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人们对食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也快速发展.综述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处理农药残留对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农药检测前处理技术存在效率低、精确度低等缺陷,给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带来了影响。为了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需重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的精确性和效率,本文将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常用的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指出:一些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已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质谱鉴定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免疫分析法已经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的传统技术和目前开展应用的新技术,分析了检测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现阶段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准确性如何把握与发展趋势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是保证我国公民的食品安全,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营造节约、安全、和谐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不少农户忽视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在茶叶、粮谷、蔬菜及水果种植中经常发生农药污染问题,农药残留量超标相当严重,并呈逐年加剧趋势。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中极其亏娶的环节一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农药残留检测中,因样品基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含量低的待测成分的测定,样品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传统的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农残检测标准和绿色化学的要求,分子印迹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的独特优势而被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能高选择性地分离分析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农药分子,显著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文章对农药检测中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以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通过谱库检索定性;样品前处理采用了先去除样品中水分,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残留农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含辛辣气味蔬菜的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辛辣气味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微波处理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对大蒜等含辛辣气味的蔬菜进行样品前处理,气相色谱检测。该方法用于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解决了含辛辣气味的蔬菜干扰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简述了我国茶叶生产上常用农药情况,比较了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综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技术,重点对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彭祥渡 《科技信息》2010,(10):345-345
农药是当前农业生产用于防治病、虫、杂草对农作物危害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农药施用到农作物上以后,虽然绝大部分因多种原因而转化,但农作物内还会残留有极少量的农药。长时间摄食残留农药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这就是农药残留量问题的由来。近年来,由于不少农户忽视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在茶叶、粮谷、蔬菜及水果种植中经常发生农药污染问题,农药残留量超标相当严重,并呈逐年加剧趋势。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蔬菜、谷物中敌敌畏、甲胺磷等1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Qu ECh ERS处理方法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反应监测仪检测1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16种有机磷农药在15 min内流出,分离度良好,农药在0.025~0.4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4。不同基质如大米、面粉、蔬菜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5.9%~112.2%、77.3%~126.9%、76.2%~125.3%,相对标准偏差(RSD)8.5%。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符合国家标准。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分离时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2.
张建 《科技资讯》2008,(13):220-221
食品农药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农药残留的食品公共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为此探讨了食品中的农药标准要求与我国应用研究,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固相萃取和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等食物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但是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各不相同,应根据待测样品的种类和基质、检测仪器和对结果的要求等具体条件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季铵盐类农药易溶于水,不易挥发,极易在环境中大量残留.传统的液液萃取方式难以对复杂基质中的痕量残留净化富集,其前处理方法一直是检测中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固相萃取吸附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固相萃取法逐渐取代液液萃取法成为检测季铵盐类农药残留主要应用的前处理方法.文中全面地描述各类基质中季铵盐农药的前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与论述目前常用于季铵盐类农药检测的几类固相萃取各自性质及优缺点,对这些固相萃取柱在前处理分析方法中涉及的重要方面都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量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述了近5年国内外食品、植物、人体体液中杀虫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比较了几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以及在用GC法测定过程中,固定液和检测器的使用情况,并对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其中覆盖了样品预处理方法、运用化学计量学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的方法等.概述了近几年来在近红外农残检测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提出了结合多信息融合技术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滥用等因素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单一快速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建设快速检测技术平台,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激光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在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平台搭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中草药中农药残留常用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着重介绍了农药残留分析常用的前处理技术以及新技术,如超声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加速溶剂萃取、免疫亲和色谱、分子印迹技术等,并展望了中草药中农药残留测定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会影响到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更好地控制,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国家颁布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安排研究人员对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当中,质谱法的精度较高,其分析能力更强,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故此,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文主要围绕食品样本农药残留分析,就质谱法在其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药残留污染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其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本文重点介绍了凝胶渗透色谱、加速溶剂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残留样品检测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