病性有密切的关系,是造成Hp感染后不同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1空泡毒素A(VacA)和细胞毒相关基因(CagA)蛋白:VacA和Ca…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ylori)已被确认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并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H.pylori的免疫预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Czinn等[1]首次进行了H.pylori 疫预防方面的动物实验,结果证明H.pylori 免疫预  相似文献   

6.
雷尼替丁铋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其主要的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胃肠黏膜保护减弱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c)的感染.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研究现状及国内共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部分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津地区部分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刘之武李平谢蓓杨萍天津市公安医院内二科300050主题词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消化性溃疡Subjectheadingshelicobacter,pylorihelicobacterinfectionsgast...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胃粘膜淋巴滤泡的发生与HP感染的关系、胃炎活动程度对其发生的影响以及它在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存在状况。方法:本文对655例慢性胃、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粘膜组织作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在HP天津的患者中胃粘膜淋巴滤泡的检出率为60.1%,而无HP感染者仅为17.1%;HP感染者中,胃窦部粘膜淋巴滤泡的发生率(51.1%)明显高于胃体部粘膜(19.3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幽门螺杆菌(Hp)研究中,动物模型应用于:(1)构建Hp相关疾病模型;(2)评价Hp疫苗作用,本文综述了Hp动物模型在以上两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的1 717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胃炎、充血/渗出型胃炎、扁平糜烂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胆汁反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70.00%,49.72%,48.86%,47.37%,41.94%,38.1%,34.48%,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71.11%,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0.83%。男性病人HP感染率为47.8%,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3.7%。这表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者更为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现已公认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原。基于细菌病原和其自身的代谢特点,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多样的诊断技术。按是否胃镜依赖,可简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技术;按技术原理可分为尿素酶依赖技术和非依赖技术;按方法学分类则可分为病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和同位素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4天三联治疗方案可根除大多数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对于那些治疗失败或不能完成疗程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选用其他联合治疗方案。本文对各种不同的可选择方案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评价含铋剂的H.pylori根除方案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12月符合H.pylori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0.4+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治疗34例和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治疗32例,均为2次/d×7 d,之后治疗组予以枸橼酸铋雷尼替丁0.4,2次/d,对照组雷贝拉唑10 mg,2次/d,巩固治疗35 d。系统治疗完成后6~8周复查胃镜及14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治疗组痊愈20/34(58.8%),有效9/34(26.5%),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痊愈18/32(56.3%),有效8/32(25.0%),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铋剂的根除H.pylori方案与雷贝拉唑加克拉霉素、甲硝唑2种抗生素的根除方案治疗H.pylori感染相关溃疡总有效率相近,但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15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连续患儿进行前瞻性活检组织学、尿素酶试验及血清学检查,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上胃肠道疾病关系,并和成人及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率15/22(68%),明显高于功能性消化不良29/130(22%),而后者和健康儿童62/181(34%)无显著差异,提示HP和消化性溃疡相关,但与症状无关。儿童HP相关性胃炎内镜无特异性征象,组织学多集中在胃窦部,炎症细胞浸润和活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对胃粘膜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为了研究Hp长期感染对胃粘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随防了63例10年前Hp感染患者,并分析对比10年前后Hp感染情况、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①63例患者中16例(25.4%)Hp转阴,47例(74.6%)Hp持续阳性.②Hp持续阳性者10年前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分别为14例(29.78%)和25例(53.19%)(P<0.05),Hp转阴者10年前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分别为11例(68.8%)和2例(12.5%)(P<0.05).③Hp持续阳性者10年前后慢性炎症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77±0.43和2.13±0.34(P<0.01),肠上皮化生(IM)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13±0.35和1.63±0.52(P<0.05);Hp转阴者10年前后慢性炎症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81±0.40和1.31±0.48(P<0.01),肠上皮化生(IM)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6±0.55和1.4±0.59(P>0.05);Hp持续阳性者10年前后胃粘膜糜烂的发生分别为8例(17.02%)和18例(38.29%)(P<0.05),IM的发生分别为8例(17.02%)和21例(44.68%)(P<0.01);Hp转阴者10年前后IM的发生均为5例(31.25%),胃粘膜糜烂10年后完全消失.结论Hp持续感染可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率,加剧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并促进肠化的形成和发展,根除Hp不仅能减轻胃粘膜的炎症程度,而且能阻止肠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胃三联(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三联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P)被专家们公认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清除胃内的HP使慢性胃炎治愈,改变消化性溃疡自然病史,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目前西药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祖国医学虽无HP概念,但对HP所致的“胃院痛”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这为探索中草药治疗HP感染奠定了基础。我们以中药加雷尼替了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互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sl例,男41例,女10例;年龄20~58岁,平均32岁;其中消化性溃疡29例,慢性胃炎22例。对照组21…  相似文献   

19.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病疗效观察李紫禾笔者1991年10月至1994年12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epticuleer,PU)患者用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和法莫替丁治疗,近期效果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Hp)的致病因子可分为三类:定植因子、感染持续因子和引发疾病因子。动力和尿素酶是Hp定植人体最基本的因子,热休克蛋白等为重要定植因子;脂多糖是重要的感染持续因子;引发疾病因子较为复杂,其中尿素酶、空泡毒素及其相关蛋白最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