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单位医务所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略高于对照组(7.94%),但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可靠,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该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8,(1):114-11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5周后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体质指数、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IgA、IgG、IgM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58/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3/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基础治疗上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2例,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5例,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经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磺脲类药改为瑞格列奈0.5~2mg,每日3次,二甲双胍剂量不变。观察12周内不同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内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0.6 mg,1次/d(第1周)、1.2 mg,1次/d(第2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AT),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治疗1周后可依患者病情增加剂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治疗1周后依患者对药物耐受情况酌情增加剂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咏梅 《中外医疗》2014,(12):125-126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通过比较其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来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每周检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各组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2.321,2.366,P=0.018,0.024,0.021)。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但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因此,对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奇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30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奇特两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欠佳(糖化血红蛋白≥7.5%)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二甲双胍及格列奇特两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欠佳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控制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体重指数等指标以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C肽及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口服药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给予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等观察指标.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基于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和利拉鲁肽的两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BMI>25 kg/m2)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皖南地区107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所选患者初发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维格列汀治疗组(n=53)和利拉鲁肽治疗组(n=54),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07例皖南地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组和利拉鲁肽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P<0.05)、腹围(P<0.05)、空腹血糖(P<0.05)、餐后2 h血糖(P<0.05)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均较前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较前恢复(P<0.0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血糖下降水平疗效相当,但利拉鲁肽组的腹围减少疗效更优(P<0.01),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影响并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14.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失效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红  吕建新 《广东医学》2007,28(5):813-813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经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磺脲类药改为瑞格列奈0.5~2 mg,3 次d,二甲双胍剂量不变.观察12周内不同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肥胖指标、血脂指标和胰岛素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指标、肥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RGZ)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对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给予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二阴煎联合二甲双胍及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0.25 g(7 d后酌情增至0.5 g),餐后服,每日3次;瑞舒伐他汀片2.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二阴煎(药物组成:党参25 g,茯苓、黄精、麦冬、赤芍、玄参、丹参各15 g,生地黄20 g。水煎2次,取汁450 m L,早晚2次,餐后分服)。连续用药1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加味二阴煎联合二甲双胍及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对其胰岛功能情况以及血糖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选择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值、餐后2h血糖浓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C肽水平、餐后2h C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对照组27.5%%;两组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差异不大。结论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提升其胰岛功能,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血糖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