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福贵 《前进》2002,(8):30-32
目前,在一些地方,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较为普遍,也较为突出。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两委”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到张小民同志生前所在的临猗县孙吉镇蔡村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卫裕国 《前进》2007,(7):33-3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用"一肩挑"模  相似文献   

3.
贺宏 《前进》2002,(8):33-34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现在,一些地方的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关系不协调,个别的甚至矛盾尖锐,既影响村里工作,又损害党支部村委会的形象。”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宽广眼界,站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观察上述问题的成因,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进行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4.
张锋 《现代领导》2002,(6):41-41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一项政策性、民主性、程序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也是一项任务重、矛盾多、影响大的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特别是要认真抓好六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产生冲突根源于消极的村落农耕文化和思维;两个组织的性质、功能、运行机制、权限范围的不确定性以及两个组织的权力来源不同,导致它们权力的功能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解决"两委"冲突的关键是创新制度,增强村民对村级党组织选举和监督的影响力.这是村级党组织不脱离群众的根本要求,也是协调"两委"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黄辉 《公民导刊》2009,(6):31-33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解决农村问题是一项具体而又基础的课题。过去"搁平捡顺"的老办法只是权宜之计,如何从源头上探索农村基层保持稳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破解村"两委"关系难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完善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许多难点问题,如“乡政”与“村治”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不高,村委会选举不规范,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没有普遍建立起来等。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乡村之间“指导”关系的范围、要求及责任,明确村民自治的具体程序和制度。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政治素质与民主法制意识。要为农民反映和解决问题搭建平台,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刚刚告别的2005年,是中国农村村 民自治的重要一年。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主制 度,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植根于泥土, 行走在村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草根 民主”。在2005年,中国有18个省份的 30多万个村委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占全 国村委会的一半之多。也就是说,有半 数的中国农民都经历一次选举。  相似文献   

9.
何光中 《政策》2004,(7):48-49
随州市曾都区瓜园村从2001年开始,对村务要事实行先由村党员大会提出决议预案,再交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的“两会”决策制度(以下简称“两会制”决策),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在全市村(居)委会全面推行。“两会制”决策,强化了村民自治功能,探索出一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推动和村民自觉要求下,锡、昆两市的村民自治取得重大进展。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工程。它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干群关系,有利于遏制农村的腐败风气,有利于培育村民的法制观念,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兴办公用公益事业。所以,村民自治是维护农村持久稳定的必要条件。由于这项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当前农村仍然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有待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村民自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琳 《长江论坛》2001,(4):20-23,37
我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村政治民主和社会稳定.村民自治制度是目前唯一适合我国农村政治发展现状和政治承受能力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是实现农村政治发展目标的物质载体.它要求党在领导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在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保证党的领导体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整个社会结构的发展达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十万百姓选“乡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悄悄”地进行了干部任用方面的“大胆”改革;在石屏县实行了乡镇长“直推直选”,在泸西县实行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直推直选”,过去由上级任命的“乡官”首次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说“悄悄”,是因为这场改革至今很少被公开报道:说“大胆”,是因为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两个县,在当前完善乡镇治理结构的诸多探索中,红河州加快改革的决心,力度和技巧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林高 《半月谈》2003,(6):80-81
  相似文献   

14.
付伟 《广东民政》2010,(1):13-14
在村民自治的政治包装盒上。人手一票的“海选”无疑是覆盖其上最为惹眼的形象标签。然而,细细咀嚼这种与西方直选民主颇为形似的乡土创造,一方面在制度设计层面上,曾经被少数人代表的乡村民意,终于获得了毫无阻滞充分表达的可能;另一方面,未知选举结果中所蕴含的诸多变量,也使村庄中权力结构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赖大益  洪胜平 《半月谈》2004,(13):37-38
村,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最基本载体。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的功能已经弱化。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的村小组甚至处于完全瘫痪状态.村民自治能力几尽丧失。然而,江西省乐安县大富桥村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另辟蹊径,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途径——“选民议事会”。  相似文献   

16.
乡(镇)村关系视阈中“村务公开”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务公开”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社会乡村(镇)关系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基层权力体制、基层民主和乡(镇)村财政体制以及传统的“乡土文化”对“村务公开”的影响。破解“村务公开”的困境在于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和层次,建立乡(镇)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进行“乡镇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王盛开  程宏燕 《求索》2006,(3):68-70
“乡政村治”下的农村自治是社会基层群众性自治。两委关系的好坏是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两委的关系实质是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的关系。村两委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村支委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摩擦与争执。疏理两委关系的路径:一、充分尊重农民自治权,由农民选举产生村委会,彻底结束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实际隶属关系。二、在两委组织构建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如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不应与村委会相配套。三、村委会成员工资、岗位津贴取自于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只有农民的权利获得认同和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自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缺失、经济利益分化严重、村民自治能力培育不足、不良选举文化频繁入侵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干扰了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开展,损害了农村社区村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着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山东省日照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农村社区组织架构、管理形式和目标追求上实现了"三破三立",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推动基层民主进步,实现了农村社区的文明自治和稳定发展。当前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需要维护村民自治权利的主体地位,确保村民自治权利有充分的实现路径;需要厘清农村社区的自治任务与服务功能,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工作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实行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实行村民自治 ,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在农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民主制度 ,对于维护农村的稳定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实行村民自治 ,有利于加强村委会建设 ,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村委会是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础 ,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村级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乡镇自身、村民自治与村委会关系两方面探讨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